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飞飞 & 罗旦|Golden Times

 

夏飞飞&罗旦|GoldenTimes...

Golden Times
黄金时代
策展人:段少锋
艺术家:夏飞飞/罗旦
展览时间:2016/11/06-2017/01/06
展览地点:山东省青岛市海尔路与香港路交汇处利群广场点匠美术馆


最早见到夏飞飞的雕塑是在美院的毕业展,印象深刻,首先是形式上本身很完整,她借用了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的经典图式,然后转变成一个消费现场,消费和自由的关系,消费和战争的关系,夏飞飞的雕塑中臃肿的女人人很幽默和我们对于《自由引导人民》之间这样一个严肃的样式产生了一种不和谐,造成了一种怪诞的效果,这组雕塑后来我再未见过却一直记住了,今年我认识了夏飞飞,并且把她这些雕塑再次挖掘出来,借助一个展览的机会呈现给大家。夏飞飞的雕塑有一种漫画的效果,含混不清的是幽默和荒诞,这两者其实在一起的结果就是有些狂欢的效果,我很早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关于狂欢其实也是一种对自己的伤害,夏飞飞的雕塑要表达的对于消费的现场背后是她对于消费主义的批判。

与夏飞飞作品中的女人体的不一样,罗旦的作品中的胖女人的形象是他对于形体和线头以及构图趣味的呈现,是罗旦一个偶然的观察导致的结果,罗旦的毕业创作同样在美院的毕业展上惹人注目。与夏飞飞的雕塑不同,罗旦的雕塑营造出来的是一种安静的氛围。罗旦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人体的艺术家,在他的这系列作品中把自己过去几年的学院训练和自己的创作经验完整的体现出来。

在认识他们之前,我一度认为夏飞飞的作品是一位男性的作品,而罗旦的作品其实是一位女性艺术家的作品,这可能也是一个有趣的事情。

将罗旦和夏飞飞代表着截然相反两种态度的雕塑放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希望在这个展览完整的出现在展厅中的时候出现连我们都没有想到的效果。
夏飞飞:我只是再现了某种情景下人的状态


段少锋:策展人、媒体人
夏飞飞:艺术家
问:段少锋
答:夏飞飞
问:别人都说春秋两季容易抑郁,抑郁症的高发期,最近很多人很多事导致抑郁症成了大家一个讨论的问题,你觉得你抑郁吗?

答:这么文艺!我前段时间还真做了个类似的测试,结果是严重抑郁。

问:我没见过你你,也不知道你什么状态,我挺好奇你平时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抑郁了?有什么体现吗?

答:最大的焦虑可能是总觉得自己活在别人的凝视中,又害怕被忽略,就像为什么发朋友圈,是一种存在感也是一种恐惧。

问:这好像是大多数人都会面对的问题,我们活在别人的世界,可能关照自己的事情时间有点少,我觉得这是城市病吧,你遇到这种抑郁怎么去调整呢?

答:我觉得这个没法调整,只能去适应吧,就像看鬼片,自己闭上眼其实是最恐惧的,真睁眼看了也就没什么了。越感觉被注视越把自己摊看来,可能也没有什么了吧。

问:我最早见你的创作是毕业展了,现在毕业了有一段时间了,这期间主要做什么?

答:嗯,两年了。毕业之后做过一批小尺寸的,最近没有做。在抑郁吧。

问:可是我为什么隐约觉得你不是一个会抑郁的人呢?而且很少人会这样承认。

答:嗯,我还确实有点分裂。有时很疯癫,其实特别内向。就像很多人看到我的雕塑都以为是个男生做的,估计不会想到是个双鱼女子的作品,虽然我并没那么柔弱,疯癫不也是抑郁的一种么。

问:你居然是双鱼座!我以为你是金牛呢。

答:哈哈哈,因为抨击消费社会吗?

问:你毕业创作会为什么会关注批判消费这个问题?

答:其实没有刻意关注,研究生的毕业创作是本科毕业之后的延续。起初做胖子只是因为大学那段时间有点无聊吧,所以挺贪吃的,毕业的时候也不知道能做点什么就做个胖子吧,感觉挺自嘲的。研究生的毕业创作,我自己觉得其实挺沉重的,因为总觉得都上研究生了作品总得”有意义",要深刻。所以我认为肥胖的身体和消费之间的关联,包括对名作的挪用,是我对我们生活的这个“消费社会”挺浅显的解读。批判可能也算不上,因为我就生活在这其中,也没有什么不适应。我只是再现了某种情景下人的状态。

问:为什么会选择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这个经典图式来演变?

