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努力,越笨拙。

 

不要轻易说“我不擅长xx”x26quot;我没xx天分x26quot;x26quot;我不是干xx的料x26quot;。反正我是不信。...





图片:Leonid Afremov

一、

1993年,Anders Ericsson和他的同事在对柏林的小提琴学生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区分顶尖学生与一般优秀水平学生的,不是天分或智商,而是练习时间。他们发现,达到顶尖级的学生,都经历了接近一万小时的单独训练。

这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研究,在当时的大众中并没有什么读者。

2008年,纽约客杂志作者Maclcolm Gladwell出版了他的超级畅销书《异类》(Outliers)。在其中一章里,他引用了Ericsson的这个研究,并用莫扎特,披头士等人的例子,佐证了成就天才的一万小时理论。

一夜之间,一万小时成了人们谈及成功时无法绕开的话题。很多人因此认为,只要长期坚持做一件事,只要够努力,达到(甚至熬到)一定程度,就一定能成功。

那么,任何动作累加一万小时是否一定会产生这种效果?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问各位另一个问题。你是否见过这样的人,非常努力,笨得要命?

对,这就是残酷的事实。有些人,特别努力,但终究表现平平,碌碌无为;有些人,越努力,甚至显得越笨拙。你可能要说了,那是因为他没努力到一万小时--一万小时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你可得常年坚持。

2005年,一部叫《越狱》的美剧用一集40分钟的时间,彻底颠覆了之后十多年很多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业余生活习惯。在那之前,信息更加灵通一些的年轻人,早就迷上了《老友记》,《欲望都市》等更早期的经典美剧。今天,在各路美剧网站,app,在线视频站,可以找到数以万计部的美剧、英剧、英文电影,他们的累计播放时间... 我不敢算。

那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美剧看了十年,几万小时,除了几个感叹句和脏话,英文张口表达仍然一塌糊涂?

二、

让我们再回头看看Anders Ericsson在1993年的研究。

研究共包含三组学生,水平分别是... 我把作者原来的用词通俗地翻译成:牛逼,非常牛逼,最牛逼。

传统理论认为,区别最牛逼与一般牛逼的人才的关键因素是天赋和内动力,由于先天因素的限制,一部人在达到一般牛逼后,再无潜力可挖。Ericsson的研究发现,这两者都无法解释他们在才能上的差别。

首先,没有哪个牛逼的小提琴家自始至终都“热爱”练习本身(内动力),也没有谁比其他人更有“热情”来进行训练。事实上,他们都认为这些练习枯燥、乏味、异常辛苦。这些学生之所以能够“激情四溢”地进行全神贯注的密集练习,是因为他们发现,这是提高演奏水平的不可或缺的因素,甚至是唯一的出路。Ericsson指出:

在三组学生中,只有一个重要差别,那就是学生们专心致志地进行独奏练习所花的时间总和。

接着,他提出了在当时,乃至今天看,都显得略有些激进的成才观点:

有两个因素格外清晰:首先,要成为杰出的小提琴家,需要进行几千小时的练习,我们并没有发现什么捷径,也看不出哪个学生是几乎不需要怎么练习,就能达到专家水平的“神童”。其次,即使是那些有天赋的音乐家中,也就是进入德国最好的音乐学院深造的那些学生之中,明显花了更长时间来磨炼技艺的学生,总体而言比那些练习时间较短的学生成就更为突出。

注意,这里Ericsson特别强调,“专心致志”的“独奏”,以及“磨炼”。也就是说,你要以一种专注的方式,对某项技能进行全神贯注地、带有明确目的性的练习,这种练习的大量累加,才有可能奏效。光是浸泡在某种环境里,漫无目的、随意地反复重复某件事情,再长时间,也不可能自然达到卓越。

而让一万小时广为人知的《异类》里,又到底是怎么诠释这个理论的呢?Gladwell在整章,和整本书里强调的,都是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前人经验,以及个人后天努力等各种因素共同对卓越成就的影响。一万小时,配上莫扎特、披头士这样的超级巨星,很容易产生轰动的传播效应。它远非作者本意。

三、

2016年,Anders Ericson与Robert Pool合作出版了《刻意练习》,书名不是英文原著的直译(英文名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但它直截了当地说出了书的最核心内容,也是Ecricsson毕生研究的最核心概念: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而这个“刻意练习”的时长,才能更加准确、完整地诠释Ericsson当年提出的“一万小时”理论的内在核心:在特定领域达到卓越,不只是简单的时间累加,而是对某种能力的有目的的长期刻意磨炼。

