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考博遇上春节……

 

不要只看故事,也讲一讲吧:当考博遇上春节,你发生了什么……...



提示:点击上方"考博圈"↑ 查看更多考博资讯!!!

当考博遇上春节……
编写:学长
讲真,上班已经几天,我的“节后综合症”还是没有治愈,年前兴冲冲地急着回家见双亲,年没过完,便又急切地想上班了。不知道正如火如荼备战博士考试的大家又是怎样的状态呢?给大家讲两个故事吧。
一个硕士毕业的朋友,从小是个乖乖女,毕业后家里人本着“就近照顾”的原则让她考了本市一个小学,虽然朋友极不情愿,但是耐不住家里人的各种劝说,加之现在工作竞争如此激烈,虽是小学,却是事业编制,又有各种优渥的福利诱惑,朋友最终还是选择了顺从。过年时节,两人在街上偶遇,看到我时,她抓着我的胳膊,就拐进了街上的一个小道,两人慢悠悠地聊着毕业后的种种。

她诉说了在家的点点滴滴。由于离家近,她可以不用为一日三餐忙碌,生活中的各种小事也有父母操心,工作虽繁琐,却也轻松。可以说,她已经过上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钱多事少、喝茶看报”的幸福生活。

但是,她在讲述这些令人歆羡的过往时,我却看不到她眼中的欣喜。

我问她:你过得好吗?

她看着我,满眼的落寞。

她的难过,我懂。

虽然生活一切美满,但是她的内心却是苦闷的。因为,她找不到可以对话的人。

硕士毕业的她在她们小区基本上已经是个“异类”,在这里,没人跟她聊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没人与她讨论《驴得水》中的知识分子命题,更没人听她满嘴跑火车地说要环游世界。
我说,你总能遇到一个懂你的人的。

她眼神黯淡下去,无奈地说道,现在的她,根本不知道以后会遇到怎样的人。她的七大姑八大姨介绍的永远都是在外做生意发大财的有钱人家,当然,学历在本科以上的基本寥寥。

而她也曾跟父母提过要考博的想法,每次提起,父母都要痛心疾首地将十里八街三十多岁还未婚嫁的老姑娘细数一遍。毫无疑问,每次,她都败下阵来。

她说,自己就像被困在蜘蛛网中的小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生命气息越来弱,却无力逃脱。她也曾试过挣扎,却被父母长辈的狂轰滥炸击得体无完肤。

她说,她已经可以预见到自己三十年后的生活,这么早就知道自己以后会怎样,真的是很没有乐趣呢~她无奈地揶揄着。

原本还想劝她考博的我,最后什么也没说,给她出主意的人已经够多了,若自己不想明白,我也只不过是扰她心神罢了。
另一个故事,是我自己。毕业前受感情刺激,发誓一定要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做个“父母在,不远游”的孝子,干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让父母早日抱上朝思暮想的孙子。然而,签了那份卖身契之后,我却日日不安,归家的日子越近,我就愈发焦躁。终于,我还是选择了“逃离”。不是逃离父母,而是逃离赤裸裸束缚我思想的农村。

潜意识里,我是不安分的,想要走更多的路,看更大的世界,过更精彩的生活。可是,我清楚地知道,父母所在的地方,我根本无力喊出这些“胡言乱语”。在家的束缚下,只要我有稍微出格一点的行为,比如我说“过年我要一个人去浪迹天涯”,绝对会在父母的苦口婆心和棍棒夹击下缴械投降。

当然,现在的我被父母批判地更加凶猛,因为我彻底脱离了他们的监控范围,放弃了家中安稳的国企来到了毫无归属感的北京。现在的我在他们眼里,没有对象,没有稳定的工作,还傻不拉几地不回家,彻彻底底的“三反分子”(反结婚、反稳定、反家庭)。



就像他们无法理解我的乖张一样,我也无法接受他们的思维方式。
他们觉得我在家领一份直到满脸皱纹也不会有太大变化的薪水是一种“稳定”,我却更希望自己可以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一步步赚取自己想要的一切。

他们宁愿自己的孩子下班后躺在沙发上看看雷人的抗日剧和俗套的婆媳大战,却不待见我闲暇时间学英语、看展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他们坚持认为结婚生子才是生活正道,而我与一群狐朋狗友爬长城、游香山就是吊儿郎当,游戏人生。
我工作在外,平时还好,也就春节时会被唠叨几句,就是这样,今年年下,还是因为要不要回老家的事情与家里人闹得相当不愉快。而那位朋友却要终日周旋在亲戚的品头论足之中,春节时更甚。逼得朋友在我面前哭诉:明年春节,无论如何,我也不在家待着了。

这位朋友是苦于无人理解,才转而想考博换种状态。而我,虽离了家,却不知该怎样向家里人解释我这虚无缥缈的奋斗梦。否则,我也不至于在被家里人问“你到底想干嘛”时慌得只能靠提高自己的声调来为自己打气了。其实我们都没想明白自己具体想要什么。

为什么那么多考博的人会焦虑?我想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喜现在的状态,想要换种活法吧?这种功利心会无时无刻困扰着你的考博心绪 。但是不可避免地,当你想换一条路时总是会有各种阻碍。更可怕的是你的内心也对自己有所怀疑。所以,你的家人、朋友的关怀、问询都变成了质疑、不理解。你对自己都没有底气,只能通过大吼、吵闹来捍卫这略显虚浮的坚持了。



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考博要安排在春节后的三四月份,而不像考研那样年前结束,可以安安稳稳地回家过年。现在,也许有些了然了。博士与硕士毕竟不同,硕士还能浑噩度日,勉强毕业,博士还想如此,这学上得还有意思吗?

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考博的时间安排也许就是各个高校对考博者的一种考验吧。考生在给导师联系时不都信誓旦旦表示要投身学术吗?不也都说自己就喜欢忍受寂寞坐冷板凳吗?先过个春节,看有没有被家里人的唾沫星子淹没,是否还保有对考博的那份执念,是否还能在热闹喧嚣过后回到和尚修行的落寞日子?

前几日,一个未曾谋过面的小伙伴发了条状态,诉说考博最后一个月的心态,他说了一句话,“不管结果如何,把这最后一个月的冲刺当成一种仪式而努力吧”。很喜欢他的这种心态。考博本就是个拉锯战,越到最后心里越毛,若保持一份淡然纯粹的精神状态,也许你会收到一份迟到的新年礼物呢~

最后一个月了,希望小伙伴们的战斗力仍旧在线,也更能心无旁骛地过好考前的每一天。

我知道,看到这里,肯定要有小伙伴说:学长,你这故事跟考博没一毛钱关系呀?是的,我讲的是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的考博故事,你看的是故事,故事中的人却经历了许多变故。希望正在看此文的你,以后没有这样遗憾的过往。

既然嫌弃学长题不对文,这篇文章就由大家来写吧。在底部留言,讲一讲:当考博遇上春节,你发生了什么?

快快告诉学长吧~



    关注 考博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