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校庆专题】一栋老楼和暨大历史系、生物系的往事

 

这是一栋老楼和30年前的暨大历史系、生物系的往事每天路过苏州苑41栋的你,是否知道陈旧老墙下的故事,那段关于...

这是一栋老楼和30年前

暨大历史系、生物系的往事
每天路过苏州苑41栋的你,

是否知道陈旧老墙下的故事,

那段关于历史、关于30年前的暨南的故事。
(今日的苏州苑41栋)
两个月前,

我们在一个酷热的午后辗转良久,

才找到快递员口中的

“新闻社快递点”

那是我们第一次踏进这座“小黄楼”
(昔日的学生宿舍64栋内景)
风行了几万里,你还守在原地


现在的苏州苑41栋
在30年前是学生宿舍64栋
是当年历史系生物系的学生宿舍
也是目前暨大本部唯一留存的老学生宿舍
当年暨大这样黄色外墙的学生宿舍遍布校园各处
时过境迁
“蒙古包”早已拆迁殆尽
大礼堂也换上了新梁,不是熟悉的模样
曾经的严肃的办公楼变成了柔情的艺术学院小白楼
一丝一毫都在一分一秒中被光阴改变
只有64栋任风霜浸透他的绿瓦红砖
安安静静地在那里,守着三十年前的暨南
再次见到你,我止不住的是眼里的笑意
我们辗转找到了30年前住在64栋的校友

文学院历史系1980级的王一舰师兄

听他娓娓道来

30年前的点点滴滴
(文学院历史系1980级的王一舰师兄)
“64栋有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它当年离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特别近,一到下课就特别热闹,同学们去饭堂、运动场都要经过64栋。”

“我们背后当时是护校的宿舍。有时候对面学校有什么事情,一点小小的事儿大家都唯恐天下不乱的跑出来乱吼乱叫瞎起哄。

“当年学校还组织过同学们做早操,其实是挺痛苦的一件事,老早就得起床。那时候班主任一大早就到宿舍里头喊:小家伙们!起床啦!睡懒觉不好哟!
(文学院历史系1978、1979级三位男生合影)


“当时宿舍条件还特别简陋,跟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只有几张木板床,完了有个简单的插座,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当时要是有同学有个小风扇或者一个录音机,就是一个很牛的事情。”
(64栋的走廊似乎不曾变化)


“但那时候的宿舍是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接触起来都比较方便,宿舍楼层门口都是敞开的,有什么很小的事情很快都能被大家折腾起来,瞬间就会在小庭院里沸腾热闹起来。”
(30年前64栋的大院拉一张网就可以办一场比赛)
鲜衣怒马是你,耄耋相约亦是你


“我们甚至不能容许和想象,
没有64栋的暨大在我们心中还能留下一些什么念想”
(文学院历史系1981级毕业了)
1985年毕业的时候,81级历史系和81级生物系在64栋旁边的小足球场踢了一场“告别赛”
约定三十年后两个系的学生再踢一场足球赛
2015年30年之约如期而至
81级历史系校友中年龄最大的已有60余岁
却也毅然上场赴约参赛
场上的耄耋老翁,依旧是记忆中的白衣少年
(30年后依旧是暨大64栋人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我们非常非常幸运我们是唯一一批回去还能回到30年前生活的地方瞻仰的学生,所有的人到了那里都是感慨万分甚至激动的落泪,我本人就是其中的一个。我想64栋不但是我们历史系和生物系校友朝拜的地方,也是所有那个时代的校友回去追踪的地方。希望学校能够把那里能保护好,作为校史的宣传地。”

(歪歪斜斜的字却是64栋不可磨灭的回忆)对于那个时代的同学来说,
64栋,是他们在暨大留下的唯一可寻的痕迹。

如果64栋也被历史风化,那么连思念也无迹可寻。

“我们唯一的夙愿就是为64栋勒誌铭牌,

以励后人仰察,

让今天的暨南人知晓苏州苑41栋的前世今生,

让64栋永远地‘活下去’!”
(文学院历史系1984级三位女同学)
羊城旧楼依旧在,京沪故址寻不得
从1906到2016
从南京金陵薛家巷到广州羊城石牌东,
百年暨南,三度停办,数易其址,
屡经患难,坚韧不拔,颂然治学,弦歌不辍。
金陵微光,真如风骨,建阳童游,
珠水播迁,悠悠暨南,魏然为光。
 
钟山起凤,金陵微光
1906年为“宏教泽而系侨情”,
暨南学堂校址选在南京薛家巷,
金陵之轴,鼓楼之南,经楼之北,
中国华侨教育的摇篮由此诞生。
(微型音乐剧《十载·薪火相传》)
厄于刀兵,真如风骨

1923年国立暨南学校迁校上海真如,

后因日寇入侵迁至租界,纵铁蹄侵踏,不改风骨。

真如暨南,颠簸流离,

外有强敌环饲,内有窘困之厄,不曾倦怠。
(歌伴舞《再铸暨南辉煌》)
尽笳吹弦,安在建阳

1941年12月8日,

暨大上完最后一课后整体南迁福建建阳。

夷狄铁骑,孤岛不复,尽笳吹弦,安在建阳。

复原回沪,举步维艰

1946年暨南大学迁回上海,

受内战影响,受厄于经济之困,发展受限。

时局动荡,风潮迭起,无一日安宁,

虽勉力维持,然而复兴之雄图壮志,终付之流水。


(多少年前又有多少人在这里相爱)

百十载风雨兼程,共四方顿挫播迁,


孜孜矻矻,承儒墨之学,

声教四海,扬华夏之章,

荣辱沉浮不改其风骨,红尘熙攘不减其积蕴,

履百年荣枯,历九州沧桑,

宏教泽而系侨情,言忠信而行笃敬。纵辛亥鼎革,纵日寇侵辱,

纵革命之火燃尽整片华夏大地,

纵春秋代序,旧日少年郎变今日白头翁,

来自长城的祝福不改深情。仿佛又是三十年前的初冬,

记忆里年轻的暨南学子,眼带笑意举着牌子110年,寿诞快乐!
(暨大历史系80/81/82级校友在长城下为校庆送祝福)
筚路蓝缕
涅槃重生
是我暨南
与国无疆

特别鸣谢

部分图片来源:王一舰师兄(1980级历史系)
                      苏苑师姐(1980级历史系)
                          陈丽芳师姐(1982级历史系)


            部分文字来源:校史资料《百年暨南》
歌曲填词人: 邹逸轩(2015级中文系)
                        郑若漩(2015级历史系)
      演唱者: 刘斯雯(2015级历史专业
图|陈冶之、边辑、陈雅雯

文|郑若漩、陈雅雯

责任编辑|陈雅雯、邱飞宇
- END -
感谢您对“暨南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关注,祝愿您猴年时时刻刻都“猴赛雷”






来源:JNU学生代表大会


    关注 暨南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