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顺第二十期-安顺史话 从三幅明代地图看最早的安顺城

 

在明一代,曾经先后出现过安顺城三幅地图,以时间为序,分别为: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普定卫地理之图、嘉靖《贵州通志》普定卫图、万历《黔记》普定卫城图。...



在明一代,曾经先后出现过安顺城三幅地图,以时间为序,分别为: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普定卫地理之图、嘉靖《贵州通志》普定卫图、万历《黔记》普定卫城图。这些地图以最直观的方式,用简洁的线条将当时郡城的基本结构留存卷帙,成为迄今这座城市最为久远的视角存证。·

最早载于《贵州图经新志》“普定卷十四”的《普定卫地理之图》,简捷明晰,摘其要领,意到而不衍详尽,城池为矩形,面南而峙,图示内容大致如下: 1、城内最明显的地理特征表现为“两山一河”。两山一为白虎山,一为青龙山。河为今贯城河,东西二流入城交汇,南向出城。这一构图与今天旧城状况基本一致,但在两山名称上显然有异。

从图所见,这里所说的白虎山上绘有一石塔,显然是今天的西秀山。从该卷“山川”文字所叙,仍称西秀山。其文如下:“西秀山,在卫城内西,山形蹲踞如虎。林木葱郁,上有浮屠石塔七级,屹然为卫之壮观焉。”并留有贵州按察司佥事周梦中七律一首。西秀山是否因山形而曾命名白虎山,除图示外再无其它文字说明,但按城图方位从堪舆风水分析,有左青龙右白虎之说,曾名白虎山应有一定依据。

2、官署未标出卫署和下辖千户所,但有布政分司、兵备道和安平道等三个省派出机构。该卷“官署”文字有记,“布政分司在卫城内南,圆通寺右:兵备道分司在卫城内北,弘治八年兵备副使周凤建”。图中所示布政分司方位,迄今仍留名布政街。兵备道即安平道,永乐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1423.9.1) 贵州设四道,按府分司,其中安平道按察分司驻普定卫城,管属片区有威清、平坝、安庄、安南四卫、普定、普安二军民指挥使司和普安州。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从明初开始,就已经确立了今安顺在贵州西部的地位。

3、卫学、关王庙、城隍庙是构成明代郡城的组成部分,卫学即儒学,是为官学。明代建孔庙、兴学校,从明初始边遍及全国,儒学到从京师到地方府县一以贯之。而卫学则为特殊的官学形式。卫所为军事建制,卫学是为解决军队屯戌,军人子弟接受正规儒学教育而建。从洪武十七年(1384)在辽东等卫创立,便迅速在各卫所推开。该卷“学校”中对明初普定卫学的兴建有详实的文字记载,即“肇自洪武辛酉”,为建城之后不久的洪武二十七年(1394)。并留廖驹《普定卫儒学记》一文,其中有宣德八年(1433)贵州参议李睿择址建学宫,后毁于火,正统三年(1438)按察司分巡佥事屈伸偕同都督顾勇、卫指挥使王斌重建的记载。这一记载文献价值尤高,不仅年代早且最为明细。

与卫学所示的崇文主旨对应,同为官庙,关王庙宣示的则是尚武。关王又称关帝,为历代倡奉忠义的向征。“卫”为军事建制,尚武精神尤为重要。城隍为守土之神,建城必以其地置庙奉祀,城隍庙也成了城市庇护的地标,为地方文武官员定期示祀。除此之外其它寺庙并未标出,尤显“两庙一校”的重要。

《贵州图经新志》纂修于弘治年间(1488-1505),是贵州省第一部省志,也是贵州省现存最早的一部方志。明沈庠修,赵瓒等纂。沈庠,上元(今江苏南京)人,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曾任贵州提学副使,后任按察副使。该志由沈庠定例修文,协助编纂的有宣慰使司儒学教授叶榆、赵瓒等。沈庠善诗文,与安顺相关的有七律《普定山寺》:“禅关寂寂隐山腰,坐听松声海上潮。冲破晓烟常见鹤,噪残秋色不闻蜩。游山诗客闲登塔,禁足幽僧不过桥。风景依稀犹在目,烟光云影路迢迢。”
嘉靖《贵州通志》刻本仅见天一阁,时间为嘉靖三十四年(1555),比《贵州图经新志》晚五六十年。该志前有贵州境地图总绘,《普定卫图》为其一,基本沿用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所示之图,在其基础上补充。图虽变动不大,但嘉靖志对图示相关内容则进行了大量补充。主要有:

1、加绘城墙和四座城门门楼。卷四城池中记有:“门四,东曰朝天,南曰永安,西曰怀远 ,北曰镇夷。城楼四、水关三,城铺五十五,周一千四百丈”。四门所建城楼分别为朝天楼、永安楼、怀远楼、镇夷楼。除此而外,还建有西角楼、南角楼、东角楼。三水关也建有水关楼,分别为:东水关接津楼、西水关云津楼、南水关南津楼。这样一来,可以看出明代嘉靖时期安顺城墙环垣共有楼阁10座。

