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非遗 海宁传人】指尖上的粉塑梦想 ——记海宁粉塑代表性传承人吴洲荣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吴洲荣吴洲荣,男,汉族,1969年12月生,海宁市斜桥镇永合村人,第三批海宁市非物质...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吴洲荣
吴洲荣,男,汉族,1969年12月生,海宁市斜桥镇永合村人,第三批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87年拜长安粉塑艺人朱福春为师,1990年满师至今,一直从事粉塑。

因为

我有一个梦想

吴洲荣从小喜欢玩泥巴,这方面是出了名的“专家”。他照着美术课本上的做法,和了一团潮湿的泥,用心捏着。一会儿的功夫,憨态可掬的小猫诞生了,活泼可爱的黄狗诞生了,温顺的小绵羊诞生了……他把这些心爱的小动物摆放在自己小房间的书桌上。18岁那年拜长安点心店的师傅朱福春为师。



青出

于蓝胜于蓝

为了学习粉塑,吴洲荣每天在凌晨3点起床乘轮船,一路风尘仆仆去长安。晚上5点左右带着一身的疲倦乘船回到斜桥的老家。其间,不管风雨落雪,寒暑更替,他都坚持前往,绝不落下一天。

最艰苦的时间要算冬天,在点心店,长期打粉揉捏,双手几乎整天在潮湿冰冷的环境下。因此,吴洲荣的手上长满了红色的冻疮。同学的几个师兄弟都吃不了这个苦纷纷打起了退堂鼓,到最后只剩下了他跟一个小师弟。好不容易挨过了寒冷的冬天,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一天打烊后,师傅朱福春笑嘻嘻地把他俩叫到跟前说:“都快半年时间了,你们俩吃得起这份苦,我准备把粉塑的本事全套传授给你们。”



从此,两人开始留在点心店里。等晚上打烊后,他们把桌子合并在一起,随便铺上一张席子,盖上一床薄棉絮就睡觉了。凌晨,他们全心全意跟着师傅学艺。经过两年半的时间,吴洲荣把朱福春的手艺学了个遍。那天,当他成功完成一对龙凤呈祥的结婚喜庆粉塑后,朱福春认真地端详了近半个小时。最后,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说:“洲荣啊,我看你可以出师了。”

艺成之后的吴洲荣回到斜桥镇上开了一家点心店,兼做各种喜庆礼糕。他的粉塑手艺得高人相传,再加上后天努力,因此制作的元宝礼糕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很受大家的喜爱。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吴洲荣的名头越来越响。如今,他在自己的家里开办了一家“粉塑家庭作坊“,制作各种精制纯糯米礼品糕。就连遥远的绍兴和苏州也有人千里迢迢地跑来要求他做寿糕。

吴洲荣的粉塑主要用以上梁、结婚、祝寿等喜庆活动,不同的场合需要定制不同的款式,上梁常用元宝、长糕、湾糕、胜糕,结婚常用饭圆、松糕、上头团子、塔饼,祝寿常用寿桃。糕点上的点缀也有很多讲究和寓意,比如饭圆,主体像官帽,象征着希望做官,上面的金元宝象征着恭喜发财,桂圆象征着喜结良缘,枣象征着早生贵子,花生则象征着长命百岁。


    关注 海宁市文化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