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通微课堂】第七十三课:龙涎香

 

龙涎香是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其味甘、气腥、性涩,具有行气活血、散结止痛、利水通淋、理气化痰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等症。龙涎香系各类动物香药中最名贵的一种,极为难得。...

龙涎香是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其味甘、气腥、性涩,具有行气活血、散结止痛、利水通淋、理气化痰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等症。龙涎香系各类动物香药中最名贵的一种,极为难得。
世界上最早发现龙涎香的国家,是古代中国。汉代,渔民在海里捞到一些从几公斤到几十公斤不等,灰白色清香四溢的蜡状漂流物,这就是经过多年自然变性的成品熟化龙涎香。当时的一些官员,收购后当作宝物贡献给皇上,在宫廷里用作香料,或作为药物。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宝物,请教宫中的“化学家”炼丹术士鉴定,他们认为这是海里的“龙”在睡觉时流出的口水,滴到海水中凝固起来,经过天长日久,成了“龙涎香”。
没有熟化的龙涎香,有一股强烈的腥臭味,经日光久晒和海水的多年淘洗后,却能发出持久的香气,是高档香水必不可少的定香剂。年久熟化的龙涎香点燃时更是香气四溢,比麝香还香。
而且,龙涎香挥发及其缓慢,留香时间甚长,其他任何一种香药都无法与之相比,在西方龙涎香有着“与日月共存”之美誉。因而,龙涎也往往用来和香,使得整体香气得到增益并令香气更为持久。并且龙涎香的烟气具有很强的聚合性,古人谓之“翠烟浮空,结而不散”,很具有观赏品味的乐趣。
傅京亮

我国国宝级香学泰斗

中国香文化研究著名学者,香文化研究奠基人,我国唯一的和香大家。

出身书香门第,传统文化世家,从小就熏染于书斋的琴棋书画的氛围之中,国学根基深厚,香学与中医学造诣尤深。于承续家学之外,多年研习中国书画、雕塑以及中西方文化比较等学科,皆有相当深厚的造诣。

香,物虽微而位贵,它是中华文化无形的脉搏。

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命题,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折射出华夏文明的灿烂光辉。


    关注 慧通香堂总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