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眼】探索涂鸦世界——儿童画的特质之一

 

文/台北苏荷儿童美术馆馆长林千铃涂鸦需要被阅读读懂儿童画是一门大学问,未经训练的眼睛,不仅会错过美丽,也...



文/台北苏荷儿童美术馆馆长 林千铃

涂鸦需要被阅读

读懂儿童画是一门大学问, 未经训练的眼睛,不仅会错过美丽,也会错过真正的创意。幼儿的心理与生理的成长发展阶段,我们必须经过学习和接纳才能产生理解,否则面对孩子的满纸涂鸦,不仅看不懂,还可能产生误解和排斥,继之而来的是不当的干预教导,或是不满的批评。

涂鸦期(三四岁)本应是才情焕发、自由自在以涂鸦作为日常游戏的年纪,但不少孩子却已出现胆怯,迟迟不敢下笔的状况。当孩子们说“我不会画”的同时,也在宣告,成人的干预已经产生。所有童稚心灵的挫折感,都是来自身边成人对幼儿认知成长阶段缺乏正确概念,或不经意的嘲笑、批评、比较所造成的无心伤害。这伤害的制造者多半来自亲近的人,可能是父母、幼儿园老师、兄姊,或是亲人邻居里年纪稍长的孩子。

我们要认真地面对这个事实,孩子们必然画不出我们所期待的形或像,他们的图像完全不符合成人所熟悉、所依赖的概念和既定模式。他们小到还没有来得及学别人的画,一下笔就是自己的。他们有独特的表现方式,落笔即是世界上唯一仅有的,连自己都不可能再重复,这是涂鸦期最大的特色。

所以,成人面对涂鸦的正确态度,是警觉意识到自己过度僵化、概念化的视觉概念,不要品评成果,不要在乎画面,也不要比较。除了鼓励,还是鼓励,鼓励孩子们自己动手、动脑,让这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发展成为性格的一部分。此外更应虚心认识五岁前儿童图像表达的种种特征,以欣赏的心情看待这些举世无双、独一无二、充满爆发力的创性涂鸦作品,并且随时准备好发现惊奇。

从能握笔涂鸦开始,孩子会随着身心成长成熟的程度,出现不同时期的表现特质,以下是几个重要阶段的特征。

虚构与象征的年纪

涂鸦不需要被教导,孩子一岁左右,手能握笔就能涂画了,乱挥乱画是这个成长阶段的自然表现。根据儿童画学者的研究,他们只是单纯尝试着在摸索中发现,很有兴趣地想弄明白笔在自己手中挥动划过,会在一张纸上画出什么样的符号来。甚至,他们也不是那么在乎画在纸上的成果,有时因为无法掌控手的精确动作,画出了纸边范围,画到地板上也不在意,他们并非为艺术的表现而作画,涂鸦只不过是他们对色彩、空间、线条等等的视觉探索(如图1)。



这些乱涂乱画的游戏经验多了,三岁以后会有一段短暂的时期,他们或许会开始有表现的愿望,画面虽然仍是一些无法辨识的图案,但孩子们会有自己的标题,声称他们画了汽车或房屋,我们却无法从这些乱线中辨识。这是所谓的“虚构”现象,他们虽然画不出想画的图像,但是偶尔已经出现了想要表达的尝试意念(如图2)。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具备一种用图形表现的原始能力,虽然未经教导,孩子们自己可以描绘出筷子人或蝌蚪形的人体,甚至也会自己加上眼鼻和嘴唇(如图3)。随着年龄增长,四岁以后的孩子更能自发地找出一些解决方式,利用自己能画的一些简单线条图案,表达他们想要表达的形状。这种类似象征的手法,直接又明快,可能一两笔就点出了核心。
图4的《骆驼》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这是一个四岁孩子的作品,他听了骆驼的故事,了解了骆驼的生理结构、生存的环境等等,似乎理解了骆驼,随后大笔沾了墨汁,一笔画出了双峰骆驼。他下笔信心之足,表现力如此之强,让我们感到震撼与惊讶。随着毛笔的高低起落,转两个弯,双峰骆驼的核心造形就呈现出来了,它们一点都不像,但骆驼的重要特征就在这个M 型的转折中被表达出来,也为幼儿期绘画的“象征”特质,做了很好的见证。
图5是四岁孩子画“马”。我们需仔细辨别才会发现,左方马的头正低下,绿色线条是青草,四条直线是四只脚,中间的圆圈是马的身体肚子。幼儿在象征期的图式很精彩,画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圆圈”便是马的身体。他们果敢、无所顾虑地使用自己的符号解决问题,才使得图像显得如此充满原创性的奇特。
四五岁时期,幼儿生活经验丰富了,视觉神经发展更成熟了,甚至图像的辨识能力更高了,这时期的孩子有焕发的才情,想到就画,他们不知道也不关心画得好坏的问题。他们不在乎结果,所以在艺术表达能力发展的阶段,几乎到达了高峰。图6的《绣球花》即是另一个精彩的范例。
珍惜原创性,避免示范图像或修改作品

创造者最困难的是说服自己能做到,创造发明需要很大的信心和勇气。幼儿教育里,我们必须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教育技巧,让每个小孩用自己的经验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信心是在“我做得到”中建立的。所以,在这个大前提下,面对幼儿期的绘画,以下的要点值得大家重视。

不要修改童画。即便是画不成形,父母、老师也不要修改。保留孩子原创图像的意义深重,关系到创作探索的信心。有时经过大人修改过的画面更完整逼真,画是画得更好了,孩子的信心却更低了。修改孩子的画,只是向他们展示“你不够好,我比较好”而已。

幼儿一旦感觉到大人画的比较好,好坏的判断价值一出现,自由已被求好心所控制,他们开始吵着大人画东画西,就是再不敢自己摸索,心智上的僵化就开始了,涂鸦的纯真自在也即消失。五岁前以涂鸦为手段经过日积月累,毫不费力能够自然养成的自发创造习性,本来的目的绝不是为了画一张好画,为的是养成创造习惯,让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成为一种生命的惯常习性。

不要示范图像。在幼儿园中老师示范给全班集体依样照描照画,或使用印好图案的画图本子着色,孩子习惯了现成而且非常完整的图样,更会让很多原先自由自在、想了就能画的儿童产生依赖心理,完全失去直觉下笔的勇气。孩子有时会说不会画,原因是对对象缺乏清晰明确的影像记忆,应该以实物或图片引导观察,让孩子寻找发现,共同讨论分析整理,然后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将所见描绘下来。

这时期,父母应该用赞许的态度,鼓励并且充裕地提供画材。纸张可以是报纸、包装纸、广告纸、计算机纸、宣纸、书面纸、铜版纸,以及各式各样的硬笔、软笔,让孩子尽情地使用各种绘画材料涂抹,并且记下他们创作的想法或对画面的描述。


    关注 学前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