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東土 並蒂蓮华(二)-笈多風格的誕生

 

印度式佛像貴霜時期秣菟羅風格笈多時期秣菟羅風格...

梵天東土 並蒂蓮花

公元400-700年印度與中國雕塑藝術大展
古印度文明在受到希臘化影響之前,早已盛行雕刻藝術!我們現在能看到年代最早的雕塑是哈拉巴文化(距今5000-4000年)的作品。


祭司胸像

哈拉巴文化(公元前2000年)

現藏巴基斯坦卡拉奇國立博物館
而在雅利安人進入印度次大陸之後到孔雀王朝建立的這一千七百年間(公元前20世紀-前3世紀),目前尚未發現有任何造型藝術品,能夠看到的則是孔雀王朝時期的雕塑。

到了貴霜時期,首先在犍陀羅地區,產生了受希臘藝術影響的犍陀羅風格的佛造像。與此同時,在朱木拿河中游的秣菟羅也誕生了佛造像藝術的。


貴霜帝國版圖

圖中的摩陀羅即秣菟羅
而與犍陀羅“希臘式”的佛像不同,秣菟羅風格是“印度式”的佛像,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秣菟羅風格佛像的原型是本地傳統的藥叉雕像,具有典型的印度人特征,粗獷有力;

2. 秣菟羅風格的佛造像,注重表現的是充滿力量的肌肉;

3. 秣菟羅風格造像強調外在裸露的肉體

當歷史步入笈多王朝,也迎來了印度佛造像藝術的鼎盛時期-笈多風格!


菩薩像

公元3-4世紀    片岩    高87.5釐米現藏馬哈拉施特拉邦孟買威爾士王子博物館
這件明顯帶有犍陀羅風格的菩薩像,製作於公元3-4世紀。貴霜時期的犍陀羅風格按照英國人馬歇爾在《犍陀羅佛教藝術》一書中的劃分,可分為早、晚兩個時期:公元1世紀-公元140年為早期,140-230為晚期。

而這件菩薩像的製作年代恰好是貴霜王朝走向衰落,笈多王朝興起這一更替時期。所以這件造像體現的是犍陀羅晚期的風格或是犍陀羅遺風。

早期佛教當中是沒有菩薩的,直到了公元前一世紀大乘佛教的出現,才逐漸有了菩薩的概念。菩薩為菩提薩埵的略稱,梵文音譯。意譯為覺有情、道眾生,也以為大士、高士等。

菩薩是在大乘佛教形成時期產生的,是指以佛灋覺悟眾生,並以最終成佛為實踐目的的修行者。


佛坐像

公元4世紀   淺黃色砂岩  高30釐米

現藏印度北方邦勒克瑙邦立博物館
這件佛坐像,高肉髻、螺狀髮髻,方圓面形、兩眼圓睜、下嘴唇較厚;身穿通肩袈裟,樣式為犍陀羅風格,雖然衣紋依舊厚重但是袈裟薄衣貼體的風格有別于犍陀羅袈裟的繁複厚重;

右手施無畏印、掌心有一圓輪,左臂已殘,腿結跏趺坐坐于一個矩形台座上。台座中央是一個手施禪定印的坐佛,坐佛兩側各站立兩人,最外端各有一站立的獅子。

這件造像製作於公元四世紀,帶有比較明顯的貴霜時期秣菟羅風格晚期(約公元120-320)的特征:

具有印度本土人相貌特點的兩眼圓睜、螺狀髮髻、身著通肩袈裟。

這件佛坐像,是貴霜時期秣菟羅風格晚期向笈多時期秣菟羅風格過度的一件作品。


佛立像

公元4世紀晚期-5世紀早期

紅色砂岩    高149釐米

現藏印度北方邦勒克瑙邦立博物館
這件造像雕刻與公元四世紀末到五世紀初的時間里,而這段時間恰恰是笈多時期秣菟羅風格趨於成熟的時期。

在這件造像上,其風格特征非常的明顯。圓柱形肉髻、螺發;臉型依然是圓形,這是貴霜時期秣菟羅風格的遺風,但是雙眼已由貴霜時期的圓睜變為微閉;

袈裟基本上為通肩袈裟,表現手灋則向貴霜時期的薄衣貼體回歸,逐漸的擺脫了自公元3世紀末受犍陀羅風格的影響;衣紋則在這一時期出現了新的表現手灋-仿泥條貼塑灋。

幾百年間,神像的具體組成部分—體態、手勢、法器、服裝、雕塑底座、裝飾元素,這些元素在印度教的圖像中,被嚴格的遵守,以便創造出符合神話傳說和民間信仰的神像。

而在佛教造像中,隨著時代的變遷、新思想的產生,這些元素會出現新的變化。

但由於造像是由諸多元素組合而成,所以會出現各元素變化的程度、時間不一致的現象,這一現象,在我國佛造像風格的演變過程中體現的更為明顯。
梵天東土  並蒂蓮花(一)-引言


    关注 筆架山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