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妈创新阅读十课——第二课旋律和图形

 

本文献给幼儿期的家长朋友们!(豆豆的插画作品——小女巫学飞)我一直认为:亲自朗读给孩子听,将远远胜过网上的...



本文献给幼儿期的家长朋友们!



(豆豆的插画作品——小女巫学飞)

我一直认为:亲自朗读给孩子听,将远远胜过网上的音频资源。也许我没有那样优美的声线,没有那样专业的抑扬顿挫,但是我是宝贝的妈妈,是宝贝最渴盼亲近的人,我的声音中饱含着爱意。每当孩子在玩耍时,突然听到什么重复了一句,抑或突然抬头冲我一笑,我的心开始激荡。

“亲子朗读”在亲子阅读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我们一读就是好几年。

我一直认为,早期的亲子阅读可以围绕文学性作品开展,特别是有韵律的节奏感明显的作品可以大量阅读,一些知识贮备类型的作品开始得晚一点没有太明显的影响。

为什么呢?因为美感的建立需要时间和空间,需要一个转换、内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我结合自身的体会,可能是3年,也可能是5年,或者更长些需要10 年。另一个方面我们需要读文学经典,但不是读经典的“缩本”。“缩本”往往保留情节,而最为精华的过程的展开、推进,人物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大多会略过,实在可惜。经常读略缩本、简写本根本没有机会体味作者的笔触,把握一个作品的灵魂。

比较容易引起困惑的是,家长们可能会在孩童早期进行大量各种知识的储备和灌输,认为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不敢冒然说这是误区,但至少我们家的实践表明越是早期,就越应该进行文学性阅读,培养孩子对文字的音韵和美感的认同度,孩子尽早能够与经典的作品结缘,能够从这些作品汲取养分,这其实才是孩子未来阅读品位和鉴赏能力的重要基石。

我举个例子,有经验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在3岁前背得很顺溜的唐诗,往往在3岁后再问很多忘记了。虽然忘记了但是一提示或读两句马上能顺出口,为什么呢?因为3岁前对音韵太熟悉了,已经掌握了这个规律。孩童6岁前对音韵的辨识能力极强,那么即便我不说大家也应该知道怎么读了,读什么了,没错,围绕韵律感建立早期亲子阅读的范畴,而不是围绕知识点!知识点的范畴可以因人而异,稍微晚些开始,一旦孩子的记忆力、理解力发展起来了,对知识的掌握是飞跃式的

选择韵律和节奏感强的作品,我们中国人占了先机。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自豪,我们从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能够找到大量这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恰恰是孩子启蒙的源泉。比如:《声韵启蒙》《笠翁对韵》《唐诗选》《千家诗》《弟子规》《颜氏家训》《幼学琼林》等等。孩子小学开始就可以接触《论语》和《孟子》的内容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传统文化经典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押韵且富有童趣的现代儿歌。

我记得我们曾经选过一套《小笨熊学儿歌》的系列,从孩子出生6个月起,她的奶奶就每天给她读,“一条小鱼儿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两条小鱼儿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三条小鱼儿水里游,快快活活做朋友”。我至今还十分怀念老人当时的情形,老人戴着老花镜,用方言大声地朗读,偶尔会做出动作,豆豆虽然只有6个月大,但是已经能够对这样的朗读有反馈,她会发出兴奋的“哈,嘛”这样的声音,不到一岁她就可以开口了,“妈妈”,“爸爸”,“奶”这样的音都可以发了,到了一岁半和两岁的时候已经可以比较完整地表达意思,口齿十分清晰。每每带到小区玩耍,总会有很多老人围拢过来,“瞧,那个会说话的孩子来了”!

我还记得我选过一本猜谜的书,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字很大,带有拼音,硬皮包装,里面彩页,每页一个谜语,每个谜语都是一首押韵的打油诗,大概100多个谜语,谜底包含了自然、生活用品、出行工具等等。我心里很喜欢这本书,一方面它符合音韵声律的要求,另一方面它符合孩童的好奇心理,而且还能起到识字的作用,字体大,端正而且清晰。这本书我们一起猜了里面每一个谜语,不断地反复翻阅。

