名词解释安全困境

 

SecurityDilemma安全困境安全困境的含义“安全困境”所描述的情形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有文献记...



Security Dilemma

安全困境
安全困境的含义


“安全困境”所描述的情形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有文献记载的公元前五世纪。当时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其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道,正是“雅典力量的增长以及由此导致的斯巴达的恐惧使得战争无法避免”。安全困境的产生,同国际政治的基本特征,无政府状态(anarchy),或国家之上缺少一个更高的权威,是密不可分的。在无政府状态之下,一个国家追求安全的独立行为可能导致所有的国家更不安全。如果一个国家增强其实力以确保自身的安全不受另外一个国家的侵害,那么第二个国家在看到第一个国家变得更加强大后,可能也会增加自己的实力,以防备第一个国家。这样一来,每一方增强自己的实力和确保自身安全的独立行为,都会使得双方更不安全。
安全困境的界定
(1)对别国安全的损害。这类定义关注因安全困境的运行所产生的结果,强调一国如何因其所采取的行动而无意间损害了邻国的安全。
(2)所有各方安全的减损。这类定义主要关注“安全困境”的“自我挫败”(self-defeating)特性。实际上这种加强军备的行为倾向于使得所有国家更不安全,因为它提高了所有各方面临的潜在威胁的水平。
(3)意图的不确定性。此类定义主要侧重于解释“安全困境”这种现象的起源,关注于国家间的互动。当一国的军备行为在另一国的思想中造成关于它们是用于防御目的还是用于进攻目的而无法决断的不肯定时,安全困境就会存在。
(4)缺乏合适的政策。这种定义强调国家所处的绝望的境地,无论采取哪种选择,一个令人无法满意的解决方法是唯一的结果。由此可以发现传统安全困境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善良的意图(benign intention);无法决断的不肯定性(unresolvable uncertainty);自我挫败
或矛盾的政策(self-defeating/paradoxical policies)。
安全困境的分类
由英国历史学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Herbert Butterfiled)和美国政治学家约翰·赫兹(John Herz)共同提出的“安全困境”,人们一般称之为“经典安全困境”或“传统安全困境”。它的发生在现实主义学派看来是与国际体系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无政府的自助体系,缺乏一个超越各主权国家之上的最高权威。国家间互信不足,一国在寻求安全时必须依靠自己,遵循“理性自私”的原则行事。有鉴于此, 惠勒和布思将经典安全困境界定为“体系引导型安全困境”(system-induced security dilemma)。
除了经典安全困境外,国际政治中还存在着另一种类型的安全困境,即“国家引导型安全困境”(state-induced security dilemma)。国家间的不相容性是虚幻的。霸权国及其邻国均无意威胁对方的生存,只是由于每一方对另一方意图的不确定导致了双方的相互误解;双方实施的旨在追求自身安全保障的政策实际上制造了不安全。最终这些政策被证明是具有“自我挫败”性质的。与经典安全困境相比,它凸显并强调了国家行为在诱发安全困境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小约瑟夫·奈,[加拿大]戴维·韦尔奇著:《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第九版)》,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2、尹树强:《“安全困境”概念辨析》,《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1月20日。
整理:彭宁楠 谢蒙莹  编辑:谢蒙莹  校对:石悦人


想知道更多有关新视界的信息,欢迎给我们的后台留言。
想了解更多有关国际关系的知识,欢迎给我们的后台留言。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创意和想法,也欢迎给我们的后台留言。
投稿和读者来信:nkunewvision@163.com


    关注 NKU新视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