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型,听郎朗启蒙老师怎么说?

 

原来郎朗手型也“不规范”~...





器乐|钢琴|声乐|民乐

合唱|教育|赏析

START



手型,可谓老生常谈。

哆哆也曾是一名因为手型问题挨打的宝宝~

如今在和琴童家长交流时,

发现即使过了这么多年

这个疑难杂症仍困扰着一批又一批陪练父母。

塌指、折指、关节凹陷、手指粘连,

这些家长眼中的“大雷区”,

真的那么“不可触碰”吗?

今天我们来听听专家们怎么说。


“一代钢琴宗师”霍洛维茨的手型就是出了名的“张牙舞爪”!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曾这样评价他:世界上最伟大的钢琴家霍洛维兹佝偻着腰、屈着的手臂、勾着的小指、下塌的掌指关节,从“正规”的钢琴教学来看,都是“很不正规”的。
从郎朗童年练琴照片也不难看出,

他的手型也在所谓“不规范”的行列中。
周海宏教授与朗朗启蒙老师朱雅芬教授谈朗朗的手型






如此两位钢琴大家,

手型却没有“握住鸡蛋”,

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认真想想,规范手型的初衷是为了什么。我们想让孩子拥有正确的指法、提高练习的效率、弹出漂亮的音色、把握音乐的风格。而在过程中,手型只是一种“工具”,一种“现象”,而非一种“方法”!手型不应该作为一个目标去追求,并非好手型成就好琴童,这是舍本逐末。如果在过分要求特定手型的过程中,使孩子僵硬、紧张,那么弹出的音色自然是缺少弹力、匮乏生命力的。试想,我们企图培养出优秀的钢琴家,还是手型规范的打字员?

其次,手型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在演奏过程中经常需要根据你要的音色来改变触键方式。在弹奏古典作品,颗粒性强的曲子也许手指立起来一些,触键面小些,而弹浪漫派作品,尤其是歌唱性,手指必须放平一些要用手指的肉肚部份,把重量转移好,才能弹出优美如歌的声音。

周广仁先生曾说:“手型并不是要摆一个好看的样子,不是要我们死死“握住鸡蛋”,而是要让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先学会放松,解放手臂,利用自然重量的方法,双手保持自然的拱型支撑。”

孩子学习钢琴,如何能不失兴趣、培养音乐感觉、做好音乐引导才应该是家长和老师关注的重中之重。若过分的迷信所谓“标准”,只关心手型圆不圆、关节凸不凸、手指站得直不直,抹杀了孩子的探索与追逐,那才真是得不偿失!
下方留言区,欢迎各位家长交流~



    关注 中国少儿音乐培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