答:第一是直觉,我觉得他的这幅画里的“狂热”的气氛跟我当时想表达的东西很接近。再就是我用现代的人物去置换法国大革命的场景,在时间上看可以多一个纬度去解读作品,这在当时看来,比较有深度。

问:这个雕塑当时毕业展我觉得应该很受关注,为什么毕业后就没有再出现过呢?

答:可能因为太大了吧。

问:我到不是从你创作主题,而是你的人物的外在特征让我这么联想的,我甚至于在想你一定是一个个性很强的女生。

答:不能算是个性很强,毕竟美院女生都挺特的。相比之下我还算比较普通吧。我觉得自己也好,作品也好都挺直的,直接算是个性吧。

问:我有点好奇你现实中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了,或者你给别人是一个什么印象了。

答:我觉得自己还挺无聊的,挺世俗的吧。

问:印象里雕塑系的女生都不少女。你一个双鱼座,没法想象。

答:是啊,经常累得把自己都感动哭了,消耗掉自己。

问:什么事儿能感动你?

答:比如专注、全力地做一件事,挺多的。

问:那你做什么事儿会专注全力,一般来讲。

答:做雕塑和做饭。

问:没想到你热爱做饭,改天要去拜访试试了。我自己是不会做饭的,因为日常忙,我觉得在北京能做艺术和做饭都是两个很奢侈的事情,需要有时间。你是一个幸福的人。

答:哈哈哈,我的理想就是当个家庭主妇,当家庭主妇也是挺奢侈的。

附:夏飞飞个人简历:

1987年生于中国山东,200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

参展经历:

2008年: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

草场地EGG画廊《孵》联展

2009年:

PYO画廊《present 2008》联展

2014年:

中央美术学院研展

中央美术学院“研展延展”

“千里之行”展览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全国美院优秀雕塑作品展,山西大同

“透视之眼”-东湖2014青年雕塑家邀请展,深圳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

获奖经历:

2014年: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优秀毕业创作奖

依恋优秀毕业创作奖学金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提名奖
罗旦:我还在节奏的调整阶段
段少锋:策展人、媒体人
罗旦:艺术家
问:段少锋
答:罗旦


问:你毕业展那个大雕塑当时很显眼,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你的作品,我一直觉得应该是个女孩做的作品,昨天我才知道你是个男孩,别人不认识你之前只知道作品也会这样吗?

答:我应该不是男孩了,是男人了吧,哈哈。有这样的情况,不过可能美术馆里那几件小的更容易让大家这么想吧。

问:为什么会毕业创作会关注女性呢?还是和本科时候有些延续?

答:其实我的关注点并不在女性特点上吧,应该更多是从形体和构图的需要出发。就好比我塑造的这些形象头上的那个头发盘成的小圆球,其实就是为了带来形体和轮廓的节奏和趣味,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我可能就不做它了。另外,我觉得对于大多数男性来讲,都会有关注女性的本能吧。我本科做得比较多的是人体习作,60公分的,120公分的,还有就是等人大的,将近3年都是做这个。本科的毕业创作做的是一个肖像,沈从文的肖像。

问:看来你这个创作也是很偶然的结果,这系列的作品毕业后一直也出现,最近有没有做新的尝试,除了这系列的形象?

答:实际上,毕业展上的那几件是这个系列的一部分,由于时间问题,计划的另外几件没完成,毕业到现在也是在继续在完成,丰富这一系列的作品。希望在最近一段时间能大体完成这系列,然后有个完整的呈现。关于新的系列,这也是经常被问到的问题。目前没有明确的计划和方向,毕竟还是需要时间沉淀一些感受,但心里还是有根弦时刻绷着。

问:毕业后你面临的困境你觉得是什么?

答:现在总体的感觉就是心里不踏实,伴随一些焦虑和不安,不知道其他朋友是不是这感觉。困境啊,一个层面是来自经济方面的吧,毕竟房租和作品制作都需要花钱,另一个层面就是自己对艺术这件事的认识和思考,会有些困惑,这应该也是自己焦虑和不安的主要原因吧。怎样使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能一直持续而有力的向前推进,这应该也是大家都面临的问题,只是阶段不一样,有人在困惑,有人在思考,而有人可能找到方法正在尝试。

问:你解决生活问题是通过什么办法?艺术区好像很不稳定,想过离开北京吗?

