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光法师丨《大般涅槃经疏》撷摘156-160

 

隋灌顶撰 唐湛然再治虹光法师阅藏推荐转发即是印经2016-4-13156复次善男子下。第二观想例前为四。此言...



隋灌顶撰 唐湛然再治

虹光法师阅藏推荐

转发即是印经

2016-4-13

156
复次善男子下。第二观想例前为四。此言想者非谓想阴。以行心中别有想倒。又思惟中名想倒心倒。见谛之中名为见倒。今乃总论不得名见通名为想。又云无色界为一切想者。无色界中乃有不用处非谓一切。但前二是一切故以为名观想体中又二。先正观体。次问答(云云)。

初问中云灭受想名解脱者。数人云。得解脱者不止灭。此二心灭一切心乃得解脱。今偏言二心者过患多故受心修禅想修无色。受心味禅想计无色以为涅槃。论家不尔。缘世谛名想受。缘真谛名慧心。世谛想心可灭得脱。真谛慧心不可灭。与数大同。故迦葉难云。灭一切法名为解脱。岂灭两心得解脱耶。佛答须灭一切方得解脱。佛或时总说即摄一切。或时别说。今说受想二灭即得解脱。此则总论已说一切。文中初云。因众生说闻者解法者。即是因于众生说善恶等法闻即得解。又云。因法说众生众生得解者。先说善法须近。恶法须舍。众生闻此即能得解。此两意正酬前问。
次观想因亦二。先正观因。次两番问答。三观果四修道悉如文。

157
复次智者观欲下。第三观欲即是烦恼门。亦例有四。此初观欲。体正是内心。今但举外尘者。能生心欲故名尘为欲。此即因中说果。倒想因缘便生于受下。
第二观欲因。次观下三观果报。是故下四修道。复次智者下。第四观业亦为四。先观体。文云。受想触欲是烦恼者。数论二解。一云。受想触欲心王起时数即随起。此中云受想者。即是十通。心数中四数。受即痛数。既属通心俱通善恶。心数起善即名为善。心数起恶即名烦恼。今据起恶言之。论云无王数异。此中云受想四者。即是四心但无色阴。触即是识。欲即行阴。若行起善即名为善。若行起恶即名烦恼。此中正明作恶义也。又言能作生业不作受业者二释。一云。由此烦恼因缘不绝故云生业。而不能分别五盖果报诸受差别。故不作受。二云。由此烦恼润业得生。故言能作生业。而不能招。舍受二舍中容舍心。
既是烦恼云何能润生。于受乐受正是乐心。复不能润。此并论润业生义。与业共行则有二种者。欲出业体比论业时。犹有于惑故言与业共行。而业法不同故具为生受二业。又云身口二业亦名为业亦名果者。其能造作即名为业。复畅口意即名为果。意但是业无自畅义故不名果。又云正业是意。以意正是业体故也。期业为身口业者。以身口自然符会。有若期契故云期业也。

158
次更约业。一从业生业。二从业生惑。三从业生有。四从业生苦。后两句亦尔。即应十六句。今文但九句。亦有经本说十二句者。但九句少十二句多。准理应有十一句。何者十二因缘次第相生。如因无明生行因行生识乃至因生生老死。老死不知更生何等。若尔只十一句。但出经者安十二时。意欲彰于十二因缘。今此不足只是广略不同。夫相生者有前生后后逆生前。复有跨节相生。且作初句烦恼生烦恼。无明是本。即是烦恼而生爱取。烦恼生业即是无明生行。烦恼生有者即是无明生识等。烦恼生苦即生老死。
第二句从业生业者从行生有。从业生烦恼者行生无明。从业生有者行生识等。从业生苦者即是行生老死。第三句从有生有者识生六入等。从有生烦恼者即识生无明。从有生业者识生行。从有生苦者即识生老死。第四句从苦生苦是从生生老死。从苦生烦恼者从老死生无明。从苦生业者即老死生行有。从苦生有者即识等五果。文云。内外爱则有爱。苦者经有二文。一云受苦。二云爱苦。爱义稍弱义解皆通。言受者由此受故则受于苦。言爱苦者经中多言恩爱为苦。就观因缘。今亦准前四观不同。体中为四。一明因果相生。二观五道皆苦。三观三界皆苦。四观八苦。
初又二。初正辨相生。后结十二义。相生九句并相关如文。

159
有智之人观地下。第二观五道苦。就五道中具有十二因缘。中烦恼等四。地狱即是苦。烦恼即是烦恼。业即是业体即是有。例余道亦然。智者深观三界下。第三观三界皆苦。然三界未必皆苦。唯三涂是苦。人天至第三禅皆乐。第四禅是舍。此且一边。若依如来初成道时。手指上下三界皆苦。
智者若能下。第四观八苦智者深观下。第二观苦因。文云。苦因即爱无明者。小乘中业烦恼为苦因。大乘中即爱有无明为苦因。小乘业为苦本无明为旁。是故文云。爱为集谛皆用烦恼为苦本。文云。爱无明有内外者。有二义。且出爱内外者。见外色境生心想著名为外爱。自心起染名为内爱。见他人身是外爱。见自己身是内爱。无明者内心不了名内无明。不别外事即外无明。文云。爱因缘取取因缘爱者。此如十二因缘。顺则爱缘取。逆则取缘爱。此二义者还是取爱互相因待。如无明缘行行缘无明。亦因亦果。
三观果报。四智者下修道如文。

160
善男子三十七品下。第三结是也。善男子若有菩萨于三十七品下。第二明道品因缘即能知九义。九义即是道品之用。婆沙中明道品有九性。此则是性。若论其体各有所据。言九性者。一戒。二定。三慧。四念。五信。六精进。七喜。八猗。九舍。约道品中惟三是戒。即正语业命。八种是定。四如意为四定。五定根。六定力。七定觉。八正定。九种是慧。四念处为四。慧根慧力为六。择法觉分为七。正见正思惟为九。四种是念。念根念力正念念觉分。两种是信。信根信力。八种是精进。四正勤为四。根力为六。正精进及精进觉分为八。所余各一。此文有五。一列名。二明体。三释义。四约法。五料简。此第一列名。然此九义即为三别。初四是道品之因。中三是道品之体。后二是道品之果。言前四因者。根是欲欲发心求于菩提。因是明无明。善因是明。恶因是无明。摄是收摄不令散失。增是善思惟思惟作善。所以此四是因。主是念。导是定。胜是慧。既云念定慧宁非是体。实是解脱即少分。毕竟即涅槃果。此二岂非是果。


    关注 那兰陀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