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艺海】土地之美 、之德 、之理

 

土地之美 、之德 、之理作者:内乡县国土资源局 王建平☺土地是一切的根本。《圣经》上有一段话:“你必须汗流满...

土地之美 、之德 、之理

作者:内乡县国土资源局 王建平
土地是一切的根本。《圣经》上有一段话:“你必须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你要归于尘土。”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神话故事,说上帝造人,说女祸抟土造人,都在揭示一个命题,宣示人与土的天然联系、紧密关系。我们看娃娃这个“娃”字,“女”字旁,俩“土”,很有意思的。草木一秋,人活一世,土里生、土里长的,最终都会化为灰烬回归于泥土。所以说,一切都离不开脚下这片土地。诗人艾青有一句诗我们都会背诵:“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们要把这种人类独有的特殊的深厚感情酿造的更炽热些。

学习欣赏土地之美。古人有名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我们从事土地工作,从脚下这片土地,从祖国的壮美河山,感受到、领略到了土地之美。美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在多彩多姿。我们说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还有青土、白土。北京社稷坛,就是古代帝王用来祭地的,铺有五色土。土有五色,粮有五谷。土地生长万物,丰饶绚丽。土地有平原,有山川,有河流,它是一种动静美、灵活美,是一种自然之美、和谐之美。二是美在纯朴和善。我们都知道《易经》上有一句话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是啥意思,我们看《易经》上画有一个符号,实际上“坤”本身就是土地的意思,这个地方延伸为“和善”。土地哺育了万物,养育了人类,却是厚道纯朴的,不会自我标榜宣扬,我们说做人要像大地一样朴实,要学习土地的纯朴和善之美。三是美在厚重大气。土地不是随波摇荡的浮萍,不是随风飘零的杨花,土地是沉稳的、厚重的,土地是地球之母,土地是精气、力量之源。力大无比的安泰不是一旦离开大地就注定失败了吗!我们常说做人要做实在人,干事要埋头苦干,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干成一番事业,才能不枉来到这个世上走一遭。想起两首古诗,都是唐代的,一首是刘禹锡的,“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这首诗表现的是失恋女子的内心痛苦,水流、花红是易逝的,是流动的,但是山、土地是厚重的、固定的、沉稳的,江山大地不拒水流花红,又何逊水流花红?另一首诗是薛涛的,“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这首诗咏的是柳絮,柳絮哪有泥土厚重!当然,春天里也有尘土随风铺天盖地弄成沙尘暴,但那是浮尘,它不是我们土地的本质和本色。归结起来,追求真善美,就要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营养。

坚守弘扬土地之德。“土扶可成墙,积德为厚地”,这是李白的一句诗。土地之德是啥?一是无私奉献之德。土地贡献给人们的是万事万物,贡献的是哺育我们生命的食物,贡献给我们的是大自然的美景,土地从来没有向人们索取什么东西。土地是财富,土地是民生,土地收入是贡献给人的,土地本身没有收入什么,所以说土地之德之一就是无私奉献。二是负重承载之德。“一切事业都是土地上的事业。”你想想是不是这样一个道理?我们生存也好,发展也好,建设也好,包括神舟飞船上天也好,蛟龙号下到深海也好,同样都离不开土地。神舟飞船没有说从半空中飞上去,是从大地上飞上去的,最后还要落到大地上。哪个深海、哪个水流都是在土地上、在低洼处的,如果说没有这个土地,那就不能成其为海。尽管说现在正大力探索开发利用太空,上到月球上也好,上到火星上也好,大家看看,都没有我们地球这块土地看着美丽富饶,适宜人类居住。所以说土地之德之二就是负重承载。三是宽怀包容之德。我们说做人要有胸襟,胸怀要像土地一样宽广。当我们心情郁闷的时候,当我们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想不开而斤斤计较的时候,登高望远会让我们心旷神怡,或到田野里走一走就会心情为之一振,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是土地给予我们的心灵慰藉。现在为啥讲科学发展观,就因为我们有些做法很不科学,为了追求过度的发展速度,资源遭到极度浪费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环境遭到了极度的污染,土地承载了多少不应该承载的东西。我们都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在全国这个大环境中,大家可以想一想,每天产生多少工业、生活垃圾,都在哪里?都是在这片土地上!垃圾处理焚烧也好,掩埋也好,最终都是包容在这片土地上,都是要靠土地艰难地消化吸收,最后化解掉。想象土地就是具有巨大的宽怀包容之心,这是我们做人应该从土地身上学到的大德。

领悟践行土地之理。一是守土有责之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土地是负责的,土地是对得起站在她这片土地上的人类的。我们担当着国土资源管理的神圣职责,必须做到守土有责。我们要从土地负责任这个道理当中,领悟到我们不管是从事什么行业,不管是在什么工作岗位,都要做到恪尽职守,勤勉敬业,不辱使命。老百姓种地叫“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守土有责的要求,对我们国土资源工作者来说,更有一番很独特的意味。二是躬耕实干之理。有一句老话说“人勤地不懒”,只要人是勤快的、实干的,土地就会给出相应的回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过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的一句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土地,你要不去躬耕,长的就是荒草。同理,人生要有担当,有付出,有奉献,然后才会有收获,有甘甜,才会有滋有味。现在企图不劳而获的人太多了,社会浮躁、道德沦丧的现象不足为奇,为啥说有些女孩子“宁可坐在宝马车中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 ?不想付出,不想实干,只想安逸享乐。我们从事土地工作,我们关注土地事业,就应当从土地上悟到做人道理。三是勤俭节约之理。如果从空间上讲,人生最大的节约是时间上的节约;如果从物质上说,最大的节约就是土地的节约。因为土地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土地是极其宝贵、极其有限的资源。我们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小时候都会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都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我们都知道,中央在推进反对和遏止“四风”行动中,其中一项就是反对奢侈浪费。土地之理告诉我们,节约集约,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古往今来,对土地的赞美声不绝于耳,有不少关于土地的经典作品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秦牧是一位很著名的散文大家,他用真挚的笔触抒发出对祖国土地的挚爱之情。《社稷坛抒情》很长很有哲理,它说:“北京有座美丽的中山公园,公园里有个用五色土砌成的社稷坛。古代的帝王们,在天坛祭天,在社稷坛祭地。祭天为了要求风调雨顺,祭地为了要求土地肥沃。祭天祭地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五谷丰登,可以‘聚敛贡城阙’。”《土地》一文中写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也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睹物思人,这些东西引起人们多少丰富和充满感情的想象!这里我想来谈谈大地,谈谈泥土。”整篇文章浸润着对泥土的深情厚意,说古道今,浮想联翩,最后激昂地说:“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这是我们的土地呵!怎样保卫每一寸的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的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党正在领导和率领着我们前进。青春的大地也好象发出巨大的声音,要求每一个中国人民作出回答。”俄罗斯的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说:“我们不但是今天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而且过去生活在,并且还要永远生活在那里,在整体之中。” 罗曼·罗兰在他的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写了一段很有诗意的话,我把它抄录在工作笔记本上。他说:“要珍重每一天。要爱每一天,尊重每一天,千万不要糟蹋一天,不要妨碍开花结果。要爱像今天这样灰暗苦闷的日子。不要担心。瞧,现在是冬天,一切都在安眠。但大地会醒过来的。要成为大地的一部分,要像大地一样有耐性。要虔诚。要等待。只要你是好人,一切都会好的。”当我们工作遇到苦恼的时候,当我们为国土资源工作感到困惑的时候,从这些圣贤富有哲理的话当中,能够汲取到有营养的东西,使我们能够重新振作起来,不负皇天后土。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关注 河南土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