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的烦恼

 

欢迎关注Science 国内最具潜力的科学自媒体...

欢迎关注Science 
国内最具潜力的科学自媒体
翻看我的上一篇博文,已经是一年多前的文章了,回想忙忙碌碌的2016年,真是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2016年上半年,拖着尚未痊愈的身体,数十次奔波往返于中科院、北大、地科院和宿舍之间,个中滋味难以言表;2016年下半年,在几位师兄的陪伴下,磕磕绊绊地完成了两次野外地质工作,室内试验工作也是忙忙碌碌,好在顺利通过年末博士开题和中期考核。2016年有喜悦有眼泪,也有痛彻心扉的烦恼。

也许是在学校待得太久了,二十年的求学生涯使得自己在人情世故、家庭琐事方面知之甚少,但终究还是要面对那些不想面对的事情,或许这就是成长吧。

2016年11月份,正值我博士开题和中期考核的阶段,忽然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母亲笑着跟我说要去县医院做阑尾炎手术,当时并没有什么担心,毕竟对阑尾炎手术自己多少尚有些许了解。然而,没过两天,跟父亲打电话的时候,父亲说漏了嘴,根本不是阑尾炎手术,瞬间我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一再追问下,父亲说出实情,母亲要做的手术是子宫肌瘤,作为连自己终身大事还没有解决的男青年来说,我对这个病根本就是一无所知,只是突然觉得莫名的紧张和害怕,上网查阅过后才稍微宽心一些。苦捱到周末,赶紧购买高铁车票,火速赶往医院看望母亲……

病床上的母亲依旧笑容满面,为了鼓励母亲,我鼓励母亲要像我一样不能向伤病屈服,我们可以勇敢战胜伤病。因为自己学习、科研任务比较繁重,在医院住了一晚上便返回所里,回所几天心情比较低沉,一直打电话询问母亲何时做手术,原以为手术很快就会安排,不曾想做术前检查的时候,发现母亲腿上有血栓,必须通过输液将血栓溶解之后,方能做手术。面对突生的变故,我再次购买高铁车票火速赶往医院。此时的母亲,已经躺在病床上左腿固定在床上不让动,每天都要输液进行溶栓,并且要持续约两周时间。

不过,好在母亲此时的精神状态还不错,为了便于照顾母亲,妹妹请假住到了医院。那两个星期的时间,我觉得格外漫长,基本上每天都要给母亲打电话询问病情进展。手术前一晚,跟母亲通电话,母亲一再嘱咐不让我回来,怕耽误我的学业,可当儿子的哪能在母亲做手术的时候不在跟前呢?想想自己受伤住院的时候,母亲没日没夜地照顾我,当儿子的若不能在母亲伤病之时陪在身边,当是何等不孝?买了手术当天早上7点钟的高铁,第三次火速赶到了医院……

等我到了医院,母亲已经推进手术室半个小时了,父亲、妹妹及一众亲戚都焦急地等在手术室的门口,生平第一次体会到在手术室门口等待至亲做手术是何等煎熬,我更是深刻体会到父、母亲在我做手术的时候在手术室门口苦等八个小时的那份焦急。按照医生的说法,手术应该两个小时就可以结束了,然而,等到两个多小时的时候,医生把父亲、妹妹和我叫到一边,告知我们手术没啥问题,只是肿瘤的病理结果不太好,闻听此言,瞬间父亲眼睛里就有泪滴打转,妹妹则直接哭了,我脑袋则一片空白,眼看两个人早已失去判断力了,虽然我更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但强迫自己镇静下来,详细询问医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弄清原委后,医生告知现在必须决定是否继续手术另取样本进行检测,但那样做创伤较大,恢复起来比较慢,这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成了不得不做这一决定的人,肩膀上瞬间好似有了千斤重担。

思虑再三,决定继续手术另取样本,而此时的妹妹、父亲早已泪眼婆娑。最终,十二点钟左右,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当天是星期三,手术中另取的样本分析结果需要等到周六才能出来,那三天时间是我人生中最漫长最难捱的三天,基本上每天都要跟父亲通话不止三次。终于等到分析结果,是我想要的结果,顿时,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从来没有经历过内心如此般地忐忑,那种滋味,着实无法言说,这或许就是成长的代价。

或许是求学时光太过长久,多年来,我们一直生活在象牙塔里,这里鲜有世俗,鲜有烦恼,但终究有一天我们要离开。现今,对于大学生、研究生而言,尚未有太多世俗需要面对,但对于博士而言,需要面对的世俗恐怕就很多了:结婚、生子、工作、尽孝等等。结婚、生子、工作不用详述,每个读博士的人恐怕深有体会,尽孝道恐不尽然。古语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博士身份本就尴尬,上不能立业,下不能安家,虽不用再向父母伸手要钱,却也帮不了父母太多,尤其是当我们读到博士的时候,父母的身体早已不复从前,碰到难题,恐也只能束手无策。都知道揠苗助长是贬义词,但恐怕面对世俗的烦恼我们也不得不“揠苗助长”硬着头皮往前冲。

来源:科学网 | 侯江龙

商务合作洽谈请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订购Science、Nature等杂志点击公众平台自定义菜单“杂志订购”即可订购。
-END-



    关注 Scienc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