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猴洞的传说【故土拾音2017-9】

 

当年西秦乞伏司繁的军队流传下来...

黄猴洞的传说






黄猴洞的传说
 文/曹玉萍
沿着榆中盆地的墩子山南行,在山的尽头,有一个叫龛谷的峡谷。两山耸立,一水中流,形似神龛。峡谷尽头,忽见一石峰摆脱众山,突兀壁立,形势险峻,独成一体,即是当地有名的石堡山,西秦曾在山顶建过都城。

在石堡山东北方向的石崖上,有一不大的石洞,叫黄猴洞。

据说,北宋年间,山上的石洞里,住着一只黄猴。黄猴四肢修长、动作敏捷、十分凶悍,每有路人经过,凭空跃下,屡屡偷袭,伤及无辜,尤其附近砍柴的樵夫、采药的百姓,更是苦不堪言。此事传到当时一位路过兴隆山的云游高僧耳中,高僧闻讯前往,暗作法咒,移来巨石,将黄猴封于石洞之中,无法活动。夜半时分,黄猴常常悲悲切切,哀鸣不已。

黄猴的声音,惊动了驻守石堡山一军士。这位军士,名叫枹尔罕,自幼生活在北方草原,后随西秦王乞伏国仁的曾孙乞伏司繁镇守石堡山。每到夜值,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天夜半,枹尔罕忽听城堡外,不时传来阵阵悲鸣声,呜呜咽咽,像是人声哭泣,又像是动物的嚎叫。枹尔罕初听不以为然,随着声音逐渐弱小,枹尔罕忍耐不住,循着啼声,沿着石堡东面的裂开的石隙,艰难地来到发出声音的洞口前。

枹尔罕点着松明子,从石头缝隙间伸进去,发现了奄奄一息黄猴,面黄肌瘦,两眼无光,气若游丝,心中大为不忍,赶忙拽住贴身带着的干粮,送进洞去。可怜的黄猴似乎已经没有了咀嚼的力气,枹尔罕见状,转身离开洞口,用牛皮做成的小酒囊从峡谷石壁下那眼石马勺里汲了泉水,再次来到山洞口,给黄猴喂了几口水,黄猴这才渐渐有了点精神,双爪捧起干粮,贪婪地吃了起来。

过了几天,枹尔罕巡山时,逮了一只麻耳野兔,趁人没有注意,偷偷丢进了黄猴所在的石洞里。又隔了两天,枹尔罕寻思黄猴该恢复了体力,自己喂养,也不是个长久之事,多有不便,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移开洞口的石头,放了那只黄猴。

不巧,枹尔罕的这一举动,被石堡上对面山上守牛的一个牛倌发觉,牛倌因为前些年被那只黄猴咬伤过胳膊,一只怀恨在心,就跑上山顶,找到乞伏司繁,告发了军士枹尔罕。枹尔罕受到处罚,吊至山崖,以儆效尤。

黄猴放生后,似乎一直惦念着那位军士,常常来到石堡子一带转悠。那一天,黄猴突然发现军士被吊在半崖,三跃两蹿,攀上石崖,救了军士。到了北宋政和八年六月,当地的经略齐获睹刊知道这个故事,亲手在石堡子下的石崖上镌刻“黄猴洞”三字,存留至今。

再说枹尔罕获救后,离开军队,来到马衔山西麓的一个山庄,隐姓埋名,找了一个当地村姑,结婚生子。现在,马啣山下的马坡、银山那一带,每逢春节跳社火,筒子鼓手的打扮,都是长袍马靴,腰际间配有刀盒子,头顶上的平底圆帽,有红缨穗垂下,典型的鲜卑族的服饰,就是当年西秦乞伏司繁的军队流传下来的。


    关注 故土拾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