孩子两三岁,正是视力发育的时期,大量的阅读其实并不适合,而亲子阅读也需要孩子坐下来一起看着书籍,那么这段时期的阅读主要是以听为主。这个时期的听,一方面可以培养倾听的敏锐度和专注性,另一方面对语感的形成有非常关键的作用。一个擅长倾听的孩子,在早期的这段听的“经历”是十分必要的。小孩子“看”的理解力未必能够超过倾听的理解力,直到现在,豆豆仍然保留了听书的习惯。

小时候,我们听的选择范围很广,可以是莫扎特的音乐,可以是老版本的《小喇叭开始广播了》中孙敬修爷爷讲的故事,可以是若虹妈妈讲的法布尔的《昆虫记》,甚至可以是曹灿播讲的原版《西游记》,只要孩子不拒绝都可以拿来一听。但是这些借助机器播放的声音都没有爸爸妈妈的声音来得真实,孩子最需要的是亲人的声音,亲人讲的故事。

我很感谢我的父亲,孩子很小的时候,他老人家就开始唠叨他小时候的那些有趣的故事,很老的故事,我小时候也听过,如今我的孩子也在听。这些故事孩子一点也不反感,每每要求外公多次重复地讲。豆豆两岁可以背诵几十首唐诗,这和他的外公是分不开的。两岁半的豆豆,有一次站立在沙发上,有模有样地表演着骑马,我故意装扮成被打败逃跑的样子,豆豆突然吟诵:“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全家无不惊讶!

我记录了一则豆豆外公教给她的山东快书:

有位同学本姓杨,整天抱着小说不肯放,

什么《三国演义》、《西游记》,

《说岳全传》和《说唐》,

《水浒传》、《封神榜》,

还有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这天老师已经进课堂,

他还要抓紧时间看几行,

正看到曹操败走华容道,

偏遇关公一马当先把路拦,

他身在课堂心在曹,

关公会不会把曹放,

放了曹操罪怎当?

好不容易熬过这一堂,

下一堂自习做数学,

他却抱着小说看得忙。

同学问这道题目该怎么做?

他却说这区区小事何必挂心上,

三国鼎立的原因我知道,

怪只怪关云长,心软把曹放。

那一天他给同学写了一封信,

邮递员看见着了忙,

信封上写的是:

寄交武汉七中诸葛亮,

寄信人却是实验中学的杨六郎!

三岁的豆豆学得快,她整天乐滋滋,在我耳边“当哩个当”,豆外婆总说豆外公不务正业,人家孩子都在外面学正经学问,咱家孩子倒好,外公教得什么乱七八糟?

我忽然发现,豆外公教给豆豆的,堪称宝贝!传统的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朗朗上口,韵脚压得也很巧妙,内容风趣幽默,表现力很强。于是除了山东快书,也拜托豆豆外婆教给豆豆一些上海的传统民谣。

五岁的时候,我们开始听传统相声,主要是侯宝林、马季和姜昆的。别看她人小,貌似对北京方言还是蛮喜欢的,那个“逗你玩儿”又模仿了好一阵子。后来我们又听了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袁阔成先生的评书风趣幽默,又不失儒雅,如果小孩子能够自主阅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自然是好,如果不能,那么饶有兴趣地听听这套评书也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再后来,我们购入了全套的《岳飞全传》《隋唐演义》《封神榜》《史记故事》《戏曲故事》《狄仁杰探案》等等多套小人书,其中不乏名家的绘图,看得热火朝天!

倾听能力的培养在这个时期是事半功倍的,而最佳的途径莫过于“亲子阅读”。通过我的观察发现,豆豆在听自己的爸爸或者妈妈声音的时候更加专注。所以我仍旧坚持亲自读为主,CD等音频为辅。所以我仍旧不断地创新、改良各种“亲子阅读”的方案。在亲子阅读中,随时调整策略与方案,随时观察孩子的反应,把握孩子的敏感期。我也特别留意了我的语调、语速,在朗读中融入情感,我发现随着情感地加深投入,孩子会越发好奇所读的文本,而我也会越有激情,这样便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亲子循环。而实践中也有大量的事例来证明,亲子关系越良好,家庭教育就进行得越顺利,从而能够营造更加有利的成长环境。

我个人认为,亲子阅读是孩子自主阅读的一种引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孩子己能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并能够内化优秀的文化能量,形成孩子特有的文化底蕴。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识字量达到一定水平了就可以不用亲子阅读了,其实并非这样,亲子阅读和自主阅读之间的比重可以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而有所下降,阅读的内容也可以有所升级。

