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思迪威教育”教育杂谈,阅读,让我们向真理而去】

 

去年暑假,我从校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就有人问我,一个校长如果退下来了,但还想为教育事业发挥余热,最...



去年暑假,我从校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就有人问我,一个校长如果退下来了,但还想为教育事业发挥余热,最好的方式您认为是什么?

我当时的回答就是,最需要做的事情,是读书。在我看来,作为一名教师,如果真的想要理解我们所从事的教育,首要的选择就是读书,因为读书的过程就是同古今中外最有智慧的人对话的过程,而教育正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与互动,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相互摇曳与温暖的过程。

我所读的书有教育的、哲学的、社会学的、逻辑学的,还有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的,以及管理学和大数据方面的。相对广泛的阅读,使我对许多原本一直想不明白的教育问题,慢慢地想深了点,想明白了点。

在阅读中甑别教育“箴言”

如何理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及如何看待“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之类的“教育箴言”?不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康德的《论教育学》、菲利普·W?杰克森的《什么是教育》、史蒂芬·柯维的《第3选择》还真的就搞不清这一类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爱,什么是教育之爱,“爱生如子”,“爱校如家”之类的言说究竟有什么不妥?

许许多多反教育的规定与勾当(诸如某省规定凡男性不论年龄,一律不得进入女生生活区,以及某部门禁止老师批评学生之类的这“不准”那“不准”)不正是打着“爱生如子”幌子出现的吗?在这样的旗号下,我们原本觉得不可理解的主张与行动(考试工厂那样的军事化管理、魔鬼式训练),不仅变得可以理解了,甚而至于变得“伟大”而“高尚”了。

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了陶行知当年所提的“爱生如子”前面还有“爱满天下”,我们就不可能狭隘地将教育之爱理解为“爱生如子”“爱校如家”。

同时,我们还可以康德这些哲人的论说中,弄明白,所谓“教育之爱”,强调的是在教育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不仅要有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情感,教育之爱,还要爱我们所教、所学的内容以及教和学的方式,乃至于我们所处的世界的方方面面。这爱和情感是包容的、慈悲的、博大的,同时,又是理智的,基于道德的。其目标就是不断的改善,试图使师生双方的每一个人(往大里去,还包括同事之间的、同学之间的、人与自然的、人与这会的)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好,进而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得更好。

这样的爱是需要时间的,是要靠一代一代的人的努力前行的,这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心和勇气,要的是身处其间的每一个人的付出和努力,用杰克森的话来说,需是要每一代新人自由地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扩张”。

所以,我们在对待类似的教育“箴言”的时候,要想一想罗伯特·博斯特在《民主、专业知识与学术自由》中强调的“人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发表意见,不能为争议而争议,意见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为支撑,一个意见是否靠谱,要通过同行评议来论证。这同行,一方面是当下的,另一方面自然包括那些智慧之书背后的智慧之人。

在阅读中走向教育“真理”

不读史蒂芬·柯维的《第3选择》、丹尼尔·卡纳曼的《快思慢想》、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詹姆斯·富勒的《大连接》、克莱·基的《人人社会》,以及笛卡尔的《谈谈方法》、杜威的《我们如何思维》、克里希那摩提的《重新认识你自己》等等,我就不可能去思考作为教师必须建构自己的教育哲学,让教育朝“真理”而去的问题,尽管我至今也没有找到教育的“真理”。但我慢慢地认识到倾听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包容不只是对一方的要求,包容不是妥协,还有要想避免直觉判断给我们带来的错误,就要在“快思”的同时让“慢想”跟上。

正如笛卡尔所言,一个人想要探寻真理,最要紧的是要不断学习,广泛涉猎,“博学旁通,连最迷信、最虚妄的东西也不放过,是有好处的,可以知道老底,不上他们的当”。“要想知道他们真正的看法,一定要看他们的实际行动,不能光听他们说的话”,因为“世风日下,有不少人不肯全说真话”,当然更多的是“由于有不少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心是什么”,我们要做的是“选择最合乎中道的”。《我们如何思维》、《第3选择》、《重新认识你自己》则从另一个视角为我们阐述了同样的道理,人只有不断地放弃自己的思想,方可以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黎明。

《大连接》、《人人社会》让我明白了人在社会网络中是如何与他人连接并发挥自己的影响的,“六度关系”和“三度影响”的理论,促使我对我们今天所热衷的“小组学习”“合作探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慢慢地想明白了解决这些问题可能的路径,没这些阅读,我只是凭直觉来看待问题的,所以找不到问题发生的原因。

我更为感兴趣的是《快思慢想》中谈到的一种生活方式:茶馆式闲聊。作者认为这样的方式可以增进我们的洞察力,看到并了解他人的判断和选择出现什么错误,进而了解自己所犯的错误在哪里。所谓“闲暇出智慧”原来是有依据的。另外作者告诉我们,作为人我们内心都有两个“我”,一个是行动和直觉的“我”,一个是理性和小心的“我”,所以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不管我们的直觉如何,我们的行动一定要冷静而仁慈,这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得到冷静而仁慈的回报。

“教育是慢的艺术”的论断,不是凭空而来的。

若是没有这样不停的阅读和思考,我还真的没办法从源头上剖析教育今天囚徒困境的局面。一个教师,如果能从尊重教育的人文性出发,在教育哲学的支撑下,摆脱唯效论英雄的思维定势,或许就有可能弄清楚自己当下所作所为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学会做一个负责人的、充满爱的、富有建设性的教师。而要获得真正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思维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依靠不断的阅读,以及与阅读相关的思考和实践。

我相信,教育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手中。


    关注 百思迪威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