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的背后和背后的执行——#我和Scalers的2016#征文05

 

枫寒16年的总结和17年的目标可以归纳为8个字:精简计划,到位执行。...



Scalers点评:

这是#我和Scalers的2016#征文的05号文章,作者是来自16年成长会的枫寒(S827)。在元旦深圳线下的时候我见过枫寒,给我的感觉是一个比较安静的男生。但是安静却是有力量的,这是一篇6000字的年度总结,但是你可以从中看到一位会摄影的工程师对于生活的安静热爱。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征文活动情况以及历史文章参见

木槿年的2016——#我和Scalers的2016#征文04

沙豆豆:努力做自己——#我和Scalers的2016#征文03

Babyer:两个100天,见证我成长——#我和Scalers的2016#征文02

小慷:今年最精采的旅程——#我和Scalers的2016#征文01

又是一年好光景——“我和Scalers的2016”征文活动启动

征文小组推荐理由:

2016年的枫寒用扎实、精简的行动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不断进步。也许你觉得这是一篇流水账,但其实朴素文字的背后是力透纸背的行动量,只有你行动到类似的程度才会有共鸣。摄影作品很难超过摄影师的眼界,行动者的体悟也很难跨越他的行动量,所以还等什么呢,持续行动!

我16年的总结和17年的目标可以归纳为8个字:精简计划,到位执行。

其中包含两条切身体会到的道理,一个是S很久之前说的:没有进步的背后必然有执行的不到位;还有一个是S前几天说的:兴趣爱好虽然有助于执行,但是既然明知是对的,就该别管那么多,先啃下来。如果你对我如何得出以上结论的细节没那么关心的话,其实到这里总结就写完了……

感谢S和成长会的小伙伴们,让我体验了充实的一年,2016年主要由这三个关键词构成:摄影精进,英语学习,观念升级。

 一、毒德大学篇



从准备摄影知识的分享开始,我才发现有很多我好像知道这么回事,但是却说不清楚的东西。这就是个大麻烦了,好像知道会让自己放松警惕,然而实际说不清楚,这样到了关键时候就要掉链子的。而且我开始准备的材料过于杂乱,想说的东西太多却又不够透彻,加上没有在实际听众的角度考虑,于是我想说的很多东西大家表示没听懂,提问还经常问得我无法言明,这种情况导致整个准备过程十分漫长。直到最后一次三讲群试讲的时候Hemon说这次很顺才终于安心上岗,有了这一期L38:《毒德大学你也可以》。

从整个准备的过程来说,我学到的是精简和透彻,并且我重新思考了摄影学习该是什么样子,而我想要学到的摄影是什么样子。

林海音摄影师从个人的气质到作品输出都非常让我敬佩,她为了了解自己所喜爱的时尚和艺术感在纽约的商场发过一个月的传单,就是想看到最新的时装画报,看到最新的衣着打扮;她明确自己的风格,不爱拍静物,所以你在她的社交主页是看不到静物的,但她在人像上追求极致。这种追求最好和明确的方向,让她成为了现在的强大的摄影师。还有毒德大学的校长级人物张千里老师,我看了他的原来这么拍教学视频组,确实学到了很多实战技巧性的东西。对于一些常见的场景应该能想到什么,应该能优化什么,如何避免一些问题。而且他们的共同点是在世界各地旅行。

其实旅行之于摄影并不是真的有那么不同,每个场景都是有共性的,然而“你的作品很难超过你的眼界”,我们看到的世界和想象的世界其实都是眼界的一部分,我想现实的场景更能拓展物理上的眼界,而天地遨游的感受和舒畅的心情对于精神灵感的发散也是大有好处的。摄影师们用脚步丈量世界,也是走在身心一致的修行道路上。

回到我自己这里,我还没到这个水平线,于是带着我没弄透的疑问、买了一些教材开始学习。首先就是我经常拿来开玩笑的《纽摄》教程,这次我是真的买回来看了。还有一些人像写真的画册和教学册,以及闪光灯的《热靴日记》一套等等。越看我越觉得我之前拍不好人像是有道理的。这些多少年的思想积淀我们弃之不顾,还大放厥词的说不用学也能做的好。我不否认有这样的天才存在,可显然那不是我。老老实实看理论知识然后周末带着相机出去练习,有时甚至是很枯燥的,因为走在每天经过的道路上要想着如何构图,如何处理某个想要表现的场景,哪些地方可以是亮点,都很烧脑。但是幸运的是我还都有些收获。

摄影分享的后续,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执行1000次快门计划。之所以定下这个数字是我常常需要拍400张照片然后回来辛苦地修一堆图,选出10几张之后又总觉得都少点什么。现在我每次拍1~200张照片,可以开心的选出9张来发一轮朋友圈或者是微博,其中必然有一两张可以作为主图使用的,可以代表这次拍摄的成果。

