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启蒙教育

 

全为牢骚,写过己忘,看过者也莫记吧。...



我向来是个惫懒之人,不大懂得读书和教育。因为我自己也不懂得读书,上小学时候,所读之书从来不以课本为主。作业也是尽力马虎,那时候写作业倒像是一件游戏,和同学一起比赛着看谁写得快,至于是否有错误,那就不归我管了。这还的看当时的老师对此不甚严历,每每看到错题,也并不怨怼。

可时间也并未荒废,很小的时候就得益于父母对我管教的无拘无束。各种课外书看得不亦乐乎,父亲那时在木匠房,但凡有的手上活计,也一并拿来玩干。偶尔手上被砸个血泡,但也要瞒着大人,自己用口含着。

课外书很多,父亲虽然学历不高,大概小学三年级。但父亲嗜爱看书,钻研,《十月》、《啄木鸟》、《收获》,其间包罗万象,涉及社会、政治、科学,父亲还爱拿回《凡尔纳全集》、《金庸全集》等等备类书籍。只要是字,我也跟着看得失神入迷。

由此,我向来认为幼儿最好的教育就是自在生长。孩子没有兴趣,或者说孩子刚有了兴趣,就被大人的严厉斥责给阻止了。想当年,若旁边有一老师对我和同学比赛写作业提出各种书法上的指正,我想,当时我宁可出去爬山、下溪,也是断断不肯回来写作业的。

林语堂在大学讲课时就和学生们说,把钱拿出来让教育去养酒、养姨太太就为了获得一个作业的分数,混得文凭的读书完全是本末倒置。可这种思想似乎从我见识的每位老师、家长身上从未中断。

每个家长用尽全身力气,盼望着每个孩子坐在那里认真听讲,前扑后继地学习。仿佛不拼出命来学习就是对生命的亵渎,对社会对人生之大不敬。可,如果你真问问他们,这样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十有八九,他们会哑口结舌。

所有的学习都应该因为乐趣。因为考的大学不同,当然可以不去读了;因为吃的食物不同,当然可以不去吃了;因为为了活下去读书,这更是鸟话。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讲战争袭来,哪个大学都是放假回家去了。

可惜,当今社会没有几个人真正懂得学习是为了什么。包括社会中的教育工作者,前几日传闻小市有清华奖励的300万奖金,从幼儿完到高中全部有赏。可叹,教育读书成为这样一种流毒,却被人津津乐道的街头巷尾赞传,实则读书之不幸,为耻,为群众陷落,社会沦丧之丧钟。

我虽非《三国》里弥衡之骂派,但对当今教育着实不甚乐观。现阶段的教育者有几个真正去读书去,有几个不背负金钱之压力有道家之逍遥而教书的,有几个不为功利、人际去深造读书的。遍观身遭,珠玉乏矣。

反观读完书之人呢,有几个有事业之心的,有几个肯为一件事劳波终身的,有几个能居安思危的,有几个有深吐见识、达人达世的。遍是碌碌无为的吃穿用度,遍是车房牛皮,遍是钱财羡慕。但有新闻里说某白富美下嫁一车夫,总有人啧舌悔生。

这也是我不肯轻与世人诗之终理。吾诗有几人可以读之,有几人可以明之,有几人可以懂心懂意。近日,常常夜来悲醒,总面北山长泪。人世浮屠,大约从幼年读书渐明心智启始,此为荼毒尔。

前面瞎扯,回归童年教育之启蒙。我还是认为教育非被教育者顽皮、先天愚钝等等因素有关。教育实为全民素质提高,全民觉醒,全民真正认识自我危机起始。此危机,来源于教育者不去学习,不去吸收更好的教育理念,停滞于己有的那么一点皮毛知识。

全为牢骚,写过己忘,看过者也莫记吧。

(全文完)


    关注 杨K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