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登探索】“都市农业”在台湾是何等景象

 

都市农业在20世纪上半叶率先出现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随...





都市农业在20世纪上半叶率先出现在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它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现代化都市的崛起,都市区域内的农业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们正在由城郊农业的低级阶段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都市农业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的结合,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等环境资源,并借助于现代物质技术条件,融现代农业、乡村文化、观光休闲(旅游)以及环保教育、农事体验职能于一体。因而,“都市农业”的发展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都市与农村和谐的历史进程。

台湾发展都市农业的经验

都市农业主要是在城市化、工业化过度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的背景下,应市民对优美环境的渴望而产生的。从发展历程看,台湾的都市农业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观光农园。开放成熟的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采果、拔菜、赏花,享受田园乐趣。

(2)市民农园。这是由农民提供农地,让市民参加耕作的园地。从承租目的看,台湾的市民农园既有自助菜园型,又有休游憩型,还有田园生活体验型。从经营主体看,台北市均由农民将农地直接分块出租给市民,而中南部地区则大多由农会为管理或由承租户组成的管理委员会管理。从发展趋势看,有些市民农园与观光果园、花圃相结合,向多元化经营迈进,承租人或体验、或品茗、或游赏、或教育、或休闲,皆可依个人兴趣而自由选择。

(3)休闲农场。这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除上述类型外,还有假日花市、农业公园、教育农园、银发族农园、森林旅游区、屋顶农业等其它型态,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色。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台湾的都市农业处于普及阶段,主要特征是:

① 都市农业分布广,类型多;

②都市农业的管理已初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观光农园的管理体制已基本健全;

③ 赋予都市农业以文化内涵,提升了都市农业的层次和水平;

④ 强化了文化教育功能,如进行亲子教育等,使都市农业已摆脱了单纯的经济功能;

⑤ 把都市农业与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结合起来,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作用。
台湾都市农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开发速度过快,一些经营者过于偏向观光游乐开发,把都市农业的重点还是应放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优秀农副产品上;

2 有些市民农园缺少规划设计,园区杂乱无章,绿化美化均显不足;

3 都市农业特别是市民农园的管理法规还不健全;

市民农园内的道路、停车场、洗手间及其它必要的公共设施尚不完善,无法满足承租者的基本需求;

5 从经营效果看,游客对果实的成熟度不熟悉,乱采乱扔,造成果园的损失较严重。
结语

从台湾的经验可以看出,农业除了具有生产功能外,还具有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多种其它功能,从这个层面说,农业的发展空间相当宽广。另一方面,从城市来说,随着人口的集中、经济的发展和都市化社会的出现,身居都市的人们逐渐被水泥、钢筋所包围,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生活紧张,心理压力大等诸多问题。为了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实现都市的可持续发展,在都市内部与周围必须保留足够的绿色空间。显然,仅靠少数的公园式绿地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充分重视农业、发展农业、强调都市郊区农业的生态绿化功能,美化城市居民的生活,减少心理疾患的发生。伴随着上述两方面的需要,都市农业这种集农产品生产与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将迅速发展起来,并深受大众的喜爱。它对于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拓展休闲旅游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注 谷登科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