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树造林不利于生物多样性?

 

中国植树造林不利于生物多样性?到底利弊何在?...



♦在中国近年来实施的退耕还林行动中,大部分都是单一种植林或者是简单混合的树林,而科学家指出这种情况对生物多样性是相当不利的

♦在四川省中南部的野外研究发现,单一种植林的生物多样性劣于被修复前的农田

♦研究发现混合种植林的生物多样性优于单一种植林,且并没有给农户造成经济负担

♦研究者提议建立种植天然林的激励机制,从而能显著提高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退耕还林工程”由来

中国1998年历史性大洪水造成了约4000人死亡。在这之后,全国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来减少土壤侵蚀和缓解洪水影响,同时通过修复项目来改善农村贫困状况。农户获得现金和食物补贴,以及技术支持,来修复存在塌方和侵蚀风险的梯田和灌木丛林地。目前,“退耕还林工程”所修复的林地面积超过了新西兰的国土总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全国性的造林计划。

中国的“退耕还林工程”致力于减少森林砍伐和修复已经受到影响的农田。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中国只剩下6%的原始森林。同时,卫星数据也显示完好未受扰动、并保留了原始生物多样性的森林(完整森林系统)已经几乎绝迹。

单一林、混合林还是天然林?

而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发布的研究表明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造林计划,中国的“退耕还林工程”所带来的好处有限,却可能会减少生物多样性。

由普林斯顿大学,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东安格利亚大学,佛蒙特大学组成的专家团队首次研究了“退耕还林”工程的生物多样性问题。

该专家团队发现,在中国退耕还林工程中,大部分都是单一林和简单混合的混合林,共计2800万公顷。而单一林和混合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研究表明,国内的野生动物数量正在不断锐减。

大部分“退耕还林工程”中所种植的都是商业林,比如木材、果林和其它经济作物,而对生物多样性的考量则位列其次。尽管如此,大范围的“退耕还林工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认为是相当显著,且尚未被充分研究过。

在研究了有关中国“退耕还林工程”树种构成的258篇文献材料之后,研究团队发现大部分种植林都是单一林(单一树种比如日本柳杉、桉树、或竹林),包含2-5种树种的混合林并不常见。并且只有三篇文献指出了天然林的种植区域。

在四川中南部野外考察发现单一林只能供养少量的鸟类和蜂类(鸟类和蜂类一般作为生物多样化的衡量指标),远不如农田,甚至混合林(包含2-5个树种)也难以达到农田的生物多样性的水平。同时,他们对单一林、混合林,农田和天然林的鸟类和蜂类组成进行了研究。鸟类对树种、树木年龄和昆虫的组成是非常敏感的,同时蜂类则依赖于更多的资源,比如下层植被的花粉和花蜜。因此,将两者相结合,就能够对树林的生物多样性做出判断。

值得庆幸的是选择混合林,而非单一林,可以显著增加鸟类种类,而不影响蜂类种类。同时,将单一林转化成混合林也不会给村民造成经济负担。通过此举,可以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生物多样性。

对四川境内的森林的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工程”的单一林所能供养的鸟类和蜂类都少于农田,尤其是蜂类数目更为稀缺。与预计的相同,天然林的鸟类和蜂类种类都要高于其它类型的森林。

混合林不但可以提高生物多样性,还能降低土壤流失,加强碳储存能力,控制虫害。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混合林是一种更佳的解决方案。普林斯顿大学生态和进化生物学教授David Wilcove提到,到目前为主,修复工程无法显著地提高生物多样性,虽然种植混合林能有所帮助,但是对于蜂类和其它传粉类生物没有作用。

经济效益

通过对一些村民的调研,结果发现从经济角度考虑,单一林和混合林相差不大,因此,将单一林逐步转化成混合林对农户来说并没有不可预见的经济影响。

研究还表明,通过一些财政手段,种植天然林也是可能的。根据研究成果,即使从森林产品中没有任何经济回报,机会成本也只占了农户收入的12.8% (每公顷每年收入431美金)。“这是非常小的比例”,如果政府可以进行补贴,那就可以弥补这部分的经济损失,从而种植天然林。

如果中国政府希望扩大项目范围,那么毋庸置疑修复天然林是改善生物多样性的最佳途径。同时,专家也指出,如果受到目前政策的制约,无法栽种天然林,那么选择混合林也比单一林要好的多。

中国已经将“退耕还林工程”延期至2020年,同时计划修复2830万公顷的农田,但是究竟会是单一林、混合林还是天然林,最终的生物多样性情况如何,目前尚未可知。

要问David Wilcove教授的建议是什么?“造天然林,才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最佳选择”。

敬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关注 安博英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