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明月

 

张纪中先生一生坎坷,远离功名,被世人誉之为国学大师。先生国学深厚,识见不凡,涉猎甚广,著述甚丰。...



《清风明月》集张中行先生作品中的精华。透过平实老辣而又浸满诗书的笔墨,先生带你走进北大红楼,走进广化寺,走进老字号,走进旧书摊,走进老北京的风风雨雨 ——透过亲切灵动而又饱含沧桑的语调,先生告你四十年悟出的人生感悟和哲理,告你通往禅悟的路,告你以逆为顺的道,告你宇宙和人生,告你节制和命运。  





民国年间,北京大学有三个院:一院是文学院,即有名的红楼,在紫禁城神武门(北门)以东汉花园(沙滩的东部)。二院是理学院,在景山之东马神庙(后改名景山东街)路北,这是北京大学的老居址,京师大学堂所在地。三院是法学院(后期移一院),在一院之南北河沿路西。红楼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四层的砖木结构,坐北向南一个横长条。民国初年建造时候,是想用作宿舍的,建成之后用作文科教室。文科,而且是教室,于是许多与文有关的知名人士就不能不到这里来进进出出。其中最为大家所称道的当然是蔡元培校长,其余如刘师培、陈独秀、辜鸿铭、胡适等,就几乎数不清了。人多,活动多,值得说说的自然就随着多起来。为了把乱丝理出个头绪,要分类。其中的一类是课堂的随随便便。 

一般人谈起北京大学就想到蔡元培校长,谈起蔡元培校长就想到他开创的风气——兼容并包和学术自由。这风气表现在各个方面,或者说无孔不入,这孔自然不能不包括课堂。课堂,由宗周的国子学到清末的三味书屋,规矩都是严格的。北京大学的课堂却不然,虽然规定并不这样说,事实上总是可以随随便便。这说得鲜明一些是:不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每课必到,应该来上课的却可以经常不到。 

小编推荐的这本《清风明月》讲述了张中行先生对过去的回忆,并且留下了深刻的感想。

读先生的文章,如同与智者聊天。不读先生的文章,不知他有多大学问;读了先生的文章,殊不知道他有多大学问。


    关注 图书漂流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