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哥笔记 一个“准故事爸爸”的下午

 

小恩的那在不同环境中,都能给身边的人带来热情和阳光的能量,但细细又一想,难道小恩本身不就是一道灿烂的阳光吗?...



“故事妈妈”的源来“故事妈妈”起源于宝岛台湾,最初是因为学校老师们校务会议时需要家长的协助,刚开始家长只是在教室里陪伴看顾孩子,慢慢地开始有家长觉得,给孩子一些活动会不会更好些?于是各样的活动安排因应而生,“故事妈妈”活动因此展开。

黄欣雯女士在2005年随家人移居上海,在孩子就读的新虹桥小学校长的邀请下展开了上海故事妈妈的工作。2009年2月成立故事妈妈工作室,以"慈爱的陪伴,丰富孩子的心田;认真的榜样,激励孩子的心志"为宗旨,并以爱和尊重为出发,通过生动感人的故事绘本以及故事妈妈的生命榜样,和孩子一起体认生命的价值;懂得珍惜生命、爱己爱人、热心助人、乐于分享;能够勇敢的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积极地跨越逆境、承担责任,成为一个全面均衡发展的人,可以活出自信、快乐、满足的人生!(上述文字源自《故事妈妈工作室博客》)

(听见乐曲,看见亮光)

故事旅程的开始一直耳闻女儿就读的学校每个月都有一个故事妈妈的下午活动,女儿每到这一天都非常兴奋,这让我这个作爸爸的心里一直在嘀咕,这个“故事妈妈”怎么这么神奇?她到底是谁呢?

得缘于女儿同桌Sofia妈妈(前一篇小巴哥给大家介绍的“钢琴妈妈”,她同时也是一位备受好评的资深故事妈妈哦)的帮忙与推荐,让我有幸得以在周五的下午来到学校,亲历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故事旅程。

当天下午,我非常幸运参加并旁听了一位自2009年开始就在学校当故事妈妈的Jane的课程。

(注:Jane与我同住一个社区,非常热心志愿者工作,育有两个孩子,姐姐目前就读英国某寄宿私校高中,弟弟高女儿一个年级。她的成功育儿经验我会在以后的《巴哥午餐》专栏中,与大家分享。)

当天分享的故事是《小恩的秘密花园》,1998年凯迪克银奖作品,由美国著名童书作家与插画家夫妻档--萨拉.斯图加特和戴维.斯莫尔编绘。



该部作品讲述了原本无忧无虑与爸爸妈妈和奶奶生活在农村的小恩,因为经济大萧条,农庄的产品无人购买,家庭生活陷入了危机。全家人没有办法,只好暂时让小恩去城里投靠开面包房的舅舅。但舅舅一家的生活也不宽裕,天天也为生活的压力而烦恼。小恩孤身一人面对一个动荡的大时代,一个与原来乡下生活迥然不同的环境,一个从未见过的舅舅,她是怎样用自己的乐观和热情,改变了舅舅对自己的态度和为身边的人带来了快乐和希望。故事随着小恩的一封封书信,帮助大家走进了小恩的世界。



课程一开始,Jane就将课前精心抄写并装饰好的12封小恩的书信分发给大家。在同学们走上讲台,声情并茂地一份份书信的读取声中,Jane一边引导大家对每封书信的内容、主人公的心情和当时的故事背景进行了展开和讨论,一边悄悄把小恩每封书信的时间列在白板上面。当所有的同学阅读完书信之后,一个完整的故事时间轴,就清晰的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从第一封信开始到第十四封信与舅舅在车站的离别,



整整一年的时间,大家迅速感受到了小恩与舅舅之间感情的变化。在Jane和风细雨般的讲述中,所有课堂里的人(包括小巴哥)都深深感受到了故事里小恩的那在不同环境中,都能给身边的人带来热情和阳光的能量,但细细又一想,难道小恩本身不就是一道灿烂的阳光吗?



当课间铃声想起之时,同学们自发地起立感谢故事妈妈Jane今天的精彩分享,并纷纷走上前围着Jane分享着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和要求保留故事里”小恩的书信”……

走出教室,Jane也非常兴奋,言谈中,小巴哥深深感受到这种分享所给彼此的愉悦和满足。在随后的故事妈妈的内部分享会议中,各位故事妈妈们又聚集在一起,认真地分享着当天课程的收获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因为各个年级的故事主题不同,当我看到有的妈妈们为了更好的与同学们互动,甚至穿上故事中主角的装扮。更令人感动地是,有一位妈妈因为感冒需要戴口罩,在志愿者工作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情况,她抱病坚持的同时,还温馨地在口罩上描绘上可爱的胡须和鼻子,认真地扮演女巫温妮的黑猫咪……

虽然小巴哥目前只是一个“准故事爸爸”,但这些“故事妈妈”们的志愿者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小哥要努力向各位‘故事妈妈’们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真正的‘故事爸爸’!(结尾由女儿小M完成


    关注 小巴哥儿童公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