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能微课堂·第七讲】之大师讲堂:口语表达/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朱俊瑛教授

 

让孩子能够在公众面前或者是在同学面前敢于发言,说一些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一些话,对我们的父母亲来说,真的我觉得我们应该在理念上做一些调整,还有就是,要扩大孩子的这个朋友圈,要让他在同龄人当中寻找到一种交流的快乐感,他只有在同龄人的面前找到了一...



赏能家庭教育微课堂语音版,通过此公众平台已连续推送七期(含本期),相信这让更多家长在家庭教育问题上,更能明确目标和有的放矢。“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朋友与我们一起传播,让更多的家庭受益。

赏能微课堂直播分享即时交流敬请关注:

每周三和周五晚上20:00在“赏能家庭教育1群(QQ号:95431925)”以语音直播的形式与家长准时进行交流。

本期:赏能微课堂之大师讲堂·语音推送(第七讲)

讲座内容:《

口语表达


主讲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朱俊瑛教授

(以下文章内容根据微课堂现场语音直播来整理)

各位赏能家庭教育群里的老师、各位家长:

晚上好!

我是南广学院的朱俊瑛。今天是一个周末,感谢我们的爸妈牺牲自己的宝贵时间来聆听这次的微课。其实,说到这一次的微课呢,我想要特别感谢我们赏能的王院长,感谢我们江宁校区的周校长。因为这两位老师我们在私下里进行聊天的时候,我也观察到,他们对孩子的这种教育的关注度,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的,还有那就是他们非常的低调。他们其实在研究教育方面,尤其是研究我们小学生、中学生的教育方面,应该是我的老师。

我只能说我是一个初一学生的家长,我之所以愿意在这样一个时间跟大家交流,我想更多的,我是以家长的身份,同时我也是一个大学里老师的身份。那么,今天的我们想说的是——口语表达。

其实说到口语表达,这个课目前在我们大学里头也是陆陆续续的从大一到大二,才慢慢的融入到学生的课里。之所以我要说口语表达,是因为我发现我们大学生他们已经到了十八九岁的年龄,但是,让他们单独的去说一段话的时候,他们出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所以我就想起了那句话,说:教育从娃娃抓起。事实上我们说的口语表达,更应该从娃娃抓起。

口语表达,其实他考量的应该是思维的力量,思维是我们说话的一个前提。

我记得在《演讲与口才》杂志里头有这样一句话,说: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这句话可能把口才的位置提得很高,但是你们也会发现,如果一个班里的孩子他特别会说话,那么他的人缘就会特别好。所以呢,尤其是我们成人就会发现,如果自己也能够像某某某那么会说话就好了。所以大家的这种期待,来自于我们对有口才人的那样一种羡慕,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可以经过一定方式的训练做到说得好,或者说会说话。

在我们中国的语文教育当中,我有一次跟赏能的王院长在一起交流的时候,我说过,中国的语文教育里头可能重文轻语。我这里有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呢应该说是从今年3月份开始印证的吧。

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当时他的父母亲说:他这个孩子希望考播音主持的院校。那么家里持两种意见:父亲是坚决反对,母亲尽管不是坚决反对,但母亲也并不是说完全赞同。所以母亲就通过熟人找到我,她就说:朱老师,你看看我家这个孩子是不是能够学好播音主持?那么因为有这样一个家长的拜托吧,我可能也是当老师当的时间长了以后有好为人事。后来我就跟那个孩子在一起聊,聊了很多,我更重要的就是看看这个孩子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也就是说他的这个思维,究竟怎么样?另外一点就是看一看,他对这个专业是不是发自内心的那种热爱。当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聊天以后呢,我发现这个孩子还是非常具有可塑性的。之后就开始针对他的一些特点,给他上这个艺考前的一些专业课。但是我很惊讶的是,过了大约有两个月的时候,就是差不多到4月底5月初的时候她跟我反馈,她说,老师,我的语文成绩提高了13分。当我听到他说他的语文成绩提高了13分的时候,我刚开始是有点惊讶的,因为我在给他上的课,可能更多的就是对,比如说一篇自背的文学作品,谈一谈他对这篇作品的一些理解,对这个作者的一些认知。但是没有想到,经过这个有声语言的训练之后,他竟然,高中的语文在模拟考试的时候提高了13分。当时我真的是比他还要高兴,我就觉得这个孩子非常的用心。那另外一方面也印证了:我们语文教育可能除了你写,那你可能还要注重的是要有声音的,或者体现出你的这种口语方面的一些能力,你才能够把语文学得更好。再后来呢,这个孩子今年参加艺考的时候,就顺利的拿到了6个院校的艺考合格证。今年8月份的时候,他很高兴地被我们“上海戏剧学院”的播音主持专业录取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什么呢?就是一个孩子,如果你在这个口语表达方面,你内心非常的热爱,同时呢你又善于去思考、学习,又有一个好的老师去领悟,可能你的这种学习的速度就会增加。这是我们说的比较冠冕堂皇一点的话。但是让我就觉得学习这个事情有些时候是需要慢慢的去滋养的。

