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第九十三期 安顺民俗 布依族传统节日“六月六”节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如同中外其他节日一样,有其重要的来历纪念意义。...





节日号声
布依族传统节日“六月六”节
                        ——马启忠
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如同中外其他节日一样,有其重要的来历和深远的纪念意义。

史学界早已公认,布依族属古越人“骆越”中的一支。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布依族简史》云:“布依族的族源,据现有汉文史籍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越人。古越人在殷商时期,已大量活动在我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古越人在历史上和夏禹曾有渊源关系。《史记•越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祀。文身断发。”这一记载,把夏禹和布依族的先祖——古越人的关系阐述得清清楚楚。另一层意思,布依族世代尊崇供奉夏禹,还有其治水和发明水稻种植的千秋功德问题。《吕氏春秋•爱类》曰:“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记载上古时期“洪水滔天”如同其他民族的先民一样,布依族先民遭受洪水横流、房屋倒塌、五谷淹没、民众死亡的灾难。为给民众消灾解难,“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大禹继承其父鲧的大业,率千百万徒众,开始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花了十几年功夫,治水成功,消除洪水灾害,为民众建功造福。大禹治理洪水后,又发明了水稻种植,使布依族人民过上好日子。《博物志》卷六云:“海上有草焉,名蒒,其实食之如大麦,七月稔熟,民敛至冬乃迄,名曰自然谷,或曰禹余粮。”又《河图括地象》载:“可以止民之饥也。”记载了大禹治理洪水后,又发明水稻种植的历史。从此,布依族先民开始种稻为生,成为名副其实的稻耕民族。《国语•越语》载:“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史记•贷殖列传》亦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羮鱼。”可见,布依族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谓之曰“水仲家”。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定论:“种(仲)家族称来源与其从事农业水稻耕作有密切关系。那无非是说以水稻著称于世的布依族先民,曾经被称为水稻民族罢了。”为此,布依族传统节日“六月六”的各种活动,都紧紧围绕风调雨顺、水稻丰收这一主题进行。大禹治理洪水,把水害变为水利,又发明水稻种植,使布依族人民农耕有发展,有大米充饥,脱离原始的采摘生活,日子比原来好,却不忘大禹功德,明确选定其生辰为纪念节日,代代相传,岁岁纪念,传承至今,促进了布依族从图腾崇拜向祖先崇拜阶段的发展。《路史•后记》载:“鲧纳有莘氏之女曰志,……六月六日屠嗣而生禹于焚道之石纽乡。”记载夏历六月六为大禹生辰,足以说明布依族“六月六”节的由来是有依有据的。因此,国家民委按照党的民族政策,于1981年6月11日,正式颁文“六月六”为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在京的布依族同胞也多次开展纪念活动,庆祝节日。



祭祀稻田
“六月六”祭雷神、水神、山神、数神



祭祀活动



“六月六”童孩打水仗纪念大禹治水布依族“六月六”如同其他兄弟民族的节日一样,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反映这个民族的历史传统及文化心理,是“古代风俗的贮藏库”,具有稳定性、广泛性的特点。节日这天,布依族村村寨寨家家户户杀猪、杀狗、包粽粑等作节日祭奠和盛宴。青年男女盛装艳服,举行大型歌会、舞龙等活动,喜庆节日。因“六月六”为布依族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所以别称较多,有的称“布依族大年”,有的称“布依族歌节”“六月桥”“跳六月坡”闹“六月坡”等。是日,中老年人拉拢扫寨祛邪,集社议会,订立乡规民约,并用白纸剪成纸人、纸马、纸钱,在白三角旗染上鸡血,插于稻田中,挑着粽子、酒、肉祭祀稻田水口,举行驱虫、驱鸟活动;少年男女挑着粽粑、熟鸡腿到水边野炊,惬意洗澡、打水战,意在祭祀大禹,祛邪祛魔,祈求吉祥,祝愿丰收,歌颂生活。



“六月六”舞龙



“六月六”童趣


    关注 文化安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