一边玩游戏,一边听英文广播,练再多也提高不了英文听力;一边跟朋友聊天,一边打高尔夫球,打多少杆你可能也只是个菜鸟。本杰明•富兰克林之所以能在主业之外还能成为伟大的作家却在多年以同样热情操练国际象棋后仍表现平平,正是他针对两者的训练方式的不同导致的。当然,在当时,他肯定不知道他练习国际象棋的方式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在Ericsson的实验里,当普通人无论如何一次最多只能记住9位随机数字时,一名普通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可以将这个数字提高到惊人的82个。这样让人掉下巴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60岁开始研习高尔夫,80岁练空手道,最后都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数十年的研究,使得Ericsson相信:智力和所谓“天赋”在成功中的作用是被严重高估的。在一些领域,先天的生理优势确实可以让一些人比他人更容易取得进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影响大幅度降低。

我们都知道《异类》中加拿大冰球运动员的例子。出生月份的差距,导致在同一年龄段的竞争组别中,不同孩子的生理发育差异,由此导致了资源的差异--发育早了几个月,因此更高更壮的球员,被教练认为更有“天赋”,进而被更多地训练,给予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好的教练,进而获得更好的成绩,跟更优秀的同辈竞争。早期的一点点优势,如此滚雪球,导致累加效应,最终使得优秀者与普通人拉开巨大差异。但是,所有这些先天的和后天的客观资源优势,都不必然导致成功,他们只是基础,真正促使成功的,是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

更重要的是--这也是Ericsson在书中前半部分花了大量篇幅阐述和强调的--人类的大脑从生理构造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你不断训练一项技能时,它对应的身体和大脑结构也会随之朝着更适合那项技能的方向发展,从而触发良性循环:你越多做一件事,就越"擅长"做那件事。

所以,可以这么说,练习时间,也就是努力程度,几乎是区分个体成就的唯一指示性因素。更重要的是,所谓练习或训练,不是任何形式,而是一种特定的练习方式,也就是刻意练习

尽管理念算激进,但像所有合格的学术著作一样,作者给他们的观点,做了十分严格的限定:

1. 刻意练习发挥作用的领域,通常是经历了数代人的努力和积淀,有明确的好坏标准和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训练路径的。这使得学习者能够在心理上塑造有效的"心理表征"(我对这个书中的高频词的理解是,你脑海中要对"优秀""卓越"的表现是什么样子的有着尽量正确清晰的认知,并在练习时时刻与之比照);

2. 刻意练习需要在行业里优秀导师的指导下,一步步挑战自己的能力边界。它强调独自领悟,独自专注的练习,并由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每一步给出及时良好的反馈。

如此大量的、坚持不懈的刻意练习,是区分卓越者和平凡者的最关键因素。一万小时并非绝对数字,它只是一个容易让人眼前一亮,产生轰动效果的化整为零罢了。很多所谓奇才,努力程度远超这个数字。

四、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

1. 不要轻易说“我不擅长xx”"我没有xx天分/细胞""我不是那块料"。

就像Carol Dweck在Mindset一书里反复强调的观点,我们思考问题的模式,很大程度上预先决定了我们能不能做成一件事。不擅长,没天分,很可能只是借口,真实原因是我们不愿尝试。人的精力,时间有限,放弃本身并非坏事。但很多时候,是我们对"成功"的一些僵固思维,让我们还没认真尝试,就先判了自己死刑。

2.很多时候,不是努力本身失灵,而是努力的方式出了错。

脱离情境和练习方式,讨论练习时间毫无意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美剧在中国火了十多年了,中国人的平均英语听说水平,并没有因此有明显的提升。光看、光听,没有有目的的、刻意的练习,所有的语言输入,不管多大剂量,作用都是微乎其微的。这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英文的脏话,我们说得个顶个得溜:你天天在特定的情景、特定的语境中频繁地参照美剧中的人物模仿、练习某句特定的外语,你也可以这么溜。所谓刻意练习。

3. 任何学习过程中,及时有效的反馈,都是至关重要的。所有人,无论什么职业,都要谨记这句话。

没有反馈,就不知道学习效果,不知道效果,所有接下来的操作步骤,全都是盲目的,而盲目的,就很可能偏离预期的目的地,甚至原地打转;有时还开了倒车,也就不奇怪了。

五、

所以,别误会,努力非常重要;岂止是重要,它的潜力远超出人们的预想。但努力的方式,远比努力本身,重要得多。

想想这么多年来,因为没信心,被否定或半途而废放弃的目标,比如学习一种乐器,从事一项体育运动,或提升某种技能...

赶紧撸起袖子干吧,还来得及。

话题相关推荐阅读:

如何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是什么驱使我们工作?

参考书目:

《刻意练习》,机械工业出版社。/ 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

《异类》,中信出版社。/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目前无中文版)


    关注 日读十页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