说到这个慢慢滋养,我就想到了在中国专门研究生命化教育的一个学者,他叫张文志。他提出来的一个观点:他说,教育是“慢”的艺术。有些时候,(可能我也是)跟我们在座的家长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班里数一数二。其实如果你不去付出努力,你没有找对方法,或者说你对孩子的研究还不够,可能你的孩子并不像你想象的,能够那么快的,去达到一定程度的认知。所以我觉得教育是“慢”的艺术,这一块上,也是我自己慢慢在跟孩子共同成长过程当中,自己也比较认可的一句话。

说到了这个口语,那么我们又说到了思维。那么事实上就是,我们有良好的思维,可能也有助于我们口语方面的这种训练。

另外呢,我们说到了这个口语训练,那么口语的训练呢,也是我们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既然说语言的训练训练,那究竟应该怎么样去练呢?我觉得可能有很多很多,在说到口语训练的时候的一些心得和体会。但是事实上当我们知道一些概念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因孩子而异。有些孩子她胆子很小,她的这个胆子小有可能是先天的,也有可能是后天的,比如说:班里的同学特别挑剔,他在说话的过程当中,对这个挑剔的孩子非常非常尖锐的指出来以后,孩子觉得自己特别没自尊,从此以后可能他就会有一种心理障碍。这是我们说同学之间因为自尊心很强的孩子,他慢慢慢慢就变得不敢说话了。

其实就是因为自尊心太强,他慢慢的不敢说话了,那我们大人可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我们就会说:啊,我们家孩子他不会说话,他不爱说话。你就会在很多很多人面前说我们孩子不爱说话,或者说不会说话,不敢说话等等等等。孩子听到以后他就越来越不想说话了。

我也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这个孩子的父母亲就当着孩子的面就说,朱老师你看我们家这个孩子不说话,我就想把他送过来让你看一看,能不能把他教得能说一点。后来呢,我就把爸爸妈妈叫过去,私下里跟他们说:你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我们家孩子不敢说话,或者说,我们家这个孩子他就不说话,我很着急,如何如何......其实,你不要先把这个定义下下来,你先把这个定义下下来之后,这个孩子就更不讲话了。

所以有些时候我们说,今天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样去做父母?其实,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因为你从来没有做过父母,对吧?你以前没有给任何人当过爸爸,没有给任何人当过妈妈,你怎么就能够那么确信的说我是爸爸,我是妈妈,对吧?那我觉得我们的爸爸妈妈应该学习,你的这种学习可以是多方面的。比如说:你可以跟同学的家长交流,再比如说,你也可以看一些相关的一些知识;你可以看看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一些接受的心理;你也可以研究一下自己的孩子的一些特点;你也可以跟自己孩子的班主任,多沟通,多交流。通过不同的方面,全面的认识自己的孩子,这时候,你才能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非常非常全面的了解。所以呢,我觉得就是,非常非常准确的说自己的孩子不敢说话,或者说不会说话,那我觉得那您的这个定义的确下得有点早。这一点我觉得,我们的父母亲尤其要好好的反省一下,是不是我自己先入为主了?就看到了一点点孩子的表现,我们就给孩子扣这样一个帽子。所以我觉得,在赏能教育里,很多很多时候,我们王院长的一些理念我非常非常的欣赏,而且,我们家孩子也是赏能教育的受益者。正是因为赏能的这样一个起步,我觉得我们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尤其是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想说、敢说、会说,我觉得是能够让孩子做到这一点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根基。

