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碗鸡汤】20句金玉良言,拿走不用谢

 

作为父母倘若说一套,做一套,知行分裂,又如何要求孩子把父母当作榜样呢?当我们携带孩子走进2017年,不妨趁着...



人们都说,孩子都是父母的影子,有什么样的父母,也就会有着什么的孩子。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所处的环境的,他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一个孩子的成长,一个孩子性格的养成,一个孩子生活的习惯的培养,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曾经听说过一个犹太人的小故事。

一个小男孩非常的喜欢吃糖,他的母亲看到之后,非常的忧心,怕自己的孩子吃了这么多的糖,对他的牙齿不好,于是这位母亲就去找当地有名的智者,想让这个智者,帮助自己,劝小男孩不要吃这么多的糖。

小智者看着这位母亲,悄悄的对着这小男孩说了一句话,又和小男孩击掌为誓。

然后对着小男孩的母亲说,“一个月后,在带着小男孩过来吧。”

虽然说这个母亲是非常的不理解这位智者的举动,但是到了一个月之后,母亲还是带着小男孩,来到智者这里。

然后,智者对着小男孩说了一句话,然后就让这位母亲带着小男孩回家吧,让这位母亲非常吃惊的是,从此以后小男孩真的就不在吃糖了。

母亲非常不解,自己为什么有很多的方法,小男孩还是吃糖,而智者却是只说了一句话之后,小男孩就从此不在吃糖了。

母亲带着疑问再次找到了智者,向智者询问道。

智者笑着看着小男孩的母亲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然后就向小男孩的母亲说了起来。

原来,当初这位母亲,带着小男孩来到智者这里,寻找智者帮忙的时候,智者和小男孩打了一个赌。

智者对小男孩说,其实他也是非常的喜欢吃糖,然后智者就会小男孩说,如果我能够在一个月中不吃糖,那么你也要在一个月中不再吃糖,小孩子欣然的答应了智者的话。

然后,再接下来的一个月中,智者就不在吃糖了,当小男孩再次来到智者这里来寻找智者的时候,小男孩也不在吃糖了。他们的这个赌约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小男孩不在吃糖为止。

讲到这里,智者意味深长的看着这个母亲然后说道,如果你自己就做不到,就不要去强求别人去做。

听到智者这句话,小男孩的母亲恍然大悟。智者看到小男孩的母亲有所领悟,又送给了她20句金玉良言。

1.要想改变孩子,就从改变自己开始,亲子关系会更不同。

2.用最好的面貌对待最亲近的孩子,你每天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慢慢的,你便会有一张什么样的脸,是孩子塑造了我们的面貌。

3.尊重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主动尝试,鼓励他坚持,绝不随便说放弃.

4.孩子性格与品行出问题,源头基本在于父母。请给孩子善意,少对孩子挑刺。

5.回家后尽可能放下手机,花更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多关心孩子的成长,愿意对孩子说贴心话,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6.和孩子交谈,六岁之前适宜面对面,六岁之后要逐渐改为肩并肩。因为六岁之前的孩子在意你对他的关注,而青少年则不希望你“盯着他”,而是能够以朋友的方式和他交谈,这样他更容易打开心房。

7.发现自己教育不当或者误解了孩子时,一定要诚恳地跟孩子道歉,表示自己对孩子的尊重。

8.做个有教养的父母,不要让孩子活在行为暴力和语言暴力之中。

9.父母自己要调整好对孩子的期望值。如果孩子成绩欠佳,最重要的是父母不对他丧失希望,告诉自己和孩子:即使输掉学业,他也不一定会输掉人生。

10.绝对不在公众场合打骂或惩罚孩子,这种教育几乎可以摧毁孩子对父母的信任,请不要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11.正确对待孩子对老师的评价,不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或与老师争吵;也正确对待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在和老师谈话时尽可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12.孩子总有自己的性格,切勿以完美的标准苛责他。平时多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鼓励孩子参加户外运动,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13.父母应当承认自己的不足,一点一滴挤掉自己身上的“毒素”,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给孩子更正面的教育。

14.父母都应该用一生的力量证明:“我相信你,孩子!”

15.孩子渴望的是父母的认同,请尽可能鼓励孩子的进步,肯定他的良好表现,会给孩子莫大的信心去对待下一个挑战。

16.在严酷的应试教育背景下,让孩子对分数不要过于敏感,反而有助于他更好的成长。父母比孩子还紧盯成绩不放,反倒让孩子“压力山大”。

17.批评孩子前一定要克制情绪,才能理性对待孩子的过错。切勿对孩子翻旧账,数落他种种不是。批评的意义在于一事归一事,这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18.越是“成功人士”的父母,越要警惕自己对孩子成长的忽视与盲目自信;越是“底层人士”的父母,越要避免自己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灰心失望。你们的生活状态也能影响孩子的精神面貌。

19.60%的中国父母为孩子的未来极度忧虑,但其中不到1%的父母是为孩子的睡眠不足忧虑。很多孩子的未来其实是输在睡眠严重不足上。一个孩子只要睡得好,看世界看自己的方式都不一样。请让孩子尽可能保持八小时睡眠,不要疲累地渡过每一天。

20.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为人父母,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父母和孩子的交集才会更加亲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

来源:内容来自网络,有删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文章。


    关注 中科教育研究中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