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中国最神秘村庄“地坑院”全记录

 



2016年10月28日,中原网络达人走遍河南 — 发现三门峡生态之美采风活动,走进三门峡。

中原网络达人联谊会成员一行二十余人,在中原网络达人联谊会三门峡分会会长“好望角”陪同下来到了这座令国内外游人叹为观止的民间建筑奇迹 — “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地坑院。



为使国内外游人更全面了解地坑院这一独有的建筑到式,近年来,三门峡市陕州区委、区政府遵循“保护先行、协调开发、注重品牌、永续利用”的地坑院文化旅游开发理念。



大手笔策划,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开发,突出建设重点,配套整体推进,有序健康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文物古迹保护、文化旅游开发并重的新路子,让具有4000多年历史的这一古老而奇特的民居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下面我们就将今年“五一"才开园迎宾的陕州地坑院文化景区向大家做一展示。



目前向游人展示的陕州地坑院景区有22座相互贯通的地坑院组成,分别有民居院、婚俗院、地坑院营造技艺院、剪纸院、澄泥砚院、纺织院、捶草印花院、人民公社院、曲艺院、电影放映院等,每一座地坑院都有一个主题,每一地坑院内配有与主题相应的展演,令人陶醉。



地坑院窑顶上的地面,有茅草凉亭、五谷丰登墙、马车被装点上谷穗、玉米、辣椒等,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丰收图,将古陕州的农耕文明展现得淋漓尽致。现在我们就走起一起看看去吧!



地坑院这种古老的汉族建筑形式。是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深坑,深约6、7米,然后在坑的四壁挖若干孔窑洞,其中一孔窑洞内有一条斜坡通道拐个弧形直角通向地面,是人们出行的门洞。



地坑院与地面的四周砌一圈青砖青瓦檐,用于排雨水,房檐上砌高30~50厘米的拦马墙,在通往坑底的通道四周同样也有这样的拦马墙,这些矮墙一是为了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二是为了人们在地面劳作活动和儿童的安全所设,三是建筑装饰需要,使整个地坑院看起来美观协调。



人住在坑里,排水问题自然是第一大事。为此,他们在地坑院中间下挖了深4~5米的旱井、俗称渗坑,专门用来聚集和渗进入坑内的雨水。地坑院与通往地面的通道旁有一口深水井,加一把辘轳用于解决人畜吃水问题。



地坑院内各个窑洞分为主窑、客窑、厨窑、牲口窑、茅厕、门洞窑等功用,按照主窑所处方位不同称之为“东震宅”、“西兑宅”、“南离宅”、“北坎宅”几种。这说明建造地坑院同样受到汉族传统文化八卦的影响,老百姓依“风水流脉”来确定院子主方向的朝向。



新修建的陕州地坑院景区(北营景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县城南部的张汴塬上,是春秋时期周召分陕而治的界碑所在地。距三门峡市区11公里,距陕县县城5公里。郑西高铁专线、陇海铁路、310国道、209国道、连霍高速公路、318省道傍景区而过,与高阳山温泉休闲度假区毗邻,交通极为便利。



整个陕州地坑院北营景区现存地坑院100余座是地坑院旅游的最佳景区,该项目分为生态观光区、核心游览区和休闲度假区三大板块。



在民俗文化传承方面,主要对遗存的地坑院进行保护和整修,建设民俗文化园,集中表现古院落的历史演变,展示豫西地区的民俗风尚和传统技艺,供游客游览参观;



在窑洞文化发展方面,建设“中华大院”、“易苑”地下窑洞宾馆,建设圆形、方形和多边形的会议中心、管理中心和餐饮中心,全方位地满足游客需求;



在餐饮购物方面,百味巷主要经营各色经典小吃,满足游客品味饮食文化和购物的需要;



在旅游观光方面,建设休闲广场、观光塔、观光城堡,为游客登高望远,远眺黄河雄姿、三门峡市和陕县县城面貌,近看黄土高原地貌、地坑院民俗文化园群提供方便。





























































原生态地坑院展示

















百味巷美食

















文/图:好望角


    关注 魅力陕州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