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70 阿凡纳西耶夫 意料之中

 

昨天去听了阿凡纳西耶夫在上海的钢琴独奏会,整个过程有点波澜吧,不过还算圆满,和大家分享。...



昨天去听了阿凡纳西耶夫在上海的钢琴独奏会,整个过程有点波澜吧,不过还算圆满,和大家分享。

阿凡纳西耶夫这一场音乐会主题是“我是贝多芬”,演奏了贝多芬第八,第十四,第二十三这三首可谓是贝多芬最有名的钢琴奏鸣曲。虽然我算不上阿凡纳西耶夫多么忠诚的粉丝,但是我觉得就凭着敢这么选曲的勇气,就值得一听。加上他师从吉列尔斯,所以技巧和深度上也都不会让你失望的。之前听他演奏的op111,我记得给出的评价是把曲子进行了解构,整个气度比较悠远清净,这也在这次的聆听过程中得到了印证。当然我当时也觉得他和吉列尔斯等老一辈大师在气度上还是有差距,这次感受的也很明显。

这次去听,因为时间没有太控制好,迟了几分钟,所以第一首“悲怆”就只好在音乐厅外面看着直播听了:
很可惜没有听到开头那几个强音,不过凭着我对阿凡纳西耶夫演奏的推测,大概在气势上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从悲怆的第一乐章开始,就很明显的可以感受到阿凡纳西耶夫在拉扯音乐结构上做出的努力。所有的停顿,他都停顿的非常完整,非常明显。这让曲子的整体进程很明显的放缓了下来,让你有更多的精力着眼于音乐里那些你可能平常不那么容易注意到的内容。在这一点上我想到的是切利比达克的指挥,不过阿凡纳西耶夫比起切利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因为切利在拉扯音乐的同时,让交响乐团发出了更丰富饱满的音响,他的停顿听得多了,就觉得有点生硬了。“悲怆”的慢乐章这个感受尤其明显,因为停顿的甚至有点扎耳,让人觉得刻意的过了头。本来就比较慢的速度经过这样的处理让人觉得不够流畅。第三乐章再次回归快板之后,这种略显卡顿的感觉就反而显得比较游刃有余,让人觉得比较舒服了。

然后终于走进音乐厅开始听“月光”。阿凡纳西耶夫在访谈中就强调过这首曲子那种在时间长河中稳定的不变性的重要,他的演奏也确实在突出这个。第一乐章在他的这个目的下,音符的时值都控制的精准无比,强弱也都变的非常统一,反而让这首曲子明显的不够美,不够有生机。让我想到古尔德在莫扎特演奏上突出真而放弃了相对美的一面。可是阿凡纳西耶夫的真,让人觉得实在是有点刻意,所以真诚里反而有几分做作。如果去听我之前分享的霍洛维茨,就会发现对于不变的强调是融合在富于美感的变化之中的。“月光”的第二乐章,是非常活泼富有弹性的。这个乐章暴露了阿凡纳西耶夫的一个问题,就是触键比较慢。在乐曲弹跳之际,那个本应该从指间蹦出来的音符总是有一种被压缩的感觉,音色没有球体的圆润感觉,而是压得扁扁的(所以李帕蒂的琴声才那么宝贵)。不过这个乐章不停的跳跃,听着阿凡纳西耶夫的带点迟钝的触键,反而让人感受到一股童趣,很是可爱,这大概是听他这场演奏里感受到的最真诚的一个瞬间了。第三乐章,还是停顿停顿停顿,但是这种感觉,尤其是在让人耳熟能详到不行的乐曲结尾,就让人觉得矫饰。偶尔一用,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停的用,就不是这个味道了。

为了赶回去的高铁,下半场的“热情”就无缘聆听了。不过阿凡纳西耶夫的专辑“我是贝多芬”里面收录的就是这三首作品,之后找到了听到了之后,再和大家分享。

看似我一直在说他的演绎如何让我没那么满意,不过真的让人完全满意的演奏是不存在的;我把阿凡纳西耶夫和霍洛维茨,吉列尔斯直接进行相比,就说明了我对他的态度吧:虽然演奏称不上完美,但是对我的启发非常丰富。这一次的聆听,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最后要说的是,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整个厅的音效比国家大剧院还是明显好一些,尤其是低音会清澈不少。然后音乐厅很有设计感,让人觉得可以有点亲切。

每周一篇,每次逾千字,深挖内心,音乐能超越时空。

我的微信号是Divine-Demon,您也可以添加我为好友。方便您和我交流。

每周一篇较长的音乐随感,每天一首有趣的音乐作品,和您分享我的生活。

如果您喜欢这个公众账号,希望您把它告诉您的朋友,谢谢。

添加方法:在公众账号搜索中搜索“古典音乐分享”或者在添加好友中添加“Classical-Mu”。


    关注 古典音乐分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