2、图示西秀山仍为白虎山,嘉靖志卷八有文字记载,山顶除塔山外,另建有观风亭一座,上悬扁“观风亭”,为嘉靖丁酉年巡按御史杨春芳建,副使韩士英题诗:“孤山如釜不成峰,徐步登临亦在空。极目乡关云尚远,伤心民瘼岁常同。看花跃马新郎得,振武扬威北镇雄。更欲寻春楼上去,无才深愧与‘观风’”。嗣后,巡按御史赵大佑易“观风扁”为“万壑云烟”,并留七律二首,另有峨山张雨等诗题,在此不一一列举。可见当时登西秀山凭栏观景已为文人行游时尚。

3、该图同上图一样,均将城区与辖区合为一图,除卫城外,注明三州六长官司地理位置。三州为安顺州、镇宁州、永宁州。六长官司为宁谷长官司、西堡长官司、十二营长官司、康佐长官司、慕役长官司和顶云长官司。此为明代自洪武十八年(1385)始至万历三十年(1602)止,长达200余年安顺行政建制的基本格局。

到了万历三十六年(1608),《黔记》问世,第四卷“舆图志”再次出现一幅《普定卫城图》,以全新的绘图效果让人眼前一亮。

《黔记》纂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迄今已有400余年。纂修者郭子章,字青螺, 别号蠙衣生,隆庆五年(1571)进士,曾任贵州巡抚,后以功封兵部尚书、右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衔。他一生虽久在官场,但读书不辍,《明史》称他“宦辙所至,随地著书”,“文章、勋业亦烂然可观矣”。《黔记》为其官居贵州巡抚时所作,全书六十卷,三十四目,是明代贵州志书中卷帙最多、门类最为齐全的一部志书。首列贵州总图,省城图及所领府、州、卫、县、所各城图、地理图也最为详尽,并各有图说。
按此《普定卫城图》所列,明代安顺城状貌概括俱见,按图索骥,该图有如下重要史料价值:

1、明代安顺城军事防御功能的完整再现。从图可见三个层次:首先是外围防御,东南西北四门之外均有军队防地,即设东关、南关,均有围墙应为关防驻所,西门之外设普定站,北门有教场,均为屯兵驻地,构成战时城市的第一道防线;其次为护城河,为卫城四围护幛。从图可见这同样是巨大的城防工程。过去所存史料未见有护城河记载,此为第一次发现;最后为城墙,这是最后一道防线。《黔记》有记:“墙垣周一千二百五十七丈(按明代1丈合3.11米计约7.8里), 高二丈,宽二丈,垛口二千二百二十三个,城门楼阁七座,小月楼十一座”。嘉靖三十一年(1552)副使廖天明在原墙体为土墙的基础上以石垒筑,并加女墙。东南西北四方的城门防御功能完备,从图可见,城门半圆外凸,称月城,又称瓮城,为明代城防特点。

2、贯城河由东西二水入城交汇流经城区,是时,河上已有桥8座,《黔记》卷八“山水志”有记:“普定卫诸桥:城內东有通灵桥、通津桥、 东嶽桥;西有西津桥;北有小河桥;东北有双溪桥、局门桥;西北有水关桥”。三座水关,均为城防津要。

3、构成城市的主要建筑如府署、卫署、布政分司署、道署、察院、税课、仓蓄及儒学、关王庙、城隍庙、圆通寺、鼓楼、塔山等一应俱全,明显比前两图充实完整。《黔记》相关条目也多有说明。城外的山川坛、厉坛、社禝坛、七星观虽有记载则鲜为人知,而有的景点史料概无记载,如西秀山,《黔记》“山水志”记有提学吴囯伦曾更名为石莲峰。再如城东迎晖门,城西柳色亭,只能从图中第一次发现。

4、东门外牛马场尚能入图,说明从明代起这一集市就已俱规模,对周边产生较大影响,这一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标记实为难得。

《黔记》“舆图志”还载有另一幅《安顺府普定卫地理图》,将安顺府与普定卫同图而示,这本身就很殊异。《黔记》成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距万历三十六年(1602)安顺州升为安顺军民府只有6年。按理当时安顺已行使府辖卫建制,虽府与卫治所同城,但府辖地与卫辖地不是一回事,或为当时正处于过渡期,建制尚未调整完备所至。该图仅以府城周边的山川、道路、村寨、关隘描其经纬,对所辖州地未加绘制而是另图单列。尽管如此,对驿道沿线的驿铺均作罗列,各条道路的延伸均有交待,从中可见明代安顺即为滇黔通道上的重要枢纽。


    关注 文化安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