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我眼即我有 山林是胜地,书画是雅事

 

我的一位朋友是搞收藏的。他给我讲了很多关于收藏的故事和经验。我听了之后,觉得颇有深意。为了讲述方便,我使用第...



我的一位朋友是搞收藏的。

他给我讲了很多关于收藏的故事和经验。

我听了之后,觉得颇有深意。

为了讲述方便,下面的文章,我使用第一人称叙事。



我喜欢搞些收藏,国庆到一朋友处玩,他珍藏有加,收藏一精美彩绘人物册,但从不轻易示人,经不住我们的软磨硬缠,友人最后还是让我们大饱眼福。

只见册页通篇绘就工笔仕女,人物神态优雅自然细腻,线条流畅,几可传神,实乃妙笔天成、难得一见之精品!



细细读罢此册,心中感慨万千。

如此瑰宝非我所藏,怎不令人心生遗憾?

收藏很容易使人痴迷,正如俗话说,不痴不迷难以收藏。

刚开始收藏的人,都有一种急切的心态,总想赶紧把东西买回来。

并且想把天下所有的宝藏都归自己所有,可那是不可能的,为此常常就特别难受。



藏家痴迷文玩显示出一种虔诚,这是收藏界的一种敬业精神。

古往今来,多少收藏家为此呕心沥血,百计求索。

有的神魂颠倒,自拔不能;

也有的耗费巨资,甚至倾家荡产,用于收藏。

这尽管被圈外人笑为迂腐,但都显示了其对藏品的真诚痴爱,这是值得尊重的。

但爱好文玩,戒之在得。

马未都曾说过:



天下宝物买不尽,过我眼者即我有。

马未都20岁的时候,每天要骑自行车从西郊到东城上班,每天路过一个卖面茶的摊子。

摊主是位老头儿,摊子上有一溜的青花大碗,非常漂亮。



马先生认为那些碗非常值钱,就向老头讨买。

老人说,那是传家宝,不会卖,但可以看。

无论马先生如何祈求,老人始终不肯卖给他漂亮的青瓷传家宝。

在此后漫长的收藏道路中,马先生将不可到手的宝贝嘲解为“过我眼,即我有”。

这个东西我看过我眼即我有过了,就拥有过了。



收藏当中,很多东西不是你必须拥有的,因为你没有可能拥有,终身没有这个机会。

世间很多珍贵的东西不一定成为手中的独有,并非归属某个名头。

而且,最终,所有珍贵的东西都是属于历史的,并非具体某些个体。

人生在时间的长河里只是短暂的一瞬。

所谓的拥有,不过是一段陪伴的日子而已。

很欣赏马未都的“过我眼,即我有”的境界,这个东西我看过了,就拥有过了。

拥有了什么呢?

知识,还有赏心悦目,愉悦了身心、开阔了眼界、获取了知识,眼中的收藏,心中的收藏。



爱好文玩,戒之在得。

人们收藏的最终目的,其实并不是“物质”本身,更不是“物质”衍生的市值。

《菜根谭》中语:

山林是胜地,一贪恋便成市朝;

书画是雅事,一贪痴便成商贾。



这话不无道理,想想吧,物必传世,钱享后人。

我们当下能够真正收藏的,不过是“物质”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过我眼,即我有。

不过是宁静中的一种状态,忘我时的一种心态,人徜徉在蓝天白云之下,静坐于无异响之处,物我相忘,心无杂念,定会生出世上美好之物即我有的禅意。



苏子曰:“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以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禁止,用之不竭。是造物主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世间的好东西那么多,物各有主,你凭什么“拿”呢?

仅是一个“爱”么?

在我眼里,很多人实践的是另外一个字——欲。

据说,世界上每个人都有 12000 个人适合成为你的伴侣,何必去趟那个浑水呢?

否则,欢喜过后,悲剧必然登场。



眼中的拥有比手中的拥有更广阔,这也是最广袤隆重的收藏。

心中的拥有比手中的拥有更持久。

放下短暂的自私,过我眼,即我有,假的丑的,如过眼烟云,真的美的,留在了我的心中,才是最完美、最彻底、最永久、最不可失去的拥有。

(End)


    关注 作文深处是做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