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丨天官喜乐上元节,正月十五闹元宵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戡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

按照中国的民间习俗,在元宵节这天皓月当空,人们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此番活动深受广大百姓欢迎。
神州大地同庆元宵
共吃元宵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熟悉的歌声清晰的萦绕在耳边。春节的氛围还未褪去,元宵节已经悄然来临。元宵作为节日的特色食品,最初称为“汤圆”,后因多在元宵佳节当天食用,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有一些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今日我们常见的元宵为糯米粉包称圆形,馅料也十分丰富多样,如:白糖、豆沙、芝麻、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更有的地方还会加入玫瑰等花料,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天上月圆、碗里汤圆、阖家团圆,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出门赏月
在正月十五的夜晚,月亮从东方升起的同时,明亮的木星从西方缓缓落下。在古代,木星被称为“太岁星”,非常值得欣赏。伴随着“玉兔东升,太岁西落”,赏月人的周围肯定已是万家灯火,鞭炮齐鸣。

团圆的家人在吃过元宵后,一同到室外赏月,还可以把合家赏月的情形拍成照片以做纪念,该是多么美的一件事!
燃灯放焰
元宵放灯的习俗,自古便已经盛行。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喜猜灯谜
灯谜是元宵灯节派生出来的一种文字游戏,也叫灯虎,是一项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将谜面贴在花灯上供人猜射,谜底多着眼于文字意义,并有谜格24种,常用的有卷帘、秋千、求凤等格,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


在此元宵佳节,久久淘恭祝大家
甜甜蜜蜜聚团圆
事业爱情皆满圆
家和万事圆!


    关注 久久淘久久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