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反派所能犯的一切错误,《那年夏天》里的胡歌都全了

 

一个失败的反派所能犯的一切错误:刻板的登场方式;看似神秘实则无用的造型;掌控全局后抑制不住的倾诉欲……胡歌演的这个角色一个不拉的全占了。...



必须先声明下,我非常尊重胡歌。



凭借《仙剑》系列大红大紫后,胡歌能毅然推掉许多偶像剧和古装剧的邀约,一个人背着包,走向话剧舞台(长达8小时的《如梦之梦》和全程上海话的《永远的尹雪艳》)。

这份纯粹的对演艺的热爱就足以让很多人汗颜,也只有这样的演员才能再经历车祸后浴火重生。



可是,胡歌在《那年夏天,你去了哪里》的表现并没有拿下他在大荧幕上的首胜,尽管他的角色是特别容易出彩的“反派”。



有女影迷都心疼地哭了。

以胡歌健康优质的形象,出演反派的话可能会有出彩的“反差感”,可是,

一个失败的反派所能犯的一切错误:刻板的登场方式;看似神秘实则无用的造型;掌控全局后抑制不住的倾诉欲……胡歌演的这个角色一个不拉的全占了。

影史上不乏邪魅狂狷的性格反派,因为他们的表演,有时我们禁不住会歪曲三观站到正义的对面。



没有任何社会规则概念的小丑用口水梳理头发,展现自己的“绅士风度”。



行事残暴的警察(《这个杀手不太冷》)偏爱听着贝多芬大开杀戒。

这些过目不忘的表演源于反派的性格“魅力”而非坏蛋专属的“标签”式行为。

可惜的是,我们的老胡同志和那些毫无创意的变态杀手一样,

习惯于自带阴森特效躲在阴影里眼角上抬,目露凶光;

想起悲惨过去就无限哀伤;

连中数刀却死而不僵。

为了表现出杀手的神秘,胡歌(请原谅我,看完后我都不知道角色的名字)的一身行头极尽所能地包裹住除脸以外的全身。



在所有人都清爽打扮的商场,他仿佛在提醒大家自己就是那个神秘的跟踪狂。



要知道,一个合适的隐形人应该像伯恩一样不起眼,像水消失在水中。

更可怕的是,胡歌也没能逃脱“反派死于话多”的俗套定律。



对,大部分嘴炮极强的反派最后都是被花式吊打。

胡歌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闭口不言,反而到了carry全场的时候,一边喊着“最后关头,绝不能心软”;一边倾诉着失去控制感的失望情绪,还一度强烈到蹦出英文句子。



也许这个锅不该全由胡歌来背,《那年夏天》从宣传开始就打着胡歌的旗号吸引注意力,友情出演的胡歌其实仅仅在剧组呆了几天就赶回了《伪装者》的片场;

影片也早已制作完成,但一拖再拖到12月30日上映恐怕也是担心质量不佳。

但不停尝试拓宽自己戏路的胡歌确实承载着我们很多的期望;

他是良心剧的保证;



是万千粉丝的骄傲。

胡歌终有一天要在大荧幕上证明自己不仅能演好李逍遥,演好明台,还能驾驭各种角色。

只是这次阔别电影四年后的试水略显尴尬,



还好,胡歌从来就不是赚一票就溜的短视之人,

衷心的希望他能越磨砺越锋芒。毕竟,多一个胡歌上荧幕,就少一个小鲜肉来蹦跶。



聊电影,装文艺,爱生活 | Big柒电影

长按下图加关注


    关注 Big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