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地下室手记之二:布鲁克纳第七交响乐

 

在空旷里,才能看见这个世纪的喧嚣与荒凉;在空旷里,才能回望半生的嬉笑怒骂:了无遗憾、已成过往。...





布鲁克纳直到四十多岁才开始写交响乐,大器晚成。直到《第七交响乐》首演,才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此时他已年藉花甲。《第七交响乐》首演指挥是尼基什,现代指挥史上的开山鼻祖。尼基什当时已负盛名,他对布鲁克纳的推崇,是布鲁克纳成名的助力之一。虽然《第八交响乐》被认为是布鲁克纳作品的集大成,第七和第四却更脍炙人口、演奏频仍。

布鲁克纳早年擅长管风琴作曲,于是把管风琴那种余音袅袅化作弦乐颤音,绵延不绝因此巴伦博依姆曾经说小提琴手演奏布鲁克纳很累。《第七交响乐》尤多震颤,构成悠远、宁静而有些悲伤的背景。

据说布鲁克纳在创作中得知他最崇敬的瓦格纳病重,预感其不久人世,遂将第二乐章写成瓦格纳的挽歌,并为此专门引进四只瓦格纳号。这一乐章几可称布鲁克纳最著名作品, 曾经在他本人的葬礼上演奏,。1945年5月1日德国国家电台宣布希特勒死讯时,播放的也是由富特文格勒指挥的这一乐章。

希特勒酷爱古典音乐,尤尊瓦格纳、贝多芬、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斯大林也爱好古典音乐,所以普罗科菲耶夫才能颤颤巍巍地活到和斯大林同一天去世。

维特根斯坦对瓦格纳和勃拉姆斯都薄有微词,更不喜马勒,却赞叹布鲁克纳,说他作曲仅凭对声音的想象,整个乐队已经在其脑海中。有趣的是,这位极其抽象的哲学家对勃拉姆斯的批评是其音乐太抽象。的确,布鲁克纳的第七充分表现出富于立体感、波涛连绵、汪洋恣肆的特色。

第七交响乐的版本众多,荷尔莱泽的很不著名,但我喜欢他直接质朴的演绎。富特文格勒1951年4月23日在开罗的音乐会录音却是非常著名,因为是现场,录音质量不免要打折扣,动感与舒展感则非常出色。

这是一个寂静的周末夜晚,在地下室独酌,布鲁克纳的巨制,要宏大的音量才能够听到渐行渐远的空旷。在空旷里,才能看见这个世纪的喧嚣与荒凉;在空旷里,才能回望半生的嬉笑怒骂:了无遗憾、已成过往。


    关注 诗意与记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