之前用很多张图片是可以让每张图片的位置缩小,于是瑕疵也都缩小了,哪怕仅靠颜色和所谓虚化就能博人眼球。但是现在我有时会感觉小图不能展现影像的风貌而且多图分散了注意力,于是越来越倾向于每张图单独发……回头再看各位摄影名人的公众平台,也都是给每张图留足了空间,有些确实很好的照片还会单独再发一次。我想所谓的精简也是基于成果的满意和自信。

我也开始周末抽空去各个美术馆和展览看看,上次看到宫迪拉赫(F.C. Gundlach)大师的作品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原来一种思想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流露。你看到杂志上的人像似乎是我们经常拍的大头贴但是却能产生透出画面的交流之感,真是非常神奇。我看到的是他20年间的100幅杰出作品,是精华中的精华,而后我才更加明白:知道什么是好的,是最好的,非常重要。

11月的样子,终于买了全画幅的相机,然后才真正感觉到什么是景深控制:以前的相机传感器太小,其实景深都很大,不怎么需要控制。然而现在换了利器也相对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调整。就机器本身素质来说,跳跃了好几档一点不假,当然价格也是……现在教材还在看,闪光灯还没有买,以前的便宜三脚架完全架不住现在相机加镜头的重量,晃晃悠悠的,连背包也不得不换掉,以前那个装不下新相机……大换血一翻之后,体验感受明显升级,但也把所有的短板集中到了我自己的身上:我是作品的瓶颈,想想也是很有挑战的事情。

很多人问我的时候都说,我就想用手机拍点好看的照片就可以了,不追求什么相机。想法是好的,但你是不是说反了呢?钱可以瞬间买到好的相机,但是技术只有自己磨炼。我们是看到很多手机摄影的牛人,但是随便请个出来给台相机只怕人家会更牛,技术炉火纯青的话拿根木棍也能当宝剑使。

二、英语篇

我是因为阅读了S的文章进入的成长会,加入之后产生了提高英语的想法,给自己定的目标是:16年可以不借助字幕看电影和美剧,3年内考一个口译证。那么2016年我做了哪些事情,是否实现了这一目标呢?

 

艰难起步

我的起点是4年前的6级426分,这几年估计丢得也差不多了,词汇量测评4000左右,我觉得是很有水分的。按照16年11月成长课的分类,大概属于第三象限的小白,既没有领域也没有词汇。于是我结合词汇和方法起步,我用百词斩背单词,开始设置成能认就行的模式,后来调成拼写的模式。还有阅读S的前面200多篇文章,里面很多关于英语学习具体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让我受益匪浅的论述。几个月后词汇量测评7000多些,方法也学了一些,开始继续英语学习的下一步了。

面对自己弱爆的听力问题,我报名了2期的晨读班,按照S的教程从朗读开始。第一期打了一轮酱油还自我感觉良好,一共只有15次到课、经常起不来,课后读得也少。就是可以对人吹牛,我经常6点半起来读英语,别人听了一脸佩服,实则然并卵。其实这个自我感动的问题S经常提醒我们,但要不是自己回顾反省,我们常常连自己都糊弄过去了。

早起晨读,母子共同进步

第二期早期晨读团依然报名,并且我妈也参加了,她完全没学过英语但是一直想学。我为了带动她的积极性,认真读文章练音调和发音,以前以为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实际很多是做不到的,练习前后能感受到自己的区别,这是很充实的体验,和第一期的走马观花感受完全不同。

印象最深的是短音的腹部震动,还有诸如repeated发音的节奏。练习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一个Japanese study搞了几个小时舌头经常打结,不小心就变成了印度风格。我也听群里大家的录音,但是自己好像没发过,没能克服心理障碍,失去了很多练习机会有些可惜。但是我确实真正去做了一些事情,能感受到其中一点点的进步。听力也确实跟着提高了,看电影经常能听清楚他们的对话了,一脸兴奋。

还有一些题外话。老妈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把文章读到了一半,包括11月底她还带着她的CPR录音来我这边玩,每天都要练……其实刚开始她很放不开不敢读,然后似乎我难受了一阵,老妈看不下去就开始读了……听着她歪歪扭扭的英文我很感动,期待她明年读完这篇文章的那一刻。另外,她因为看不懂英文去查了一下文章相关的内容,然后去学了急救护理,也就是心肺复苏急救first aid,再加上她爱跑步,现在她已经是有红十字会证书的马拉松的急救跑者了。11月27号有一场马拉松的行业论坛,是曼曼同学的经历,当天早上我妈刚好作为急救跑者去跑了一个半程,我跟着去照相,看到了晚上说到的几乎所有的内容,那些奔跑本身就很让我感动,印象很深刻。

