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上莲花讨论:什么是随缘?顺应规律,应时而动,这就是随缘

 

长春x26amp;小颜:我最近头特别疼,人也特别疲惫,有时因为老公天天忙工作没时间陪我而莫名发火,或者就是不理他,严重时...



长春&小颜:

我最近头特别疼,人也特别疲惫,有时因为老公天天忙工作没时间陪我而莫名发火,或者就是不理他,严重时我甚至想揍他。但是我心里是喜欢他的,我只是想通过那些方式,让他多关心我,多陪陪我。可是他不理解,他觉得我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还说明天带我去看医生,所以我更生气,火更大!

心上莲花:

1、师兄是犯了年轻女孩最容易犯的错,过度索爱,时时患得患失,不管他的状态,时时要他表现出对你的足够的爱,不然就不依不饶的。

2、爱应当是付出式的,而不是索求式的。越贪财的人越容易掉入破财乃至贫穷的陷阱,越贪求爱的人,越容易导致内心越是孤独,越让对方害怕你,烦不胜烦。爱不断被快速消磨掉,感情就很容易崩盘。这种因过度索爱而导致感情彻底破裂、甚至导致离婚的例子,在生活中非常多。你已经在崩盘的边缘,不踩刹车的话,这婚姻前景只怕也难言乐观。

3、通过吵架并不能增进感情,只会把心越吵越冷。要他爱你,就多给他爱你的理由,善待他,给他多点自由,多点快乐,让他感觉到家的温暖,让他离不开你。不要一切围绕自己的感觉转,围绕自己那点小心情转,不要希望别人无限度地包容你。你老公不是金刚侠,没你想的那么坚强。而是学会换位思考,以对方的最大舒适度为标准,这样他才离不开你。

灿烂阳光女:

我有个培训班的同学张,今年应该差不多48岁吧,3年前,脑溢血植物人了;培训班里另外有个女同学,出家了,我们上次去看她,与她聊起张的事,她说,她打坐入定去找了张,张的魂魄在外面飘荡自由散漫,她与张的魂魄交流了,张的魂魄不愿意回去,他知道回去很苦。我不知道她讲的是真是假,暂且相信是真的。(张是一位诗人,多情种,他出版的诗全部是情诗)

请问:张的魂魄在外面飘荡,不苦吗?活人的魂魄可以在外飘荡那么久么?

心上莲花:

1、入定之时碰到这种事,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2、若她碰到的是真的张的神识,这是“意生身”离体了。在受重伤、重病的人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植物人中,意生身飘荡多年的都有。早些年上海一位以下半身写作、红极一时的女作家,后来因此恶报现前,受伤后昏迷,她的意生身在地狱般的处境中飘荡了25天。她醒来后回忆说:“那种黑,那种窒息,那种死感,在刚过去的20多天里,我几乎分分秒秒都浸泡其中……”这就是感召了地狱之境。她因此亲身体会到了轮回的真实性,业报的真实性,从此不敢乱写了,封笔多年。不久就皈依佛门,成了虔诚的佛门弟子。

3、我以前一位经销商的闺密倒是个好人,她也是昏迷很多天,但她自己说她是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地方,每天都很快乐,几乎乐不思蜀,差点没回来。可见意生身离体之后,感召的处境的苦乐,与业力有关。

bauenli-娜娜:

有的人,学佛以后一切随缘,不求上进,安于现状。个人理解,既然学佛就要积极努力的过好每一天,世出世间法,如果世间法都做不好,大家一看学佛人就学成了这么不求上进的样子,那没人愿意学佛了。

心上莲花:

1、随缘二字,不是不求上进,把随缘理解“安于现状”是错误的看法。

2、种子是因,相应的条件是缘,因加缘,才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如果是该春天种的种子,季节还是冬季,还没到播种的时节,偏偏要种在冰天雪地里,这就是不随缘。到了春季,该播种的季节,还在喝酒打牌而不去播种,这也是不随缘。什么是随缘?顺应规律,应时而动,这就是随缘。不顺应规律,明知不可而为之,做些有害无益的事,就是不随缘。

小萝卜~安徽:

如何看破人生的苦空无常而不消极逃避?