答:我们这个艺术区是新弄起来的,叫罗马湖第七艺术区,在罗马湖这边,说是三五年内不会拆,但谁知道,谁也保证不了。即使如此,我搬到这儿没几天,后面院马上就多了一个罗马湖第八艺术区,需求量很大,尤其黑桥要拆以后。我觉得现在哪都不稳定吧,不只是艺术区。暂时没想过离开,如果离开,可能就回去长沙吧。你说的生活是指经济来源吗?这个方面主要平常给酒店会所或博物馆做些雕塑和设计,这些统称“活儿”,另还有就是卖点作品吧。

问:做艺术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需要耐力心性,美术学院会形成一个传统,毕业后做艺术是一个荣誉感很强烈的事情,被冠以理想主义色彩,但是可能也是绑架,当你在现实和理想之间纠结的时候,你会怎么看做艺术这个事情?

答:你说的是个选择的问题,怎么选在乎个人,有选择,那便有权衡,有了权衡就有了自己的态度。忠于自己的内心和想法,追求想要的生活,这本就很理想主义了,继不继续做艺术就不那么重要了,对自己的选择认真负责更重要。研三的这一年,应该是我来北京后最奢侈的一年,这一年我基本没有干活挣钱,待在雕塑研究所做雕塑,然后跑步,一直到今年5月份,挺快乐充实的一年。

问:那你父母现在怎么看你的选择和你的作品?

答:应该挺支持的吧,一直都没太反对过,哈哈,作品嘛,我妈觉得挺好的,我爸没看过,哈哈。

问:在美院读书的时候你觉得美院教会你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毕竟呆了八年。

答:知道中央美院是小学六年级的事儿了,初中的模拟考作文题目是给某人的一封信,我当时就写给靳尚谊先生,表达了想考中央美院的愿望和对绘画的理解,只是这封信随试卷收下去后就没有寄出去。后来高中进入艺术班也是想争取更多时间画画考美院,幸运的是后来顺利考上,一呆便是8年,所以对于中央美院,还是挺有感情的。在美院,最好的学习对象就是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他们真诚且执着,对于自己做的事情清楚坚定,从他们身上,我觉得这几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在坚定和执着的同时,如何清楚认识自己,挖掘和改变自己。

问:那现在进入社会了,没想过去上班吗?

答:毕业前就纠结过吧,有合适的去也可以啊,哈哈。

问:生存环境变了,创作的状态和在美院肯定也不一样,学院内肯定还是稳定,而去了艺术区更野生,所以我觉得接下来你的创作也会不一样,这还是得看毕业后在生活里有没有你特别关注的点?

答:离开学校后和在美院肯定会有很多差别,不过我觉得不用过于在意这种状态的差异,毕竟换了环境到哪都需要适应和改变,放松一点,调整节奏,大部分人应该能缓过来。

问:你现在新的关注点是什么?

答:我应该还在节奏的调整阶段。

附:罗旦个人简历:

1990年生于湖南长沙,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获得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获得硕士学位。

主要获奖与收藏:

2011年:

《慈》获中央美院年度优秀创作二等奖

2012年

《诗人徐志摩》获中央美院“足迹青春“主题创作展一等奖

2013年

《沈从文肖像》获中央美院优秀毕业创作三等奖

2016年:

《平衡系列》    获中央美院”衣恋优秀创作奖“

作品《诗人徐志摩》被长沙力美术馆收藏

作品《平衡系列》被上海普陀区政府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主题创作经历:

2013年:

设计创作北京市植物园”一二九“运动纪念广场主体浮雕《青年服务国家》

参与复制《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工作

2015年:

参与北京工人文化宫主办的”为劳模塑像“创作活动

参展经历:

2014年:

”理想之光“青年艺术家邀请展(力美术馆,长沙)

2015年:

”共振“——第四届中央美院研究生创作展(炎黄艺术馆,北京)

2016年:

第十二届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国家会议中心,北京)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获奖及入围作品展”  (中国雕塑博物馆,山西大同)

“同行”八位青年雕塑家联展(万荷花美术馆,北京)


    关注 新青年艺术沙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