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多样化的业务应用需求,促使5G无线网络变革

 

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4K电视与万物互联等新型业务的日益流行,用户对业务带宽、时延和可靠性等的需求更加迫...



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以及4K电视与万物互联等新型业务的日益流行,用户对业务带宽、时延和可靠性等的需求更加迫切,为了适应未来海量移动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加快新业务的部署应用,5G标准研究正在快速推进。

根据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特征和应用场景,未来5G网络面临着诸多挑战:1)应用场景和业务的多样化:满足增强移动宽带(eMBB)、低功耗大连接(eMTC)和低时延高可靠(uMTC)等多种场景,提供超高接入速率、超高连接数密度、超低时延及超高移动性的接入需求;2)网络密集化、节点多样化:未来无线网络包括5G、4G、WiFi甚至3G和2G等多种制式,不同制式会包括宏站节点、微站节点、微微站节点等形态;3)组网形态多样化:多样化的网络节点以不同的拓扑形式进行组网,包括集中式和分布式、同构/异构网络,超密集组网(UDN)和大规模天线(Massive MIMO)等。

为满足不同业务不同应用场景的部署需求,5G无线接入网需要进行更加灵活、革新性的设计,能够统一容纳多种空口接入技术,从孤立的接入“盲”管道转向智能的支持多接入和多连接、分布式和集中式复杂网络拓扑,具备无线资源智能化管控和共享能力,支持物联网、虚拟运营商等灵活动态低成本的网络部署要求。

 1、RAN功能虚拟化

针对无线异构网络面临的扩展性、灵活性、可控性以及融合问题,通过RAN功能虚拟化、资源云化和管理弹性化的云架构设计,解决不同业务的差异化功能需求,支持网络的快速弹性扩容和部署的能力。无线网络虚拟化技术的核心特征是资源的共享与隔离,通过对同一基础网络资源切片形成多个虚拟网络,实现对网络资源灵活、动态共享;通过资源隔离保证不同的虚拟无线网络之间相互独立。

2、控制面与用户面解耦

利用SDN技术实现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控制面集中管理、用户面灵活部署。控制与用户面的分离,一方面通过覆盖与容量的分离,实现未来网络对于覆盖和容量的单独优化设计,实现根据业务需求灵活扩展控制面和用户面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将基站部分无线控制功能进行抽离和分簇化集中控制,实现簇内小区间干扰协调、无线资源协同、跨制式网络协同等智能化管理,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小区。进一步通过簇内集中控制、簇间分布式协同等机制,实现终端用户灵活接入,提供极致的用户体验。

3、前传接口的重新设计

为满足5G多样化业务场景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特性将会出现以提升用户带宽、网络容量、业务时延等性能,从而应对不同业务的应用需求。首先,随着无线带宽和天线数增加,现有BBU和RRU间传输带宽急剧增加,通过前传接口的重新设计、BBU/RRU功能重新划分可满足Massive MIMO等新技术对无线前传带宽的要求。其次,面向低时延和高带宽的上层业务需求,业务本地化和核心网功能边缘化趋势明显,高带宽、低时延的前传网络是满足上层业务需求的基础。

4、网络边缘能力提升

针对差异化功能要求的业务场景,网络应该部署融合的边缘服务,以支持网络端到端的低时延要求。通过将业务平台下层到网络边缘,与网络功能紧耦合,为移动用户提供业务计算和数据缓存能力,实现网络从接入管道向信息化服务使能平台的关键跨跃。同时,基于边缘计算能力,更好地开放基础设施,能够为第三方提供一个离用户位置更近,更高性能,更可靠的业务运营环境。

专家简历

王友祥,工学博士,现任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无线一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新技术、BBU池及虚拟化等方面研究工作。曾先后负责并参与了中国联通LTE BBU池新技术试验、多天线技术研究、LTE/EPC新技术试验、LTE室内MIMO部署方案等课题的研究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牵头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研究三项。曾获得中国联通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技术标准奖二等奖1次。已在国际及国内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完成译著一本。

      


    关注 无线研究快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