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故事】昆山先贤故事——龚半千还金陵

 

龚半千还金陵作者:钱笠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



龚半千还金陵

作者:钱笠


明末清初著名画家

金陵八大家”之一

又名岂贤,字半千

、半亩,

号野遗,又号柴丈人

钟山野老,

江苏昆山人。

与同时期活跃于金陵

地区的画家樊圻、家

高岑等并称

金陵八家”.
龚贤


喜欢画画的朋友一定知道“金陵八大家”这个称谓,这是指八位画画非常棒的人,他们都住在南京,当时南京又称为金陵。他们以书画为生,有时聚在一起,以诗酒自娱。其中有一位姓龚的名贤,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他是昆山人,是我们昆山的大画家,被誉为“金陵八大家”之首。


“金陵八大家”之中,龚贤最著名。图为位于南京市鼓楼区龚贤纪念馆。

龚贤的祖上是做官的,不过到他出生的时候,已经家道中落了,他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家族迁居南京。十三岁开始学习画画,拜了大画家董其昌为老师。当时正是明朝崇祯末年,很多有志之士都在结社赋诗,讲学论艺,挽救民族的危机。由于龚贤正直不阿的人品,以及在诗、书、画上的成就,他在南京士大夫中显露头角。
▲ 董其昌书画作品《拟黄子久江山秋霁图卷》 


他五十岁左右时,再次返回南京居住,经过几次搬家,最后定居清凉山。他在屋子前半亩空地上,筑园栽植,命为“半亩园”。龚贤曾经请名人画了《半亩园图》,并题了长跋来描写“半亩园”的景色:“清凉山上有台,亦名清凉台。登台而观,大江横于前,钟阜横于后。左有莫愁,勾水如镜;右有狮岭,撮土若眉;余家即在此台之下。转身东北,引客视之,则柴门犬吠,仿佛见之。”又自写小照,着僧服,手持扫帚,作扫叶状,悬于楼堂,以示与清朝统治者格格不入,后人因此将他的旧居称为“扫叶楼”。龚贤晚年幽居于此,赋诗,作画,教学。“忆余十三便能画,垂五十年而力砚田,朝耕暮获,仅足糊口,可谓拙矣!”



▲  扫叶楼内景
定居半亩园后,龚贤仍与书画界交往,除了与金陵画家高岑、樊圻 、吴宏等切磋画艺,好友还有屈大均、吕潜、程正揆、王石谷、孙枝蔚、戴本孝、弘仁等。他的两位挚友周亮工、孔尚任与他不仅有着志趣上的投合,还是他的主要经济资助者。





左上 高岑 《梧亭赏月图》

左下 樊圻 《秋山萧寺》

正下 吴宏 《山水图》



清康熙二年( 1664年)前后,龚贤的妻子和他的其他亲人有八人先后去世,他受到沉重打击。人到暮年,日常生活依靠自己妹妹料理。清康熙二十八年,龚贤病卒于南京半亩园,年约七十岁。在龚贤去世前,有一个当地的“豪横”向龚贤强索书画,龚贤贫病交加,经不起精神折磨,就此卧床不起,不久便含恨长逝。死后因为家贫,连棺椁都买不起,丧事全靠他的好朋友孔尚任料理,还帮其抚养遗子。之后龚贤的遗柩被运回他的出生地昆山下葬。
龚贤的好友孔尚任
龚贤在画画出名之前,是先以诗歌闻名于世的。客居海安、扬州时期,龚贤创作了大量诗歌,居扬州期间,在六年内作诗二百多首,是他一生中写诗最多的时期,传于后世的《草香堂集》共收诗203首。《草香堂集》中的诗大部分反映了他在海安、扬州时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他的诗很有特色,其好友方文在《喜龚半千还金陵》诗中赞他“更妙是诗篇,浑朴复雄放”。
▲ 龚贤诗歌作品
龚贤懂诗、爱诗、惜诗。他曾花费数十年时间,以极大的毅力进行中晚唐诗的搜集、选编工作。为此,他曾“大索天下”,觅得百余家“多人未见本”(即未曾被收编入书的),主要靠自己出

资刻印了七十四家。这一艰巨工作持续了数十年,被他的好朋友们赞为“中晚唐之功臣也”。

周亮工

以极大的毅力进行

中晚唐诗的搜集,

被他的好朋友周亮工赞为

“中晚唐之功臣也”。
        龚贤是位既注重传统笔墨又注重师法造化的山水画家。在吸收五代、宋等前朝绘画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自然山水的观察和感受,形成了浑朴中见秀逸的积墨法,和当时流行的画风截然不同。他的作品很多是描绘南京及附近的山水景色。龚贤喜用老辣朴拙的笔触,沉着稳重。龚贤在用笔上主张要准确、简练、流畅而富有变化。
▲ 龚贤 夏山过雨图  南京博物院藏
        龚贤的山水画也非常重视构图。他的山水画一般很“满”,但“满”而不塞,常常用云带、流水作为空白透气。从整个画面来说,很有气韵。代表作品有《深山飞瀑图》、《急峡风帆图》、《木叶丹黄图》、《重山烟树图》、《溪山人家图》、《云林西园图》等。他是当之无愧的“金陵画派”的首领。
来源/昆山社科联


    关注 昆山智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