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让孩子顺利升小的七大能力之表达能力

 

会说话,是否会表达?...



轻松掌握深圳教育大小事
|升学|政策|学校|试题|经验|
帮导读

幼小衔接是孩子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学前一年,无论是为了入学时公立、私立各种面试挑战,还是为了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从游戏型幼儿园生活到纪律性小学生活转变,越来越多的衔接活动需要在幼儿园和家中展开。

什么样的能力,能够帮助孩子顺利的适应学习生活,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呢?小帮来告诉你~
观察、逻辑推理、运算、动手操作、记忆力、空间想象、表达能力,就是这7个能力。为什么这7个能力是孩子学习能力的基石呢?前两天小帮为大家讲解了观察力、逻辑推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
表达能力

逻辑的外在体现


一、简介:

简介

表达能力又叫做表现能力,指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情感、想法和意图等,用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动作清晰地表达出来的能力。其中,语言是逻辑的输出,逻辑是思维能力的体现。

良好的表达能力是逻辑的外在体现,体现出某人说话是否有条理,思路是否清晰。通常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容易获得他人的肯定,从而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学前儿童升入小学,面对一个新的交际圈时,表达能力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现阶段的孩子只有在有交往需要时,才会主动搜索记忆词汇和句子,尝试着进行表述。周围人的语言一定程度上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但即使在同一环境下,他们的表达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因为孩子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这就使他们的语言表达充满个性色彩。那么,孩子们是怎样拥有良好表达能力的呢?
良好的表达从倾听开始,倾听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我们要求学前儿童在倾听时能够做到以下三点:

(一)在集体中能注意听老师或其他人讲话:

孩子正式上学后,“倾听”对于他的听课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倾听”也体现了孩子在说话时对于对方的尊重程度以及专注度。

(二)听不懂或有疑问时能主动提问:

如果孩子在与他人的交谈中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做到了专注倾听,且倾听已经奏效,他不仅理解了对方的语言,还进行了思考。

(三)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些表示因果、假设等相对复杂的句子:

孩子在5岁半时,已经掌握了2200-2500个词汇,能比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到6岁的时候,孩子应在成人的引导下,发清全部语音,理解较为复杂的一段话。

准确的了解了对方表达的意思后,我们还要做出合适的回应,从而建立对话。那么5-6岁儿童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应符合怎样的要求呢?

(一)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二)会说普通话,发音正确、清晰;

(三)能有序、连贯、清楚地讲述一件事情;

(四)讲述时能使用常见的形容词,同义词等,语言比较生动。



考察形式

针对以上要求,学校在入学面试时,会以什么形式对孩子进行考察呢?
(一)个人信息类:

简单的自我介绍是常见的考察形式。自我介绍中,除了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还要求提到幼儿园情况及自己的特长爱好。所以在准备自我介绍时,要关注一下几个方面:

1、基本信息:可以通过介绍名字的由来,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

2、性格特点:孩子很难对自己做出评价,因此需要借助他人的积极评价进行展示。

3、特长爱好:可以通过获奖情况使表达更有说服力。

在此需要提醒家长们:孩子的自我介绍不宜过多,五到六句为宜。太多的话,孩子说不清楚,老师也没有时间让他全部说完,这样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二)生活常识类:

生活常识类大多考察关于四季的知识,有时会涉及到“白天黑夜怎样变化?”、“钢笔除了写字之外还能干什么?”等问题。这些内容是孩子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引导孩子观察和表达,问问他事物的特点及自己的感受。这样的锻炼会让他在遇到类似问题时,不再感到陌生。

(三)危机处理类:

幼升小面试中曾出现过“门铃响了,爸爸妈妈不在,你该怎么办?”、“在地铁站内你上了车,妈妈却还在台上,列车开走了,你该怎么办?”等问题。这类问题的难度较高,所以各位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平时多与孩子讨论可能发生的情况,让他拥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图片描述类:

图片描述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看图说话:直接给出图片,让孩子对其进行描述;

2、图片排序:给乱序图片排序,并按照所排顺序讲故事;

3、故事复述:在观看短片或听取故事后,准备一段时间,再把内容复数出来;

这类题型要求较高,涉及到了倾听、记忆和表达三项能力的考察。家长较为关心的是“图片排序”是否有标准答案,其实,根据不同的理解,可以排出不同的顺序,我们最多的还是关注孩子是否能够根据自己的排序,描述出有逻辑的故事。



培养方法

(一)观察:

平时要引导孩子有目的的进行观察,多讨论他感兴趣的事物,从而激发他说话的欲望。如在春天为孩子准备花种子,指导孩子亲手、种植,并仔细观察它的生长过程及变化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并启发其将看到、想到的都说出来,以达到其综合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复述:

选择故事性强、幽默有趣的事,讲给孩子听。随着知识的积累,可以再选择些朗诵文字性较强、情节丰富的故事,引导孩子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关注新词和新句。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孩子倾听故事,还能发挥故事的教育作用,使孩子对故事产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生动的语言。

(三)思考:

学前儿童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而且已经开始理解因果关系,家长们可以问一些富有想象力、创造性、积极诱发幼儿思维活动的问题,如:“天下雨了,你没带伞,该怎么办?”等,这些问题能激发孩子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扩散性思维,从而自觉留心观察事物,为口语表达能力提供最好的素材。

(四)变换:

在培养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中,进行扩词、扩句、造句等训练,将丰富的感性经验运用于实际当中。平时可以引导孩子编故事、玩角色扮演游戏,不仅要让孩子有机会说,还要有兴趣、充满想象力地说,从而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建议

孩子的表达是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着的,所以家长们也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在此给各位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耐心倾听:

您的耐心倾听,会让孩子有良好的感受。所以不管孩子在表达什么时,都要等他说完。如果您能给予反馈,多问问“为什么?”、“怎么了?”、“然后呢?”,就不会把他表达的欲望压制下去,孩子也会越来越爱跟您交谈。

(二)言传身教:

有时孩子对某件事的表述会略显复杂,甚至说不清楚。那您就可以在做这件事时,刻意的引导孩子,让他听听您的表达。例如折纸时,您不要只教孩子怎么折,还需要边折纸边描述这些动作:“我先…然后…再…最后…”孩子会模仿您的有序表达,改善自己表达的条理性。

(三)纠正指导:

如果孩子的表达出现错误,我们应该及时地进行纠正和引导。纠正时不能直接打断甚至批评,否则会给孩子造成怕犯错误的心理焦虑。建议您先给出正确示范,让他明白具体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再引导他一步步地改正,这种使孩子逐步获得成就感的方式,可以增强他的表达欲望。

读完了这篇能力解读,相信家长们不仅了解打到了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还明确了该在生活中如何对孩子进行培养,那就赶快带动孩子,开始练习吧!
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国庆后我们继续哦
↓↓↓点击,查看更多幼升小资讯


    关注 家长帮深圳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