沪江听写,慢慢向前

好像准备得差不多了,于是鼓足勇气去做了听力小组的测试,用时37min正确率只有61%……真是丢了雷了……好吧,我还是按听力课和文章里的方法开始练习:尽量少的次数,每次尽量长的时间,第一遍尽可能记录下足够多的内容。从10月初开始,各种想得到想不到的错法。能听见就能写对么?不是的。

首先是数字,错了好多次,去看了沪江的听写说明才知道:0~9写英文,其他优先阿拉伯,billion是例外,$代替dollar。并不一定每次都能记住,写急了也有忘的,但是多做几次,数字上错得就很少了。

数字解决了,人称、时态、单复数又是一个问题。正确率依然起起伏伏,幸运的是看到有别的同学在升级狂练后的投稿:“要听一遍全文,把握意思”。这个让我想到S说过不要纠结在词汇上,要能见森林。但是我这水平不够听不出来,只好听写完一段再读一遍,经常能发现句意有联系、时态前后呼应、有些词汇可以脑补。人称、单数、时态一致,就能减少很多错误,渐渐也能听出一些意思来。

到11月11日(真是机智的日子)大约45天的练习后,我达到了连续10次95%以上正确率,比木槿年同学晚两天,看着她发朋友圈的时候我还在提心吊胆怕最后两天前功尽弃。从开始每次听5~8s听5次;到最后每次听10~15s听3~5次;保证正确率,听写时间控制在20min左右。比不得各路大神,但是能比过半年前的自己。

另外我体会到,听写正确率刚到95%或者93%、94%的时候经常是挣扎的:有些没听懂的没听出来但凭着运气达标了的词,过程心惊胆战,或者失败了还觉得很不服气;但是正确率达到98%、97%的时候就是整篇文章都听懂了,感觉很有把握,偶尔会错一些连字符之类的还不熟悉的东西,这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开始的时候很好奇为什么标准是连续10次正确率95%后来有些明白了,虽然说不太清楚,但是我感觉这可以算作两个程度的分水岭了。

检验成果,参加托业考试

我计划报名一个难度不要太大、时间灵活的考试来检验英语学习的成果,最后选了托业考试。考试的结果不是很好,练习和实际考试还是有差别,网上经验不断提醒要按考试标准来练习结果我只是“大概”那么做了,到真考试就出了岔子。

开始做了3套阅读练习,时间总是很勉强,而且每天下班回来战一套题简直了,我真怕我考试时候会睡着……然后传说中的六套题因为时间太少只做了两套,意外的觉得简单很多居然能剩10分钟呢,自己按照网上的评分标准改了下卷子,发现好像能上900啊,好开心啊……然后到了考试的那天,因为太久没涂过答题卡了涂得真是手都软了,而且考场规定不准在试卷上做标记,但我平时练习时是看到觉得是重点就直接划出来,回来找的时候可以节约不少时间,这下还得小心翼翼别让答题卡上的铅笔笔迹弄到试卷上。然后我中途实在憋不住去上了次厕所……反正最后是没写完……好吧,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前期对考试了解的不够多没有按照实战进行练习,卷子也做得少,最后查得成绩只有760分……悲伤ing

现在看电影和电视剧没有那么依赖字幕了,但是完全丢了字幕还是要分内容的,有的没问题有的就呵呵了……想想当初考完6级回去和老爸老妈吹牛说我现在看电影基本能听懂意思,他们一脸相信的表情,我也当真是敢说,也就他们能信了……

英语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明年还要继续。

三、个人学习篇



个人提升有两部分,工作内、下班后,我的工作是类似程序员的工程师,前几周S还在群里说过:程序员容易产生一种优越感,这其实是不对的。这话提醒了我,我们总是不自觉得往上浮,但是想向前走需要先沉下来、踩在地上。工程师是指能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人。那么我应该努力做到名副其实,学好技术手段,能够解决问题。于是8小时内我一直是兢兢业业的,没有对不起自己的工资。

业余时间的自我成长是给自己挖了很大的一个坑,也让我的一年过得很不平静,因为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有些做了有些没做有些做了也没做好,所以总结下来:给自己安排做不完的事是自己坑自己

并且很多时候的学习是很迷茫的,因为在外面看着觉得很美好,跳进去了发现啊嘞,怎么完全不是想象的样子。很多东西学完却没有学懂,吹个牛皮都没有底气这就很失败了。年末古典老师的推送提醒了我:背后应该有明确的目的,只有行动没有目的会效率很低、觉得没有成效,然后动力衰减。也就是这个问题:为了所谓成长而“成长”结果却并没有多大的效果。能真正抓住一两个目标的本质并彻底执行到位,就真是很大的收获了。

