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蒿里山”——留存于武安白府村的汉代祭祀仪式

 

“蒿里山”相传为人死后魂魄聚集之所。汉代挽歌辞《蒿里》有表: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通过“蒿里山”的形式进行祭祀,年代久远,罕有流传,而在河北武安白府村却完整地保留着这一习俗,代代相传,从未中断。...



“蒿里山”相传为人死后魂魄聚集之所。汉代挽歌辞《蒿里》有表: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也有“魂归梁父、魄归蒿里”之说。通过“蒿里山”的形式进行祭祀,年代久远,罕有流传,而在河北武安白府村却完整地保留着这一习俗,代代相传,从未中断。

图中为白府村卫星地图,从图上可以看出其周边全是大小不一的田地,该村自古以农耕为主,近现代也没有发展工商业,交通相对闭塞,这可能也是能将“蒿里山”仪式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白府村,属武安市邑城镇,明初建村,现有两千多口人,朱姓为最大家族。每年春节前,白府村家家户户都会把祖先灵牌供于家中,将祖先的魂灵请到家中一起过年,待到正月十七,午饭过后,家家户户便开始制作“钱衩的”,一种用白纸或蓝纸糊成的挎包形状的纸兜,里面装上纸钱、金元宝等,“钱衩的”上写明家庭里已经过世亲人的名字,如“武安市邑城镇白府村***收”,然后集中放在村东的“蒿里山”上。“蒿里山”是由玉米秸杆、芝麻杆等堆积成的,高约两丈,村民把“蒿里山”当作是阴阳间的时空隧道,通过焚烧“蒿里山”将给过世亲人的祭品传递过去。夜幕刚至,与祭祀配套的送祖驱鬼仪式“拉死鬼”便正式开场,扮演两个鬼差和大鬼的人,会悄悄地藏往村外的一片坟地之中,进行化妆、着装,大鬼头顶一个用白纸糊的高约1米的圆锥性大帽,每个鬼的肩上都斜背着一串铃铛,走起路来,叮当做响。还有一位“路神”,也是由人装扮,高约2米多,下半身是人,上半身是路神道具形象,眼睛用两个灯泡做成,在夜里格外显眼,在当地“路神”是护佑人们平安的。最后压阵的角色是“扁担官”,由4个壮汉用两条扁担抬着。等一切准备就绪,村的里锣鼓队便从村里出发了,后面紧跟着的是十几个小男孩组成的灯笼队伍,来到村外捉鬼。因为事先已经知道鬼藏身的地方,所以很快就捉到,整个队伍开始向村里行进。按习俗,拉死鬼的队伍必须经过村里的所有住户,因此,整个活动持续时间长达4个多小时。各家门前都备有一大堆棉花杆或芝麻杆,等拉死鬼的队伍一进村,便全都点燃起来,当拉死鬼经过后,还要放上一挂鞭。最后拉死鬼的队伍来到“蒿里山”前,在转上三圈后,叩三个头,就开始点燃“蒿里山”,鸣放烟花,整个活动结束。


































    关注 影像武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