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紀 丹後紀行

 

去什么地方,看的是一个人的眼界;能够欣赏什么风景,看的是一个人的格局。在我心里,游人和旅人是截然两分的概念。而旅人之大幸,莫过于名胜之所游人寥寥。...

点击上方“坐忘道”可订阅哦!


2016.11.01  摄于日本京都府天桥立
日本國紀



丹後紀行
京都府最北端的天桥立(あまのはしだて、Amanohashidate),乃是赫赫有名的日本三景之一。

在所有中华文明体系的国家中,日本学中国是学的最彻底的,和中国古代文人喜好评选三胜、四大、八景、十二钗之类,日本亦如是。三景之名,早在德川开幕初期就已名扬日本。日本学者林春斋在《日本国事迹考》中写道:“丹后天桥立、陆奥松岛、安艺严岛,为三处奇观”。天桥立所在的宫津市,古代属于山阴道丹后国,明治维新之时废藩置县,归入了京都府。

虽然同在一府治下,但天桥立与京都相去近百公里,加之需翻山越岭,交通并不算便利。因此与其煊赫的名声相比,游人实在是少得很。

从京都出发去天桥立,一般是先坐JR到福知山(ふくちやま、Fukuchiyama),再转坐丹后铁路线到天桥立站。而我选择了一条耗时更长、更曲折的路线,先坐车往西到綾部(あやべ、Ayabe),再从綾部搭慢车到西舞鹤(にしまいづる、Nishimaiduru),从西舞鹤出发,坐丹铁的小火车去往天桥立。

丹铁的小火车,只有一节车厢,开起来很慢,摇摇晃晃的,每一个小站都会停,车停的时候,月台上会响起叮叮当当的铃声,有一种远年的韵味。小火车的年岁应该已经很大了,因为玻璃窗被擦的有点模糊,阳光照进来的时候,有一种奇妙的光晕在车厢里散开来。这趟车是先往西,再往北,再折向西,走之字形。车过丹后神崎站之后,开始折向北,从这里开始,就能很清楚地看见若狭湾湛蓝的海面,波澜不惊,只是海浪撞击在礁石上,会泛起点点的浪花。
2016.11.01  摄于丹后铁道线

火车绕过若狭湾和宫津湾,到达天桥立的时候,已近黄昏。街町很小,可以选择的馆子也不多,可能因为不是饭点的缘故,都很冷清。当地的名物是海鲜,主要是虾(海老)和蛤蜊,做法很简单,做成乌冬或者丼(どん、Donn)。日本乌冬面比较有名的两个的地方一个是讚岐,一个就是近畿。讚岐地方的面比较劲道,近畿地方的面偏软,口感不太一样,但其实差异也并不是很大,这里可能是因为食材新鲜的缘故吧,汤头十分鲜美。
海鲜乌冬,食材为新鲜的宫津花蛤

天桥立是一条长长地沙洲,横亘在宫津湾上。其得名是因为在两岸的山上俯瞰沙洲的时候,如果弯下腰,从两胯间反过来看,会感觉沙洲如同一条直通天上的桥一般。而神话传说中的说法则是日本的创世大神伊邪那岐修了一座天空之桥通向妻子的住所,后来这座桥坠落人间,便成了天桥立。平心而论,其实天桥立与杭州苏堤在形式上是一致的,但后者是人工营造,前者是鬼斧神工。

天桥立之上,遍植虬松,青松白砂是日本最常见的搭配,甚至还有“青松白砂一百选”这样的评选名目。中国的堤,无论是杭州西湖还是北京颐和园,都喜欢栽垂柳,春风十里,弱柳扶风,确实风雅的紧,大抵是因为筑堤大多在湖上,湖面澄澈宁静,风浪不会太大,因此才会有“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感觉;而日本为海岛,海风劲烈,需要松树之刚劲方可得其妙处罢。

观览天桥立之最佳处,在南岸则是飞龙观,在北岸则是伞松。可以鸟瞰。天下之景,有小景有大景。小景如亭台楼阁,非置身其中不得其妙。而大景如长河落日,沧海观澜,不览全局不知其胜。坐山观海,二水中分,看斜阳落日,真乃人间胜事。


点击阅读更多日本游记

日本國紀 | 下野紀行

日本國紀 | 甲斐紀行

日本國紀 | 尾張紀行


    关注 坐忘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