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无成是常态

 

这是一碗毒鸡汤...



李叫兽今天很生气,因为看了一本书《北大哲学课》。看完之后的总结就是,通篇鸡汤,然后用北大的名人来证明这些鸡汤的正确性。



可是,在读完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鸡汤书籍很明显,但是书中却没有给出指示的问题。

这就好比,你买了一辆新车,销售员告诉你车的各种性能,装饰。然后广告也拍的是美轮美奂,可是没有人告诉你怎么开车,和开车去向哪里。然后当你问到,怎么开车的时候,就发生了更可怕一幕,10个人教你10种方法,100个人有100种方法。这些人,互相还辩驳。听着都有道理。然后你就陷入了,该听谁的困境。



读这本书给我就是这个感觉,开篇说选择比努力重要!,然后抛出7个选择鸡汤,可是鸡汤内容还打架。先说了“放弃也是一种选择”,后面又说“坚持的力量”那是让我选择放弃还是选择坚持呢?



于是我发现其实这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出淤泥而不染——相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相反——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名师出高徒——相反——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后一句是韩愈说的)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相反——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忍一时风平浪静”和“是可忍孰不可忍”

等等,而这些所谓的信条很多很多,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怎么办先不说,我要先说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世界,所以回到主题,为什么我会说:“一事无成是常态!”

我们本来就是一事无成的,而我们也不需要成功。因为我们一直都很成功。

因为有成功才会有失败,因为有高兴才会有悲伤。因为有痛苦成会有喜悦。

所以我们要成功就要接受一事无成。

不知道大家看出来问题了么?就是因为想要,才会有得不到的痛苦。就是因为失去才懂得珍惜。这些鸡汤就是因为摔倒了,才希望他们能让我们重新站起来。

所以鸡汤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拐棍。



这也就是我生气的原因,一本书,通篇卖各种拐棍,如果摔倒了,还要纠结用那根拐棍让自己起来。这本书也就成了负担。

世界这么大,而我却拉着一车拐棍去体会沿途的风景,时不时的还要接受别人卖给我的拐棍。那么走到旅途的终点,我将会成功的成为一名专业卖拐的了。(这就是很多人的故事)

那么能不能不要拐棍呢?

可以的,但是很多人做不到。很多人能做到去选择拐棍,精挑细选后留下最少量的,最实用的轻装上阵。其实这样就已经很厉害了,足以面对精彩的人生了。

这就是前面说的面对这些鸡汤怎么办?我们如何去做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道德经》中讲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而如果我们选择了“无为”,这些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可是问问自己我们选择是什么呢?

我们选择的“成功”。就是我们要选择“有所作为”。而正是因为我们选择了有所作为,那些拐杖就出来了。

可悲的世界就是需要拐杖的人太多了,买拐杖的也就越来越多了。我们就被拐杖绑架了,可是有没有想过,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不要拐杖。可以的,但是我们不愿意丢掉它,因为它太迷人了,现在的拐杖,做的功能性太诱惑了。



这个拐杖,不仅仅帮助我们走路,还能防身,能当武器,还能贩卖给别人,还可以个人定制。曾经称霸世界的中国制造拐杖,被工业革命后的帝国主义拐杖打断,现在又重新建立自己新的拐杖。

所以不是拐杖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拐杖。

看完书后,我后悔自己当初在大学没有好好的利用图书馆,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的拐杖最好,后来到社会被打的粉碎后,发现其实可以不用拐杖,可是我又成了另类,因为人人都手持拐杖,我也只好装模作样。就这样装着装着我也离不开了拐杖。

我心里明白,要想扔掉拐杖只要能做到“一事无成是常态!”即可。可是呢这个世界只会让你无限的接近,而不会让你做到。因为当你认为做到的那一天,那就是新的一只拐杖而已。


    关注 岐凌闯世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