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立夫  傻狍子傻不傻

 

动物系列散文:傻狍子到底傻不傻?冰天雪地塞外味道寒地黑土东北风情...







在东北,一提“傻狍子”,没有不知道的。

狍子,本来是山林里的一种动物,因为“傻”,所以有了这个名字。后来,东北人形容一个人反应木讷、思维迟钝就说他是“傻狍子”。

狍子的好奇心太重,当处于危险中急于逃命的时候,它奔跑了一小段路之后还会停下来,转过身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在它停下身子睁大好奇的眼睛回顾时,逃命的最佳时机也就错过了,于是更大的危险降临。狍子的这种习性人们赋予了它“傻狍子”的绰号。尔后“傻狍子”的名号又推之于人,一来二去这个名号就在东北叫得山响,直至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前阵子,我和一位老猎人喝酒,酒过三巡,他聊起了年轻时候上山打狍子发生的趣事。大概在50多年前,那时的小兴安岭地广人稀、林深树茂,狍子多的是。在一个冬天雪后的早晨,老猎人背着猎枪上山了。翻山越岭,走了很久,终于在一个山谷里发现了雪地上狍子的足迹,而且都是刚刚踩过的,老猎人循着踪迹追踪起来,在发现狍子的时候,狍子也感觉到了似乎有人后面跟着。可狍子并没有向远处跑,就在山谷里兜起了圈子,基本每一圈都是原来的路线,一圈一圈的,走了三圈了,老猎人一想,我始终跟在狍子后面追,没个追上,干脆我反向行进,去堵它们吧!





于是,老猎人沿着狍子兜圈子的路线反向迎堵,在听见狍子过来的声音时,老猎人隐蔽在了一棵大树的后面。不大一会儿工夫,两只狍子战战兢兢地迎面走来了,待它们走近,老猎人扣动扳机,一只狍子应声倒地,另一只狍子还没明白咋回事儿,但听见枪响,抹头就跑,老猎人拎着枪就在后面猛追。狍子其实极善于奔跑,奔跑时如羚羊一般,有时还纵身一跃,动作很是迅捷,一眨眼就跑出去了几十米的路程。可是要命的是,逃跑的狍子忍不住好奇,它忽然停下来,回头想看看是怎么回事,老猎人快跑了几步,行进中对着回头看的狍子就是一枪,这只狍子也倒下了。老猎人呷了一口酒,然后哈哈大笑,“你说这傻狍子,它都已经跑了,还停下来回头看!结果我一天打了两只狍子!”


老猎人说得兴起,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他说后来他就离开了山上的林场,去城里的热电厂上班,二十啷当儿岁,还没成家,所以每逢周末还是要回到林场的父母家里去,城里距离林场坐小火车要四个小时。这一天周末,他又坐着小火车回林场了。下火车时,也就下午三四点钟的光景,就听见场子里的狗在山脚下狠命地叫着。猎人的警觉告诉他一定有什么事情,要不狗的叫声不会是这个样的。于是,他便朝着狗狂吠不止的地方走去,一看是一只狍子误进了山脚下的小园子里,被四五只狗围住了,出不来了。

他连忙跑回家里,取下挂在墙上的猎枪,又快速地跑了回来。来到小园,他蹬着板杖子跳了进去,狗见到有人来了,讨好似的更加卖力地狂吠,狍子被吓傻了。猎人端着枪,一点一点地靠近,枪口几乎要顶到狍子的头了。说时迟,那时快,猎人扔下枪,飞身一下子将狍子扑倒了。老猎人说到这里,又喝了一大口酒,禁不住得意地笑了起来,“场子里的人都说,你看看人家老邱家老三多有福儿,刚下火车,没费一枪一弹就逮了个大活狍子!”其实,让老猎人更加得意的是,狗都吠了那么久,很多人都听见了,可他们都没听懂是咋回事儿。老猎人不无骄傲地说:“他们没打过猎,他们上哪知道咋回事儿去?”

“棒打狍子瓢舀鱼”,一方面说明了当年开发建设北大荒时,原生态的环境里野生动物数量繁多,另一方面其实也反映出了狍子因为好奇心重而导致反应木讷、动作迟钝的习性,要不怎么如此善于奔跑还能被人拿着棒子就打到了呢?

其实,在我看来,“傻狍子”其实并不是真的傻,只是它们常年生活在东北人迹罕至的山林里,也许基因的密码里从来就没有“人是天敌”的符号吧,它们不过是好奇心太重了。希望人类能通过自己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的善行,让所有的动物慢慢地都能将基因密码里“人是天敌”的符号删除得干干净净,了无痕迹。

2015年8月18日,伊春。

原载:《黑龙江林业报》

2016年10月24日,第4版。



















    关注 施立夫原创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