亲子阅读其实是您在您的孩子对真善美、对人生、对生命的探索思考和追求。所以我们家长要不断地学习,自己首先要阅读经典,同时也可以关心孩子产生兴趣的书籍,用各位独特的方式进行引导。

再也没有比汉字更加生动形象的文字了,我想。

汉字不仅拥有音韵的美感,更加具备形态的美感。

我手边可查询的书籍包括《说文解字》《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尔雅》以及《书法八法大字典》等等。

我自己在这方面的见识是浅薄的,于是便萌发了送小豆去学书法的想法。她已经在书法和篆刻的领域流了五六年的汗水了,这些辛勤的汗水是不会白流的。

2015年暑假,她成为中外传统文化交流的一名小使者,漂洋过海交流书法艺术。在交流中她了解到丹麦尼尔斯中学的学生也在学习中国的传统经典《三字经》和《论语》,这个交流的成果令她十分振奋,因为那个暑假她刚好学完全部的《论语》,没想到远在丹麦能够得闻这样的消息,顿觉孔子的伟大!在交流的现场,丹麦的师生明显对中国的茶文化感兴趣的程度更高,而对书法艺术,很多人比较陌生,但也表现出好奇心。很多当地的孩子自己拿起笔来跃跃欲试,其中还有个男孩子冲着交流团的一名男孩子鞠躬,行拜师大礼,场面很活泼。这次交流回来,她对书法篆刻艺术的兴致更浓了,特别是篆刻,她似乎更加喜欢。

豆豆是怎么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的呢?

我回忆起一个场景,豆豆那年大概两岁,看到一个图画本里的老鼠。当时我也看到了那只可爱的老鼠,突发奇想,这个“鼠”字好像一只小老鼠哟!不是嘛,翘起的小耳朵,下面一个大大的脑袋,瞧,两颗大门牙,再看下面是两条细长细长的前腿,前腿遮住了后腿呢?还是腿上的两根毛啊!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

豆豆听了,高兴地大笑起来。我又将刚才说的编成了顺口溜:

小老鼠我认得你,

翘翘的耳朵方方的头,两颗大牙亮又亮;

细细的长腿短短的毛,还有一条长尾巴。

然后跟她看着那个“鼠”字边说边比划了一遍。一周后,我突然发问:“妈妈知道豆豆不会写字,可是有个字是你的好朋友,你可以写给妈妈看看吗?”于是那个“鼠”,她嘴里一边咕哝,左手一边就画了出来!我想这是她的第一次书写。但是因为是“左撇子”所以在学前一直没有再学过写字了。之所以想送她去学习书法,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左撇子”的缘故,还是希望她在入学后能够使用右手书写。

我们还曾经在一起编过一首无厘头的诗,这首诗包含了大部分“尧”字族的字,读了两三遍打油诗,这些字就全记住了。

尧帝骑马真勇,百战不殆当皇帝;

尧帝治理真富,谷满仓来人满街;

尧帝有女真妖,抓耳腮没主意;

尧帝幸不可取,守株待兔无用功;

尧帝奏乐音梁,三月不知肉滋味;

尧帝心骄气又傲,尾巴起比天高;

尧帝玩起跷板,一不小心摔跟头;

尧帝火到眉毛;盼着舜帝来接任。

这个无厘头的故事是说,尧帝打了天下,勤勉治理,百姓安居乐业,但是他有个女儿,他对她没有办法,所以是“抓耳挠腮没主意”,后来尧帝开始玩物丧志了,又是“侥幸”心理,又是“玩跷跷板”,最后心急火燎,只好等着舜帝来救急。哈哈!可怜尧帝的一世贤明,被我们“乐搞”了一把。

其实,不论是“鼠字诗”还是“尧帝诗”,我只不过给到孩子一个引领,也许是暗示了语言学习中的联想能力的运用,后来入学以后,她自己经常使用类似的方法记忆汉字,很多字词当堂就能掌握,不必花费她课余的时间。

就这样,豆豆对汉字越来越感兴趣。我没有特地教她一个一个机械地识字,只是在三岁和四岁的时候,我把一些偏旁的含义和“字族”的概念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的方式传输给了她,我也基本上把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的概念传授给了她,只是她都蒙在鼓里,只知道是“汉字游戏”罢了。若干年后,她上学了,她兴奋地告诉我,学校的老师玩起和妈妈当年类似的游戏,她感觉好简单呢!

