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節又重陽不要让爱来不及

 

佳節又重陽|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晒秋節、踏秋中國傳統節日《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




点击上面的“安吉竹宣竹木工艺”关注我们哦!

承接各类竹木工程、竹建筑、民宿农家乐、竹排、竹工艺品!

联系电话:0572-5317319



佳節又重陽|

重陽節

又稱重九節、晒秋節、踏秋

中國傳統節日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

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

備受歷代文人墨客吟詠

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後沿襲至今

慶祝重陽一般會包括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插茱萸(带茱萸香囊)、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果實橢圓形,紅色,味酸,可入藥。有消毒、驅寒祛風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吳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藥。九月九日重陽日爬山登高時,臂上配戴插著茱萸的布袋(古時稱“茱萸囊”)避邪而禦初寒。郭子正有:“清曉開庭,茱萸初佩。”



頭年的九月九日採下初開的菊花釀做的菊花酒可以和家人親朋分享了。

菊花酒古時又稱長壽酒,它被看作是祛災祈福的“吉祥酒”,味清甜美,有養肝、名目、健腦等功效。



重陽食重陽糕。





重陽時節菊花正當時。



重陽與三月初三上巳節“踏春”一樣皆是家族傾室而出,這天所有親人要一起登高“避災”。



重陽節起源|

一|

重陽的源頭,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呂氏春秋》之中《季秋紀》載:“(九月)命家宰,農事備受,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嚐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季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飨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西漢時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荊楚歲時記》云:“九月九日,四民並籍野飲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然自駐至宋位改。”這是受古代先秦豐收之宴飲發展而來的。求長壽及宴飲,構成重陽節的基礎。



二|

重陽節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祭祀大火的儀式。

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星,在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不僅使一向以大火星為季節生產與季節生活標識的古人失去了時間的座標,同時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火神的休眠意味著漫漫長冬的到來,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

古代的祭儀情形雖渺茫難曉,但還是可以從後世的重陽節儀中尋找到一些古俗遺痕,如江南部分地區有重陽祭灶的習俗,由此可見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絲馬跡。

古代常將重陽與上巳、九月九與三月三作為對應的春秋大節。漢劉歆《西京雜記》稱:“三月上巳,九月重陽,使女遊戲,就此祓禊登高。”上巳與重陽的對應,是以“大火”出沒為依據的。





隨著人們謀生技術的進步,人們對時間有了新的認識,“火曆”讓位於一般曆法。九月祭火的儀式衰亡,但人們對九月因陽氣的衰減而引起的自然物候變化仍然有著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舊傳承,雖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釋。

重陽在民眾生活中成為夏冬交接的時間界標。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陽“辭青”。



重陽節的延續|

唐朝時,重陽節被定為正式節日。從此以後,宮廷、民間一起慶祝重陽節,並在節日期間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宋代,重陽節更為熱鬧,《東京夢華錄》曾記載了北宋時重陽節的盛況。《武林舊事》也記載南宋宮廷“於白日作重九排當”,以待翌日隆重有了一番。

明代,皇宮中宦官宮妃從初一時就開始一起吃花糕慶祝。九日重陽,皇帝還要親自到萬歲山等高覽勝,以暢秋志。

清代,明朝的風俗依然盛行。





1989年,我國將農曆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敬老節”。2012年12月28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明確,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老人節。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 卢照龄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唐  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来。



《秋登蘭山寄張五》唐  孟浩然

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发。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過故人莊》唐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九月十日既事》唐  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唐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

天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哭恨繁霜髮,潦倒新停濁酒杯。



《重陽席上賦白菊》唐  白居易

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九日齊安登高》唐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踏莎行》宋 辛棄疾

夜月樓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是誰秋到便淒涼?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等閒歌舞,問他有甚堪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重陽》宋 文天祥

萬里飄零兩鬢蓬,故鄉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滿,燕別夕陽巷陌空。

落葉何必定流水,黃花無主更西風。

乾坤遺恨知多少,前日龍山如夢中。



《醉花蔭》宋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沈醉東風 重九》元 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閣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

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明末清初  顧炎武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

離杯消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

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採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 ● ●
赶快关注我们哦,精彩不断!
长按识别“安吉竹宣竹木工艺”二维码添加关注
联系电话:0572-5317319

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国际竹艺商贸城D2-F2-130#
觉得不错,请点ZAN哦!




    关注 安吉竹宣竹木工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