成长会有三个基础任务,现在觉得是本质的训练:别人的成长帖,看S的1000篇文章,更新自己的成长帖。我都老实去做了但是都没能做到一丝不苟的执行。成长帖我只看到365帖并没有领会到其中的意图,当然是失败了。看S的1000篇文章,微信推送的600篇和每日更新的看了但是600~800断档了,下载了PDF但是……好在死记硬背也留下了一点内容,已经受益匪浅。

然后是更新帖子,从3月30号拿到会员号到现在12月14号,一共241层楼,除去偶尔来逛到我这里的小伙伴基本是维持日更的,当然中间也有断档的,还有连续断档的……嗯并不是每次都能写出一些东西,有时只是很短的日常或者一点感受没有系统的线索。不过大概能算一篇小文的都打上了标号,到这篇是117篇,然后加上其他不成文的,大约是14W字。之前研究生时,室友每每自豪地跟我说他的日记写了很多年我一直无感,现在自己写过一些才觉得,他能一直坚持写还是很牛逼的。可惜我的更新相比很多小伙伴或者是S的更新,哪怕只看同样字数,在内容的深度和逻辑上还是差了很多。比如GetiDoer同学的文章都很长也很难读,并且我也不一定都认可他的结论,但其中充满的思考让我很佩服。至于支撑我写成这样还是一直写下来的,是S说的,你要能每天写今天没啥事,也行;是李笑来老师、大熊老师推送的讲述他们开始写作时候的情况的文章,然后我看看我写的大概也就比他们差点,还行吧,写!

写下的文字虽然不一定都很精辟,对于自己却是很大的财富。有时我们自己都忘了的一些事情却能从文字上重温,就像翻看老照片,不一定多美但很温馨。

不写帖子别人就不会知道你是如何的一个人,有幸看到Hemon的留言,脑子一热去报名做了一场分享 L38:《毒德大学你也可以》,虽然听的人不多但是整个过程是从被虐到被虐,然后还是被虐,当然这其中被虐的程度稍微有点变化。分享的准备过程其实也是整理自己内存的过程,把那些似懂非懂的、讲不清楚的讲不透的东西弄懂了,或者砍掉了,能留下来的才算是真正掌握的一点东西。



插播一条广告:想要与枫寒有同样体验的、希望拥有自己一场行业论坛的17年会员,可在17年成长会群内找S359风筝报名,QQ:14809****



回看一下当时定的目标:春天别感冒,那会经常跑步,挺过来了,可惜夏天刚开始就感冒了……学唱两首歌,什么gui,当然失败了……坚持跑步,前面跑得多一些,除了膝盖伤了那一段,现在又开始慢慢跑一些了……能看英文文章,能看美剧电影不带字幕,虽然花了一些时间在上面,也收到一些效果,我觉得还是带字幕吧……好在年初不太贪心,除了唱歌以外的基本都是做了。

还有听了很多小伙伴们的行业论坛分享,在带猫去兽医院检查的时候看过超声波和结石L39:《医学中的“摄影”》,用曼曼同学教的上坡小步跑方法刷新了自己三公里的记录L43:《当我谈马拉松时,我谈些什么》,根据风筝的分享客观地看待天气总结 L23:《观云测天科学带伞》……

似乎做了很多事但没做到一个能给好评的等级,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所以客观来说还是有些失败的。我也是最近才有这样的感受:最后是要看成效的,没有一个能撑得住场面的旗帜立着,人往哪站呢?

但是也不能太灰心,目的、目标、时间、精力,衡量自己的计划,精简,然后很好地执行。明年的计划要精简,但是完成等级需要“很好”。

 

四、总结我今年学到的教训就是,别说怎么怎么就好了,要向做得最好的人看齐。如果抱着如何如何就可以了的心态,最后常常和没做没什么区别。

感谢这一年小伙伴们的帮助,期待新的一年能够拿出一个最好的结果,幸福而充实。
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

    ★★★★★   

ScalersTalk成长会是由Scalers发起的社群生态体系,专注1000天以上的“N阶持续行动理论体系与能力构建”,以“从英语初阶到同声传译全栈解决方案”为特色,以“持续输入输出训练实践拓宽认知边界”为导向。

微信公众号  l  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

新 浪 微 博   l  @Scalers

网           站   l   ScalersTalk.com

开 放 社 群   l  100小时训练群C456036104

 ★★★★★ 

2017年成长会申请说明

《用扎实稳定的持续行动,为2017写下新的篇章——ScalersTalk成长会2017年会员资格申请说明(2017.1)》(请点击)

Scalers:怎样快速找到ScalersTalk的历史文章(请点击)


    关注 ScalersTalk成长持续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