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创立背后的故事:大家都需要重疾险,不光因为人人都会死,还因为我们都要好好的活着

 

“重疾不重”理念的首倡者丁云生说了这么一句话:在我的字典里,重疾险直接会被翻译为“工作收入损失险”。 这来...





“重疾不重”理念的首倡者丁云生说了这么一句话:在我的字典里,重疾险直接会被翻译为“工作收入损失险”。

这来自于重大疾病保险的创始人是南非的马略·伯纳德(Marius Barnard)医生,他在演讲中曾经提到,“大家都需要保险,不光因为人人都会死,还因为我们都要好好的活着。”他认为,有很多得了重病的人,他们虽然活着,可在财务上已经死了!



伯纳德博士,1963年南非的心脏外科医生,旁边的女士是他的患者。他从医50余年,从1983年起,在世界各地推进重大疾病保险的发展。这张照片代表着重大疾病保险的起源,伯纳德讲述了这个起源:

1967年,我和我的哥哥一起,进行了世界上首例心脏移植手术,这个病人活了18天;第二个移植患者活了18个月;第五个病人活了15年,第八个病人活了23年。

照片中这位女士当时34岁,有自己的事业,离过婚,带着两个孩子。有一天,她来我的诊所,因为她一直在消瘦、有疲劳感,还出现了多汗和咳嗽的症状,她还有吸烟的习惯。

检查发现,她得了肺癌,通过手术切除了癌细胞肿块。接下来的两年,我们对这位女士的情况进行了追踪,在此期间,她的癌细胞向另一片肺叶转移,同时还向肝脏和骨骼转移。

两年后,她再次来到我的诊所,从她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死亡的讯息。她呼吸急迫,脸色苍白毫无血色,眼神中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

我问她:“您为什么来我的诊所?您应该和您的孩子待在一起,向他们解释,几天后他们将会失去母亲,您完全不用费事来我的诊所。”

她回答:“医生,我刚下班。”她还在工作,为了给孩子留下积蓄,为了赚足汽油费、房租还有教育基金。两个月后,她去世了。

她生前购买的人寿保险获得了赔偿,这份保险的目的是为了照顾她的孩子们,给他们留下一笔钱,但是孩子们永远的失去了她。

她本应该在生病的时候多休息,跟孩子们一起,但是她要出去赚钱,因为她没有足够的钱继续住院,甚至都不够生活费。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患者确诊之后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活了下来,可他们在“财务”上却死了。因为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甚至负债,他需要赚更多的钱还债。

这件事深深的触动了伯纳德博士,作为医生我们可以救人,甚至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命,可却无法解决病患因缺钱而放弃治疗的难题。

 

因此,伯纳德博士设计了一种保险产品,它能够解决病人在被确诊之后,获得一笔保险金作为治病的费用,而不是到身故之后才得到赔偿,因为那样对病人无济于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新药品的研制成功,原来不可能治愈的患者拥有了康复的可能性。但由于各种原因,引发疾病的因素较以前增加,患者有年轻化趋势。医疗进步又使其能尽早发现、及时治疗,例如乳腺癌,如果及时发现并治疗是可能治愈的,这时,重疾险就能患者提供经济上的帮助。

面对重疾险,每一个人需要牢记五点:

第一点,我们都希望自己不要得癌症;

第二,如果得了,我也希望得的是容易挺过五年的癌症;

第三,我希望是早期发现的;

第四,我希望去看病的时候,去死亡率最低的医院看;

第五,我希望看病的时候只看病,不用工作的。因为这样情况下更容易挺过5年。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给自己买重疾险呢?


    关注 前瞻保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