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圆了工人梦 廖联

 

这就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妈妈慈祥的愛,如今我也是50开外,儿孙都有了,你还那样关心体贴我,就像歌里唱到的:这就是爱,说也说不清楚。...



编者按:由黄埔文联大力支持指导、黄埔作协承办的“他乡与故乡”征文赛事圆满结束。比赛共收到稿件178篇,不乏河南,江西,河北等地的优秀稿件,经过评委会认真严格评审,产生获奖结果如下——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11名,共计18名作者获奖,并在2017年迎春年会上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本平台将陆续发表获奖征文,敬请关注!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生长于农村,在读小学时,每天下午放学后或星期天,都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1981年中学毕业后,就在家务农,每天早出晚归,特别是农村里"双抢"大忙季节,每天硬是忙得灰头土脸。那时,在农村里,如果哪个家庭里有人在外面当工人或吃商品供应粮,硬是让人羡慕死了,梦想自己要是能当上一名工人,那该是多么完美的事啊。

2004年冬,我孤身一人来到了广州,来到了开发区,在一家很大的建筑工地上班,成了名符其实的一名工人,到建筑工地上班,虽然很辛苦,但当时每天有30多元钱的收入,但当想到自己是一名真正的工人了,也是开心不已,闲瑕之余,和工友们闲聊、侃大山、吹牛、打扑克,生活也过得很充实。



2005年,我随建筑公司在开发区东区修建厂房,在工地上我兢兢业业,苦活累活抢着干。厂房建好后,我现在所在的工厂老总"相中"了我,让我留任厂里,于是我留在了开发区这片土地上。建好厂开工初期,百业待兴,有好多事要做,我同新进的员工、同事、工友做事也不论你我,不讲价钱,任劳任怨。我们公司属一家日资企业,工厂不大,几十号人,干部职工在一派和气生财中奋进,想不到一干就已满十年了,在这十年里,公司不仅为我和同事们购买了五险一金,每月还按时足额支付员工薪水,每年公司还会组织全厂职工去省内外旅游一次,员工过生日,公司还会送祝福和礼金。



虽然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也干着令人羡慕的工人的活,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周末、礼拜一家人外出游玩、购物,悠闲自得。虽然远离故乡,但我早已把他乡当成了故乡,把开发区当成了自己的家。虽然租住在出租屋里,但各种家电购有齐全,自己还在出租房里腌制了泡菜、干(盐)菜、豆豉、盐蛋等,冬天还制作有腊肉香肠等,让人足不出户就能感觉"家乡"的味道。我还在工厂围墙外开恳了一小块菜地,种上些应季的蔬菜,下班或星期天去打理浇灌,让人乐此不疲。

在他乡待惯了,有时回老家探亲反而觉得不习惯了。当有父老乡亲问我在广州干什么工作时,我往往都会自豪的说,在工厂里当工人,再干几年就退休了,和公务员差不多,而他们往往都会投来羡慕的目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千千万万以前耕种的农民洗脚上田,进入城市,踏进工厂,当上了工人,或经商或创业,在城市里各个行业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不辞辛劳,离家乡奔他乡,在外打拼,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既是农民,又是时代的工人,他们改变了城市面貌,增加了自己收入,也改变了家乡和小家庭的面貌。

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

(本文获“他乡与故乡”征文比赛优秀奖)



作者简介:廖联,男,1964年生人,祖籍四川。1983年冬入伍,在部队政治处任宣传报道员。退伍后,在原籍县广播电视台当记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业余笔耕,写的各类文章散见于报章杂志,现就职于广州开发区一外资企业 。




    关注 埔上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