心上莲花:

我们不仅要看破苦空无常,也要走向涅槃寂静,有了这种方向,才是精进。

精进与消极的逃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精进是有目标的,是积极向上的,是离苦得乐;而逃避是没有目标的,是消沉的自我放弃,随波逐流的。

匿名问:

台湾的道证法师,悬壶济世,救了不少人,怎么还是走的那么早呢?不是说医药布施得健康长寿呢?为什么救了那么多人,还是没能治好自己呢?

心上莲花:

师兄没看到《药师经》上讲,佛法能挽回的,是未尽之命,是九横死之类吗?若是已尽之命,是不可能挽回的。就如《地藏经》中,光目女母投生后的奴婢之子,注定只有十三岁的寿命,十三岁过世后,“生为梵志,寿年百岁,过是报后,当生无忧国土,寿命不可计劫,后成佛果。”业有可改,有不可改。不定业可改,定业不可改。象光目女母为奴婢之子的这一世,寿年只有十三岁,这是定业,这个是不可改的。想来道证法师也是同一种情况。

北京—琪琪:

妙智慧是什么意思啊?能再深层次的解释一下吗?

心上莲花:

妙智慧就是智慧,就是般若。智指本性的觉知力,慧指起用层面的分辨力。智与慧,是体用关系,智为体,慧为用。

智慧与聪明是不同的概念,聪明是有染的,有自我概念的、有自他分别的、是有局限性;而智慧是无染的、纯净的、没有局限性的。

匿名问:

我在网上看到一则关于十二因缘的解释是这样:“一个人由于过去世的无知愚痴、不明善恶、是非(无明);结果做了许多的坏事(行);有了恶因这一世就投胎受生(识);在胎中身心慢慢地发育(名色);到快出母胎时,眼、耳、鼻等六根都具足了(六入);出世以后,就跟外界有所接触,眼会看、耳会听、鼻会闻等(触),到六、七岁对外界的苦乐能有所感受(受),到十四五岁就对一切美好事物起了贪爱之心(爱),有了贪爱之心就想去追求(取);盲目追求就为自己又种下了来世的恶因(有);有了恶因以后,就又要在来世投胎受生(生),有了生就会再有衰老、死亡的现象(老死)”。——师兄看看这个解释十二因缘的,合适不?

心上莲花:

1、这个解释是不对的。“到六、七岁对外界的苦乐能有所感受(受),到十四五岁就对一切美好事物起了贪爱之心(爱)”。难道六七岁前的孩子,是没有感受的?他就不知道痛痒、不知道甜苦咸酸?十四五岁前的孩子,就没有贪爱之心?小屁孩还懂得臭美呢,还喜欢被人表扬呢,看到好吃的,就口水三尺长呢,这些都是贪爱的表现。所以书中的这种解释明显是不对的,但这种解释偏偏流传甚广,误导很多人。所以我一直建议,学大乘的师兄,最好也看看《阿含经》,了解一些基础的佛教知识,不要犯这些常识性错误。

2、简要地从六入开始解释:因为有六根(六入),而生出种种感受(受);因为感受,而生出喜厌之心,这就是爱(爱即是贪爱,嗔恨与贪爱相对而生的,所以只说贪爱);因贪爱而生出“取”,也就是取舍。有了取舍的不同,就有了“有”,也就是认为哪些是我,哪些是属于我的。这些都会有变迁(老)、衰坏(病),终结(死)的过程。心里任何时候起一个念头,在这个念头当中,整个十二因缘流转了一遍。十二因缘在生命的每一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点念头,都包含一个十二因缘生灭的流程。


    关注 心上莲花次第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