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告诉你:被逼上兴趣班的孩子长大后会感谢你吗?

 

当孩子哭着喊着要放弃的时候,家长会说:“现在不逼你坚持下去,将来你会抱怨我们的。”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女儿小提琴考级没过,愁眉苦脸,爸爸说:宝贝,我带你学小提琴,不是为了让你考级的。我是为了有一天当我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你可以拉拉小提琴,然后你就会回忆起我陪伴你学琴的时光,小提琴就可以代替爸爸陪着你一辈子了。”

上面这个故事很暖心有没有?but,关于兴趣培养的真相,可没有表面看上去这么简单。请看“爸爸真棒”的新尝试——用大数据分析,让教育更科学!今天就来看看有关兴趣班的数据真相和综合了1000条相关回答后的大数据分析。





我们首先通过网上公布的一些数据发现,开始探讨第一个问题——到底有多少孩子在上兴趣班呢?

多少孩子在上兴趣班?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找到了《2013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上广等12座城市的调研报告》,可见总计65.60%的孩子在上各类兴趣班:



而我们找到了同年的一项针对《3-6岁孩子的英国调查报告》,显示60%以上的孩子参加1-3项兴趣班学习,说明兴趣班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受家长关注的。
他们在上什么兴趣班?
那么孩子们都在学什么呢?我们看教科院的调查结果:



可见艺术类兴趣和语言类课程占据大半比例。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的问题是:到底有多少孩子对兴趣班感兴趣呢?
有多少孩子对兴趣班感兴趣?
来自上面提到的这份英国的调查报告显示:

  • 40%孩子明确表示自己对所学内容很感兴趣;
  • 30%孩子表示自己不排斥所学内容;
  • 5%孩子表示完全没有兴趣。
上面的教科院的报告没有明说,但对于家长选择兴趣班的原因给出了下面的数据:



虽然不知道读者们信不信,但笔者觉得这里面的水分应该是能养鱼的。

尽管如此,尽管国情不同,但我们发现——两份报告在一个问题上惊人的一致:“当孩子想放弃时,大部分家长会坚持甚至逼迫孩子继续学习。”
感性的感悟  VS 大数据分析
我们做错了吗?

逼迫能不能创造兴趣


你是不是因为小时候没条件学钢琴就把孩子送进了琴房?或是打小有一个芭蕾梦而想把孩子养成“小天鹅”?

身边很多家长在送孩子到兴趣班时会说:“现在是为了你好,等你长大了就会感谢我们了。”当孩子哭着喊着要放弃的时候,他们会说:“现在不逼你坚持下去,将来你会抱怨我们的。”

真的是这样吗?

中途放弃怎么办?

孩子怎么看待这段经历?

养娃是一场不能NG的电影拍摄,我们不知道现在的决定会在十几二十年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只能凭借自身有限的学识与经历来导演孩子前半段的人生。

当孩子长大了,开始主导自己的生活时,他们会感谢我们吗?

这时候到了BigData,即大数据登场的时候了!
我们应用网络爬虫获得了某著名问答网站相关问题下的1000余条回答;在“爸爸真棒”的小伙伴、日本京都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健康情报分野”博士Monica的帮助,并有幸得到了IBM公司的支持,我们完成了数据分类与要素提取,我们从回答中提取八大要素:

  • 兴趣班类型 ——按乐器、声乐、舞蹈、美术、运动、语言、学业、书法、棋艺等分为9类。
  • 兴趣班选择 ——考虑选择兴趣班时对孩子意见采纳/父母意志参与程度分档。
  • 是否半途而废——考虑对半途而废看法。
  • 孩子兴趣 ——考虑上兴趣班前后孩子兴趣强弱程度。
  • 孩子兴趣变化——考虑上兴趣班前后孩子兴趣变化。
  • 父母态度 ——考虑上兴趣班过程中父母是否逼迫孩子/尊重孩子。
  • 父母态度变化——考虑上兴趣班前后父母态度变化。
  • 技能水平变化——考虑该项技能水平变化对情绪的影响。
且看以下分析的结论:

1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感谢你

我们首先发现:全部样本中近半数回答表达了不满的情绪 
而“上兴趣班初期被父母逼迫的样本”回答中,不满情绪比例略有上升 



“上兴趣班全程被父母逼迫的样本”中,不满程度上升 



考虑到幸存者偏差,小时候未上兴趣班以及上兴趣班但不感谢父母的样本答题意愿较低,故而以上结果可能偏乐观

2感谢父母与这些因素相关

应用IBM公司旗下SPSS软件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我们分析“成年后对父母评价”与八大影响元素的相关性。首先分析了各因素间相关性:



▲上表中Pearson相关系数越大说明因素之间相关性越高,带**说明两者显著相关

上表可得出结论:

孩子兴趣变化、技能水平变化、半途而废情况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

父母态度变化仅与半途而废情况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

值得一提的是,分析发现兴趣班类型与成年后孩子评价没有显著相关性。

然后分析八大因素对于成年后评价的相关性:



▲上表中Pearson相关系数越大说明因素之间相关性越高,带**说明两者显著相关

上表可得出结论:

成年后感谢父母的评价与孩子兴趣变化、技能水平变化、父母后期态度、半途而废情况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

紧接着分析孩子兴趣程度相关性,得到结论:

孩子前期兴趣程度与父母前期态度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

孩子后期兴趣程度是相对独立的变量,没有其他变量表现出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根据相关性得到下面结论:

兴趣班类型的选择不影响最终孩子的态度,所以不用纠结学乐器还是学美术啦,孩子喜欢就好。

感兴趣程度提高、技能水平提高、没有半途而废、后期得到了家长更多尊重的孩子更容易成年后感谢父母。

前期父母态度更尊重孩子意见,前期孩子兴趣更容易较高;后期孩子兴趣不易受到其他变量影响。

了解到上面信息,也许我们在培养娃的兴趣之路时能更理智一些?

3孩子成年后这样看待兴趣班

最后,我们关于这些回答中对兴趣班的看法做了整理,可见积极评价中“培养兴趣”、“一技之长”、“社交属性”是占大比例,而消极评价中“浪费时间”、“占用精力”、“天赋不足”、“心理伤害”被提到最多:



用大数据分析规划兴趣班


根据前面的分析,大数据告诉我们:
1
---兴趣班类型选择没有那么重要,孩子喜欢就好。
2
---前期父母的态度是逼迫还是尊重没那么重要,但后期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见。
3
---上兴趣班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尽量抛开其他功利因素去鼓励孩子吧,他的兴趣提高了长大后更容易感谢父母哦。
4
---孩子通过上兴趣班技能得到提升很重要,这会给孩子带来自信,并且更容易让孩子长大后感谢父母哦。
5
---如果孩子兴趣在提高,技能在增强,那就尽可能不要让他半途而废吧!这时候作为父母你的态度是影响他能否继续的决定性因素。

最后,感谢IBM SPSSIBM BigInsights的对本文的数据分析支持。IBM SPSS和IBM BigInsights为客户提供从数据抓取、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到预测建模产品及解决方案在内的一条龙式服务,通过分析大数据以获取预测性洞察,帮助制定有效的业务战略。
清华爸+复旦妈打造的原创教育平台

聚焦国际化教育和学习力研究
点击菜单栏,阅读我们为您精选的专栏文章;

或回复以下关键词找到您需要的:

国际教育 | 学习力 | 在美国 | 他山石 | 爸爸说

优学习 | 好习惯 | 特会玩 | 心成长


    关注 爸爸真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