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层次分析法

 

国际关系研究属科学范畴,以认知客观世界为宗旨,应具备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两个相辅相成的要素...





层次

分析法



国际关系研究属科学范畴,以认知客观世界为宗旨,应具备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两个相辅相成的要素。层次分析法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发现国际关系中的关键变量,建立可供检验的因果假设。近20 年来西方国际关系领域的重大理论突破无不借助于方法论的创新与发展,且主要是应用国际系统层次分析的结果。由此可知,系统层次分析对于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和理论建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层次分析法的提出
层次分析法(level of analysis’ approach),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最早由肯尼斯·华尔兹(Kenneth Waltz)在1959年出版的《人、国家与战争》中提出。在书中,华尔兹从个体、国家、国际体系三个“意象”(image)对战争根源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开创了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方法。华尔兹明确使用了分析层次,使他的研究有了科学性和系统性,最后终于得以把研究重点定位于国际系统层面,建立了以国际系统结构为国家行为主要原因的结构现实主义。
层次分析法的发展
把层次分析法专门作为国际关系学方法论加以讨论的是美国政治学家戴维·辛格。辛格于1961年发表了《国际关系中的层次分析问题》一文,明确指出层次分析法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方法,并详细讨论了层次分析法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作用。辛格认为,国际关系的研究包括两个主要层次:国际系统和国家。国际系统是最全面、最具综合特征的层次,使研究人员能够从宏观上把握国际关系的规律;国家则是微观层次,可以使研究人员分析国家政策和行为的细节。这两个层次的关系就像树林与树木,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选择分析层次。

辛格之后,国际关系研究者越来越注重层次分析方法的完善和使用,分析层次越来越系统,层次间隔越来越小。詹姆斯·罗斯诺提出了5个分析层次变量:个人、角色、政府、社会、国际系统。后来,布鲁斯·拉西特和哈维·斯塔尔发展了罗斯诺的层次体系,提出了从宏观到微观的6个层次,依次是:世界系统、国际关系、国内社会、国家政府、决策者角色、决策者个人。世界系统指国际行为体所处的世界环境,如国际系统结构和进程、世界科学发展水平等;国际关系指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国内社会指决策者所处的国内社会环境,如社会的富裕程度、利益集团的行为特征、社会成员的素质等;国家政府指决策者所在政府的性质和结构,如国家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的安排等;决策者角色指决策者的职务;决策者个人指决策者的性格、价值观念等纯属个人的因素。这6个层次涵盖了国际关系的主要方面,使研究分工更加具体、分析更加细致、研究体系也更加完整。

参考文献:秦亚青:《层次分析法与国际关系研究》,《欧洲研究》,1998年第3月,4-10页,共7页。

整理:张紫昕  编辑:彭宁楠  校对:张紫昕、彭宁楠


想知道更多有关新视界的信息,欢迎给我们的后台留言。
想了解更多有关国际关系的知识,欢迎给我们的后台留言。
如果你有什么好的创意和想法,也欢迎给我们的后台留言。
投稿和读者来信:nkunewvision@163.com


    关注 NKU新视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