让孩子能够在公众面前或者是在同学面前敢于发言,说一些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一些话,对我们的父母亲来说,真的我觉得我们应该在理念上做一些调整,还有就是,要扩大孩子的这个朋友圈,要让他在同龄人当中寻找到一种交流的快乐感,他只有在同龄人的面前找到了一种交流的快感,他可能才更愿意继续交流。比如说我们在训练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对孩子说,你上台做一个自我介绍?有些孩子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非常非常的不流畅,不完整。但这时候我觉得,我们依然要鼓励孩子,就是说:这孩子敢上台了,那我们要给他一点掌声,给他点个赞。

对于点赞,我觉得,就是因为你的孩子已经迈出第一步了,就为他迈出第一步你给他点个赞,那我觉得,也是我们做父母亲在孩子面前让孩子感受到一种激励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元素。

另外呢我觉得,我们也可以把孩子带到大自然当中,让孩子通过观察,观察之后呢你来给他设置一些提问,或者跟他聊天,锻炼他在交流的过程当中说话的这种精准——就是精确、准确。这些呢,可能对于起步阶段孩子的这种口语来说,非常非常的重要。

我记得在国际上有很多很多的大学,都在沿用我们说话时候的一些标准,那它里边的这种准确、简练、条理,都在谈。尤其是随着这个社会竞争,以及国际化的这种发展,我们很多的这个环境下,比如说,班里头的同学在竞争班长的时候,竞争学习委员的时候都需要登台去演讲,这演讲其实就是口语表达。那么怎么样让这个孩子说得很准确,很紧凑,很精炼而又有条理?这个我觉得真的不仅仅是一个这个思维的活,同时也是一个技能的活,所以,它是比较系统比较复杂的。

那我就经常跟孩子们说。我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其实我觉得,我也想把这句话说给我们的父母亲。所有你在掌握各种技能的时候,都应该认识到万丈高楼平地起,由少到多,那么,也就是说,我们从少到多,然后再从多再到重复的去训练,这样慢慢就会好。

当然,在训练孩子能说、会说,这样的一些环节下,我觉得可能每一个孩子,所要能够接收到的这种训练的方法可能不太一样,但是,我个人真的非常赞同就是:同学和同学之间在一起,大家形成一个群体,在群体当中大家一起成为好朋友,共同的去交流,慢慢慢慢的可能他打开心扉了,他在讲一些内容的时候,就会变得越来越准确,也越来越有那样一种讲的想法和欲望。有了这样一种情境之后,我觉得慢慢慢慢的,孩子的这种口语表达的这种能力就可以提高了。

刚才呢,我,应该说是在漫谈吧,说的比较散,我就是把我的一些在观察我们学生训练过程当中的一些心得体会,跟我们赏能家庭教育群里的各位老师和家长们,作了一点简单的分享。我也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够对大家有一点点启发。其实我觉得教育真的是终身的,也是随时随地的,我也在赏能家庭教育群里也学到了很多,所以我觉得,在这样一个群里,我也希望,我们能够把这样一种力量,相互传递。在今后的微课当中,也希望能够聆听到更多的老师,更多的专家,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感谢大家!赏能大师讲堂相关链接:

赏能微课堂之大师讲堂第四讲:经典阅读的魅力/南京师范大学査教授

赏能微课堂之大师讲堂:中外学生创新能力的比较与培养/南工程创新学院陈教授

为了教育,为了孩子,请关注王老师个人微信(snjywlh)、赏能教育法研究官方微信(snjy66)和赏能家长学校微信(snjynet)。


    关注 赏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