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价值量之谜

 

书上本无谜,误解的人多了,便成了谜。书本不神秘,误解的人多了,处处显神秘。...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为说明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分散论述了商品价值量(单价)、商品价值总量(总价)、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后来,研究者(具体是谁已无可考证)根据马克思的论述,画出了上面的图示。

此图示中,最为令人费解的有两个问题:(1)单价与“个别”无关,(2)总价与“社会”无关。如何理解这里的“无关”一词呢?笔者不知道是译者翻译之故还是马克思就是这样表述。研究者、学习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有学者称之为马克思价值量之谜。

下图是太原子木老师修改后的图示,供大家参考。
一、单价与社会劳动、个别劳动

首先,须明确单价、社会劳动、个别劳动的含义。单价是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亦称商品价值量;社会劳动是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两者成反比;个别劳动是指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两者亦成反比。

中文译文《资本论》的马克思认为,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比如,生产一双全牛皮的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小时,甲劳动者生产一双同样的皮鞋的时间为0.5小时,乙劳动者生产一双同样的皮鞋的时间为1.5小时,那这种皮鞋的价值量是1小时,不是0.5小时,也不是1.5小时。在一双皮鞋的价值量的决定上,只能是这1小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甲乙劳动者的个别劳动时间。

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实际上就是生产某种商品所使用的平均时间,平均时间是唯一的,所以同种商品的价值量也是唯一的。因此,从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上看,个别劳动时间不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量(单价)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无关”即“不决定”之意。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无关”一词,是人们的一种习惯用语,没有歧义,也存在什么谜。

如果要全面分析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个别劳动的关系,使用“无关”一词,就会令人费解了。比如上面图示,并非是专门研究商品价值量的决定,而是试图全面分析单价、总价、时间、效率之间的关系,用“无关”一词就不适合了。既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实际上是生产某种商品所使用的平均时间,那作为平均时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必然与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有关,它是将个别劳动时间加权平均的结果。当同一行业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都缩短时或生产了绝大多数这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缩短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缩短了;反之,亦然。

子木老师认为,中文译文《资本论》只是在论述商品价值量(单价)的决定因素上,使用了“无关”(即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一词,而不是在全面分析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个别劳动的关系上使用“无关”一词。所以,所谓的马克思价值量之谜,不是马克思的有关论述造成的,而是后人在学习、研究、演绎中文译文马克思《资本论》中形成的。正是,书上本无谜,误解的人多了,便成了谜。

二、总价与社会劳动、个别劳动

首先,须明确总价、社会劳动、个别劳动的含义。总价有两个:社会价值总量和个别价值总量,社会价值总量是同一劳动(生产同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在单位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一批商品的价值量总和,个别价值总量是指个别劳动(生产同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在单位时间(个别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一批商品的价值量总和,两者的计算公式都是:总价=单价(商品价值量)×商品总数量;社会劳动是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两者成反比;个别劳动是指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两者亦成反比。

中文译文《资本论》的马克思认为,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子木老师认为,这里的“劳动生产率”是指社会劳动生产率,这里的“同一劳动”是指生产同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这里的“同一时间”是指生产一批(不是一个)同种商品的同样长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里的“价值总量”就是指这批商品的价值总量,即社会价值总量。

如果假定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其他不变,那么社会价值总量=商品价值量×商品总数量=[原商品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率)]x[原商品总数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率)]=原商品价值量×原商品总数量。即“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这说明,在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内的条件下,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价值总量。如果限定在同一劳动和同一时间的范围内,从证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角度看,社会价值总量是由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所形成的价值总量也不变。这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反比关系决定的,并非社会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将中文译文马克思的“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演绎或替换为“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就为马克思价值量理论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同时,研究者又将“无论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演绎或替换为“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一年内所形成的价值总量不变”,这又为马克思价值量理论添上了一层更加神秘的色彩。

其实,“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是说生产同一种一批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样多(同一时间),则这个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与之前一样多,如果现在生产这种商品的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比原来延长1倍,那社会价值总量就会增加1倍,而不是无论如何,社会价值总量不变。

全社会各行各业,是各种不同的劳动,而非同一劳动,各种劳动都会因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日积月累而创造更多的价值,其各自的社会价值总量在不断增加,各行各业社会价值总量的总量也会相应增加。

随着全社会各行各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简单劳动逐步转化为复杂劳动,社会劳动越来越复杂,复杂劳动创造倍增的单价和总价。所有人都将以细致的社会分工的某个方面的参与者身份,参加包括服务在内的商品生产。因此,全社会各行各业的社会劳动,随着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所形成的价值总量,会越来越大,无穷尽也。劳动时间不灭,价值增长不停。

因此,只有在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内的条件下,才能有“无论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所形成的价值总量不变”的结论,而且这个“不变”,并不是说社会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无关,而是有关。

假定某行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没变,该行业的某个劳动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率先提高了,情况是怎样的呢?

如果这个劳动者,生产了该行业绝大数产品,那他就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根据“假定条件”,社会劳动生产率率先提高了,这跟“假定条件”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没变相矛盾,因而,不可能是这种情况。

如果这个劳动者,只生产了该行业的少部分商品,没有致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那符合“假定条件”。这时,个别商品价值总量=单价×商品数量,单价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此时单价不变,那个别商品价值总量与商品总数量成正比,而商品总数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因此,个别商品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同样地,这也是在“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内”的条件下,得出的结论。

正是,书本不神秘,误解人多了,处处显神秘。

子木老师依上述论述,修改图示如下:


    关注 子木教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