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词汇:原自恋,次自恋

 

原自恋,次自恋法:narcissismeprimaire,marcissismesecondaire德...

原自恋,次自恋
法:narcissisme primaire,marcissisme secondaire
德:primärer Narzissmus, sekundärer Narzissmus
英:primary narcissism, secondary narcissism


原自恋指儿童将他所有力比多投资在自己身上的一种早发性状态。次自恋指力比多从对象投资上撤回,回转至“自我”。

这些词汇在精神分析文献、甚至在佛洛伊德自己的著作中,词义极为分歧,这使得无法为之给予一个比我们所提议的更为精确的单义定义。

1.比起原自恋,次自恋的说法引出的难题较少。佛洛伊德从《自恋导论》起,就用次自恋来指称一些状态,如精神分裂型自恋:“因此由对象投资的纳入所造成的自恋,我们将认为它是次级的,它建立在被许多影响所遮蔽的原自恋上”。对佛洛伊德而言,次自恋所指称的,不仅是退转的某些极端状态;它同时也是主体的一个恒常结构:a)就经济论的层次,对象投资并未解消自我投资,反之,这两种投资之间存在一种确实的能量平衡;b)就拓扑论的层次,自我理想代表一种从未被放弃的自恋形成(物)。

2.原自恋的概念因论者不同而有极大的差异。此处的问题在于定义一个假设性的儿童力比多阶段,而各种繁复的分歧则在于对此种状态的描述,其时序处境,以及,对某些论者而言,其存在本身。

在佛洛伊德的著作中,原自恋一般而言指称最早的自恋,在选择外在对象以前将自己当作是爱恋对象的儿童自恋。此种状态对应于儿童相信其思维的全能。

关于此种状态的确切构成时间,佛洛伊德的著作中就有不同说法。在1910到15年这段期间的著作中,该阶段被置于原始自体情欲与对象爱恋这两个阶段之间,它似乎与主体——一个自我——的最初统一的显现同一个时期。之后,随着第二拓扑论的推研,佛洛伊德将原自恋一词更确切地用来意指甚至早于自我构成之前生命的一种最初状态,而子宫内的生命则为其原型。自体情欲与自恋的区别因此被取消。就拓扑论的观点,很难看出在所谓这样的原自恋中被投资的究竟为何。

原自恋的这个最后词义,直到今天在精神分析思想中广为盛行,这导致争论之意涵与重要性的局限:不论人们接受或拒绝这个概念,他们始终用它来指称一个严格来说“无对象的”、或至少是“未分化的”状态,主体与外在世界之间并没有断裂。

关于此种自恋的构思,可能会有两类的反对意见:

——就术语的层次,这个词义忽视了在自恋一词的字源中所假设指称的一种自己的影像、一种镜像关系。此外,我们也觉得“原自恋”一词不适合用来指称一个被描述为无对象的阶段。

——就事实的层面:此阶段的存在十分可议,某些论者认为,对象关系,一种“原对象爱恋”从一开始便出现在婴儿身上,以致于原自恋的概念——被理解为子宫外生命的最早无对象时期——被他们视为神话而拒绝使用。对梅兰尼•克莱茵(Melanie Klein)而言,不能用自恋阶段一词,因为对象关系从一开始便已竖立;只能说自恋“状态”,它被定义为某种力比多的回转至内在化对象上。

根据这些评论,我们觉得似乎可理解当初佛洛伊德重新采用艾利斯(Havelcok Ellis)在病理学中所提出的自恋概念时抱持的意图,他将之扩展,直到使之变成是从部分欲力的无序、自体情欲式的运作,到对象选择的此一演化过程中的一个必要阶段。似乎没有任何理由不应以原自恋一词用来指称一早发时期,或奠基时刻,其特征为自我的最初轮廓与自我被力比多投资两者的同时显现;但这既不意味这最初自恋是人类的最初状态,也不表示,就经济论的观点而言,此种自爱之主导性排除所有的对象投资(见:自恋)。

 精神分析词汇

自恋 narcissism

阉割情结 castration complex

传播心理知识 倡导心理观念
关键词:自杀 | 公开课 | 咨询师 | 为人父母
课程推荐


    关注 心理学空间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