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一去 千里之外……

 

寻找重庆的三晋子弟兵!...





历史,文化,考古,收藏;

民俗,古建,风土,文章。

我们相信:

每一个离家的游子,

总会在寂然安静的时候,

回忆起家乡的亲人饭菜,

一遍一遍默念他们的名字……

梦里路过打谷场,田里野里菜花黄……



1937年日军涌入中国。

在山西战场,大批中央军、川军、西北军从各地源源不断开来,与晋绥军一起固守。此时的中国抗战,已经不是各守一省,而是整个民族的滚滚洪流。

同时,大批的三晋子弟也开赴全国战场,与日军展开争夺。吾血吾土乃是祖宗所基,分毫不让。

谢谢!正是你们的身膏血沃,才使今日的中国灼灼其华!



2013年初秋的一个午后,我们在重庆沙坪坝区一座老式的居民楼下遇到了一位老人。他安静的坐在椅子上,双腿并拢,脚下堆积着厚厚的落叶,金色的阳光洒满了全身。他用浓重的山西口音和我们说:

还是咱山西的牛肉好吃,都是黄牛肉,我咬得动。四川这个地方水牛多,肉太硬,不惯、吃不惯。

说罢哈哈大笑。



这位老人叫曹廷明,生于1914年农历二月二十二日,山西大同灵丘县温东堡村人。他的老家是一个靠近大山的村子,长城从山间蜿蜒而过。

1936年22岁的他为了替家里还债,通过兵贩“卖兵”把自己卖了83块银元,被编入国民革命军29军38师独立26旅225团。

问:“把自己卖了?”

答:“一来家里没钱,需要还债,受人欺负,二来小时候天天闹兵灾,今天这个司令来,明天那个司令走,打几天就散了,我还能回家”。

但是,这一次不同于军阀混战,东洋入侵,浴血八年。

这一次他走了再也没能回来,整整八十年,留给家里的只有那83块银元。

1938年曹廷明参加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在茶芽山与日军作战时被弹片击中身负重伤,治疗近一年以后,调入第33集团军警卫营,做了张自忠将军的一名侍卫。

张自忠,字荩臣,山东人,曾任33集团军总司令,参加徐州、武汉、随枣战役,1940年牺牲在湖北南瓜店。张将军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牺牲的最高将领。





1940年4月15日,老河口第五战区司令部会议室门前,枣宜会战军事会议将领合影。左起:吴仲直、高永年、刘汝明、王鸿韶、郭忏、汤恩伯、孙连仲、李宗仁、张自忠、黄琪翔、韦永成。两年前,他们指挥了台儿庄大捷。一个月后,张自忠将军殉国。

“我到死也忘不了司令。”

100岁的曹廷明沉默良久,从牙齿里吐出几个字来。有一次,晚上我给司令站岗,大家饥饿难耐,我们警卫营长官去司令的厨房偷了一笼包子给大伙吃,开始我不敢吃,后来他们都吃,我也吃了两个。

包子丢了,不一会司令的厨师跑出来大骂,惊动了司令,他出来问明情况,对厨师说:“吃就吃了,再下点面条吧……”

曹老接着说最后一次见到司令正逢部队转移,我奉命背着司令的两箱书,一路颠簸、人困马乏,我又担心书落到日本人手里,于是我背开队伍亲手把他的书点了一把火烧了个精光,然后快速归队。

回到队伍后我才知道总司令已经牺牲了,我就坐在他的棺材前哭啊、哭啊,我觉得对不起他。那个时候身上轻了,可是心头却背上了永远的愧疚,重若千斤。

1941年,曹廷明编入59军特务营,后转至暂编53师搜索连等处,直至抗战胜利。后来,张自忠将军遗体葬于重庆北碚梅花山。





几十年来,每年清明和5月16日将军祭日,曹廷明都要去祭拜,风雨无阻。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距离曹廷明家不远处,是一条大江。嘉陵江环绕重庆城区,于朝天门汇入长江,最终流向大海,找到了它的归宿。

重庆距离山西近2000公里,飞机两小时,而当年的矫健如今的蹒跚,这条回家的路曹廷明却等了许久,将近了八十年。

2015年6月,102岁的曹廷明要回家了。在重庆、山西两地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的帮助下,他从长江边重回了长城下,回到了温东堡村这个百年前他出生的地方,看着田里一个个坟堆,当年的伙伴和亲人已经遍寻无踪。回到家乡的老院子、曾经玩耍过的戏台、住上了火炕、吃上了烩菜,少小离家老大回,老人泪流满面。











抗战八年,成功成仁。有的人为这些来到山西,有的人为这些离开山西。胜利回家成为每个人的奢望,可知人生如寄,回来的是身体,牵挂却在他乡萦绕一生。

今天,不能代表却努力带着山西三千多万父老乡亲的敬意和能咬得动的老家牛肉,我们将再赴重庆,探望这位老人、三晋的游子、我们的父老乡亲!



感谢重庆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

感谢山西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团队。


    关注 晋行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曹廷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