其实,这些游戏每个爸爸妈妈都可以自己设计,一点儿也不复杂。我通常会准备一些“字族”的卡片,一些偏旁的卡片,这就足够了,我们每周末在一起玩拼接。我会让她自己拼,然后请她告诉我她认为是什么?我也会指定一个请她拼,比如:跑,泡。我更会演示一些动作,比如“拜”,观察一下手交叉后的形态;“掰”,我会去厨房找根黄瓜来“掰”,然后豆豆半根,我半根,开心地大口咀嚼。

有很多时候,她特别喜欢在汉字上画小画。她会在“跑”字的足字旁的底部做修改,她会改成一只鞋,这样改动很多很多。那个时候她还没有专门开始学习绘画,就是经常这样随便去画。当我发现她的创意和想象力后,我送她去了中福会少年宫的“小画家工作室”,在那里她欢喜得不得了,各种不同材质,各种不同的画法,大开眼界。后来她的一幅作品,在少年宫的老大楼二楼公开展览出来了,那时她已经转去学素描了,蓦地,发现自己小时候的作品,真心兴奋呢!我仔细端详了那幅作品,有点毕加索的味道!

汉字是象形文字,汉语也同西方的语言有巨大的差别,正是因为如此,两者的习得方法截然不同。孩子喜爱绘画对习得汉语是有很大的益处的。

汉字不仅有魅力,汉字更加有魔力!

我们在阅读中,特别是诵读经典时,也许这些文字都有着一定的能量,每每这些时候,小家伙都十分的专注。其实,我至今也不清楚,在没有进行一个一个机械识字的情况下,小家伙是怎么认得这些字的?

在和豆豆的亲子实践中,我逐渐感受到,六岁以前的孩子最好的早教的方式之一就是“生动形象”,而生动形象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看、触、听、说,从多彩多角度的感官阅读出发,走出去读,在大自然中,在人群中读,读名人前辈所去过的地方,去重新读,去建立属于自己的“大阅读”,去创建一个“梦工厂”。

我们曾经在“梦工厂”中玩过一个游戏,“说人”。闲暇的时间带孩子出去溜达,漫无目的,观察一下身边的路人。各种各样的穿着,不同的年龄,神态各异,然后你说说孩子说说,可以猜测他们的身份,可以猜测他们的关系,可以猜测他们大概是怎么样的人,没有标准答案,就这么凭借一眼猜测下去。我们在旅行途中玩,在剧院门口玩。这个游戏的初衷不仅仅是锻炼观察能力,更为了生活本身的体验。能够说得出口,将来的写作也不会畏难。

附上我们“汉字打油诗”的实践。

包字族:

妈妈吹泡,宝宝四处

妈妈宝宝,宝宝要泡;

响三下,小兔地里

妈妈穿长,宝宝笑弯腰。

海浪大哮,宝宝要睡觉。

颛字族:

臾是谁,我来查;

惴不安,是我心;

流河水,我来趟;

小猫,不仁爱;

个红薯,咬一口;

雪才能兆丰年。

专字族:

说故事真带劲;

个圈圈就忘记;

头能把房子盖;

都要心来帮忙。

青字族:

青园中葵,

静来生长;

水绕篱笆,

影水中现。

早起神好,

晚来抱琵琶;

天山中游,

真舒爽;

闲来赋一曲,

赛似活神仙。

门字歌:

家家有门,咱们瞧,

门庭若市,好热闹,

门可罗雀,太冷清;

门中有人,一过,

心关门中,得慌,

马入门中,天下,

树种门中,太清

门中一横,把门

门内有耳,用心听,

请你猜猜,它是谁?



(豆豆幼儿时期的小画)

孩子随手一画

我珍藏了纸片

汇成一本集子

厚重而又踏实

冬日的雪景

那是小女巫的城堡

我坐在摇椅上

柔软温润的手儿轻抚我的肩头



欢迎关注 阿黛阅读



欢迎关注上海素养联盟

“上海素养联盟”微信公益平台发布公告

豆妈创新阅读十课——第一课 敏感点阅读法(2)

豆妈创新阅读十课——第一课 敏感点阅读法(1)

创新写作十课之四——联想

创新写作十课之三——绘本极妙

创新写作十课之二——想像力

创新写作十课之一绘本句型


    关注 阿黛阅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