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生最大的痛苦

 

直面人生最大的痛苦——哀伤,你若做到了,就能在更高层次上感受到生命的如此美好...

请点击上方蓝字“写心”予以关注,谢谢!


 


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至爱至亲的人离去。

那种痛苦称为什么?

——哀伤。

对哀伤,你了解多少?

我们对生命的诞生总是欢呼雀跃,然而对于人生终点和离去的那些事却不愿意了解或者了解得很少。甚至此时,你是不是也不想继续把这文章看下去了吧。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每个成年人都知道:死亡是必然的——每个人都会死;死亡是不可逆的——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一去不回头;死亡是失去功能性的——所有身体及心理功能都会随着死亡而停止运作。但我们从来都不愿意去面对,我们都想回避它。

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死亡”是社会的禁忌。一提到死亡,就会令人联想到分离、孤单、无奈、恐惧。我们把死亡看作是生命的敌人。虽然我们知道它,但却不敢去深入了解它、探索它,以至我们对死亡产生了一种神秘感。

还有,我们都爱着我们的家人、亲人、朋友,爱这个世界。我们都害怕离开他们,离开这个世界。害怕的事情,往往就会不自觉地去回避它。

结果呢?

当我们至爱的亲人离去,我们突然觉得这是如此的决绝、不可逆转,这种状况让我们痛苦不堪。

大多数人,藉由时间去淡忘、藉由成长而适应。然而,丧亲者中大约有15%的人需要心理帮助。若是孩子,当他们的哀伤无法觉察、无法表达时,心灵将会受创,学习会变得无法集中注意力,人际关系也变得孤立,情绪变得不稳定,忧伤、失望、恐惧、愤怒,甚至攻击自己或别人。

记得一位初中住校的孩子正值中考,妈妈突发重病逝去。为了使孩子平静地参加高考,家里人没有把这一切告诉他。中考结束后,这孩子考上了重点高中,但他却选择离开学校、离开家,到外地打工。我见到他时,他仍处在一种解离的状态。

由于我们对失丧、对哀伤采取回避的态度,结果呢?

当朋友、同事离我们而去,我们不知道如何去面对朋友、同事的家人。我常常接到朋友、同事、同学的电话问我,去看望时该说什么?该做什么?该如何帮助他们?尽管我们都想伸出帮助之手,却感到自己是如此的无力,无法帮助丧亲者走出那条幽谷之路。

还有,更重要的是——当自己至爱亲人离开时,我们除了会处理事务性的事情外,却不懂得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情感。更多的人认为把这种痛苦埋藏在心里就可以了。然而,眼泪并不会消失,悲伤也不会就此殆尽,而是滞留在我们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成为一个未完成事件。甚至,那些改变生命体验的丧失、哀伤会大大动摇生者的人性,粉碎生者的生活及其它种种。

记得一位50多岁的先生,十年前他女儿在游泳时溺水身亡。尽管身边还有一个儿子,但从女儿离世后,他的身体就一直有各种不适,慢慢发展到仿佛总有各种疾病,但体检又查不出什么。奇怪的是,他的病总是在夏天发作。于是,每年夏季总有一段时间无法工作。

问自己,我们可以面对人生最大的痛苦吗?

无论社会已经如何进步,我们这个社会仍不能提供一个帮助人们从哀伤中复原的成熟体系和方法;我们这个社会也还没铺开指导人们如何平复哀伤的教育。社会上有许多人搞家庭教育、亲子教育,却很少有人做面对这种重大痛苦的教育。也许,当你未碰到这种痛苦时,也不想去接受这种教育吧。

但深陷哀伤的人们总是渴望从痛苦中解脱,也期盼着重拾快乐的能力。

我是心理咨询师,心理救援、危机干预工作者,在哀伤问题上,请你听我说一说。

当人们经历严重的哀伤反应时,会出现与丧失相关的一系列感受。这些感受常常会让一个人失去控制感,并且在很多层面上受到影响,包括情绪、认知、身体以及灵性。许多人会问:“这种感受正常吗?我会不会疯了?”

我告诉你,这些反应是正常的,并且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一个哀伤心理辅导师会知道,当人的哀伤过度,甚至出现复杂性哀伤时,要处理这些就要完成四个任务:①让哀伤者去接受失落的现实。所以,不要在亲人、孩子面前隐藏某个亲人已经去世的信息。②要去体验丧亲带来的哀伤。所以,不要使用劝导丧亲者“不要哭了”、“痛苦会过去的”这样的表述。体验丧亲带来哀伤是一个较困难的环节,因为无论是感受痛苦或是表达痛苦都是困难的。③适应逝者已经离开这个世界,重新恢复自己的各个社会功能。④开始新的生活,同时找到与逝者保持联结的方式。

完成这四大任务、走出哀伤,应该怎么做?

这个过程大概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与哀伤同在。这时候的状态可以称为:停在那里。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通过独处、自我觉察、自我同情、彻底地哀悼去适应哀伤。做些冥想和祷告、阅读、写情感日记、正念式呼吸、瑜伽和太极,都是很好的方法。

第二阶段:不与哀伤抗争。这时候的状态可以称为:反省。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通过对自己的哀伤情绪保持尊重、信任自己。可以做一些仪式(包括宗教信仰的仪式)、给逝者写信、以逝者的口吻给自己写信、参加一些有支持性的团体活动。

第三阶段:带着哀伤去行动。这个阶段的状态是寻求新意义,目标是采取些有责任的行动。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痛苦、追求善行、为他人提供社会支持、提供社区活动、参加志愿者或义工活动来提升自己。

每个阶段要多长时间,因人而异。

儿童呢?儿童的哀伤怎么处理?

帮助孩子走出哀伤是很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说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了解。不管儿童处在哪个发育阶段,经历哀伤都需要了解死亡的意义。儿童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死亡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孩子会产生罪恶感,认为自己就是父母死亡的原因。千万不要讲类似这样的话:“你妈妈死了对她来说还好些,她受了太多的苦。”这种话只会阻碍孩子思念母亲的悲伤过程。

第二阶段是悲伤。儿童在遭遇亲人去世打击时会产生身体上、情绪上认知以及行为上的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从胃痛、做恶梦、成绩退步,到对朋友敌意等。要知道,这些都是孩子的悲伤反应,不要劝孩子“你要坚强”,这是阻止孩子的悲伤表达。

第三阶段是铭记。藉由点燃蜡烛、写信、画画、种花种树、放汽球等方式,象征性地让儿童表达出他们的悲伤。

第四阶段是向前迈进。儿童不会忘记过世的亲人,他们会将亲人长驻心中。当孩子可以直面去世亲人并表达自己时,孩子就成长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生命是一种天赋。不管人生是长是短、是苦是乐,生而为人即是最珍贵的宝藏。若我们能直面痛苦,探索人生的意义,好好把握每一天,真正地去表达爱,生命中的哀伤和失落对我们而言,就像经历暴风雨,最终能复出平静,回归自然,悠然自在。

让我们直面人生最大的痛苦。你做到了,就能在更高层次上感受到生命的如此美好。

[本文是“写心”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名。谢谢!]


    关注 写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