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娃在家上学,你想的出?

 

你怎么看?...

教育+

活动+

探校

实用

中考

提及在家上学
人们会想到郑渊洁和郑亚旗爷俩。
郑渊洁和郑亚旗似乎不是孤例
今天
也有一些爸爸妈妈
想把孩子从学校里领回家
……




Z先生的故事,你还没有讲完吧?他的女儿也该初中毕业了,她进了什么样的学校啊?(看原文点这里)

有朋友问。

米题也想知道Z先生女儿的近况,不巧我丢了Z先生的联系方式。但不管Z先生的女儿初中毕业后进入怎样的学校,以Z先生的脾性,想必他不会以进入四大名校、八大金刚之类的目标或标准,来要求或评判自己的女儿。

Z先生的做法可取吗?Z先生的案例具有可复制性吗?

相信相当一部分人不认可Z先生的做法——初中争取进民办,然后中考搏四大名校八大金刚,高考就能进C9,进985,运气差一点起码也能进211吧,这是多数家庭为孩子漫漫求学路所勾画的路线图,“追随大多数人的做法,才是比较安全的。”

没错,大多数人对当下教育纵然有种种不满,也不过以私底下的发发牢骚骂骂娘的方式来宣泄。这边吐还吐着槽呢,那边又冲进孩子的班级群里呼应老师的信息,最多使用的表情图是点赞,最多使用的词汇是谢谢。一些学校的家长座谈会,也成了很多家长对老师、对校方歌功颂德的表彰会,米题就曾身在这样的座谈会之中,鸡皮疙瘩落一地。

为什么选择屈从式的接受?是我们没有Z先生的勇气和强大的内心,去做真实的表达?也许,在我们的逻辑里,是无法以一己之力,来撼动一种体制,搞不好撞得头破血流,倘若耽误荒废了孩子,那可是承担不起的代价。

前几日,有一位妈妈经朋友介绍,和米题探讨另外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如何保留学籍?

如果因故休学,保留学籍不应该是个问题;如果转学,学籍理应转走。是不是也想Z先生的女儿那样,是个特例,想保留学籍后,去他校借读?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妈妈的孩子经历了今年的幼升小,进入了魔都西南地区的一所热门的小学,惹得多少人眼红。可才读不到一学期,她决定将孩子送到另外一个地方“读书”。大家是不是和米题一样纳闷?转学了,学籍跟着转过去不就得了,为何不在人家那里读书,还要把学籍放在那里?

询问下来,才知道,她计划为孩子新选择的读书的地方,无法接收孩子的学籍!

这又是为何?

原来,这位妈妈打算让孩子去读书的地方,并不是一所通常定义下的学校——是在-家-上-学,是“家长互助式伴学”,什么教育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毛线都没有!

想想这位妈妈以及她同好们,为了自己的孩子,也真够拼的:一旦梦想变为现实,你们把下面这些问题都想好了没有:孩子的教授者,有职业资格证书吗?孩子们所处的场所有消防喷淋疏散通道吗?有用于体锻的活动场所吗?孩子们吃的餐点处于卫监、食品监督部门的监管之下吗?有医务人员配备吗?有心理人员配备吗?语数外等科目可以家长自己来或者向社会培训机构采购,可科技艺术体育咋办?……

Z先生有自己小小的抗争,可他毕竟还是将女儿还留在体制内。

可这些家长,厉害了!他们的想法,分明是要学郑渊洁的节奏嘛!



推荐阅读
丨娃参加的围棋赛,有多重要?

丨协和悄悄在虹口开了所幼儿园

丨小姑娘为何甩了LS Fudan?

丨这个举报电话,你会拨打吗?

丨上学迟到 这位妈妈于是……

丨这个举报电话,你会拨打吗?

微信ID:parentspace 丨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魔都家长荟
了解孩子丨了解学校丨了解教育


    关注 魔都家长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